乌梅怎么用?《汤液本草》 乌梅

Posted 《汤液本草》

篇首语: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乌梅怎么用?《汤液本草》 乌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乌梅怎么用?《汤液本草》 乌梅


气平,味酸。酸温,阳也。无毒。
《象》云∶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调中,治痢止渴。以盐为白梅,亦入除痰药。去核用。
《心》云∶收肺气。
《本草》云∶主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止下痢,好唾口干,去骨间热。又方,治一切恶疮肉出,以乌梅烧为灰,杵末,敷上,恶肉立尽。仲景治吐蛔下利,乌梅丸。

相关参考

乌梅怎么用?《本草分经》 乌梅

见肺和。

乌梅怎么用?《本草新编》 乌梅

乌梅味酸,气平,可升可降,阳也,无毒。收敛肝气,固涩大肠,止血痢,安虫痛。乃止脱之药,备之以敛滑脱可也。按∶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功。然效速者,取快于一时,往往有变生久病而不能愈,不可不慎也。世有夏日将

乌梅怎么用?《本草备要》 乌梅

涩肠,敛肺酸涩而温。脾、肺血分之果,敛肺(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涩肠,涌痰消肿,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醒酒杀虫。治久咳泻痢(梁庄肃公血痢,陈应之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而愈。曾鲁公血痢百余

乌梅怎么用?《本草从新》 乌梅

[b]涩肠敛肺.[/b]酸涩而温脾肺.血分之果.涩肠敛肺.(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止血涌痰.消肿解毒.生津止渴.(时珍曰∶梅、花于冬而实于夏、得木之全气、故最酸、胆为甲木、肝为乙木、人舌下有四窍、两

《食疗本草》 梅实(乌梅)

(一)食之除闷,安神。乌梅多食损齿。〔心·嘉〕(二)又,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嘉〕(三)又,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去核,杵为丸,如枣大。内下部,少时即通。〔嘉〕(四)谨按

《本草易读》 乌梅二百四十二

[b]去核炒用。[/b]酸,涩,微寒,无毒。入足厥阴肝。下气退热,除呕杀蛔。止燥渴而泄烦满,平久嗽而住渴痢,清痰涎而消肿痛,蚀恶肉而点黑痣。收二便之下血,除偏风之不仁;松霍乱之转筋,开痰厥之牙关。生汉

医学百科 乌梅治病验方1,中医偏方有用吗

乌梅是蔷薇科樱属植物,主要产于浙江、江苏、四川、福建、广东等地。尤以浙江产的乌梅肉厚色黑,质量最佳。《本草纲目》云:「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青者盐醃曝干为白梅。」通常药用的乌梅是由未成熟的青梅

乌梅怎么用?《中药炮制》 乌梅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b]梅[/b]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常用名』酸乌梅。『产地』四川、福建等地。『采收季节』5月采收。『炮制方法』将原药拣去杂质,筛去灰尘,抢水洗净晒干。若取乌梅肉,将洗净乌梅晒干

乌梅怎么用?《医学入门》 乌梅

乌梅酸平能敛肺,止渴除烦下痰气,调胃和中断疟痢,虚劳蒸热及偏痹,白梅虽暖仍化痰,捣敷痈疮点黑痣。五月采黄色梅实,用早稻杆烧灰,和米饮拌之,火熏干为乌梅。无毒。可升可降,阴也。收肺气者,生津止渴,除烦热

乌梅粥怎么用?《保健药膳》 乌梅粥

[b]主要原料:[/b]乌梅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b]制作方法:[/b]先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冰糖少许,稍煮即可。[b]效用说明:[/b]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