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怎么用?《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妊娠

Posted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妊娠怎么用?《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妊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妊娠怎么用?《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妊娠


论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三部脉浮沉正等,无病者乃知有妊也。妊既受矣,多病恶阻。
恶阻者,即所谓恶食是也,此由妇人本虚,平居之时,喜怒不节,当风取冷,中脘宿有痰饮。受妊经血既闭,饮食相搏,气不宣通,遂至心下愤闷,头晕眼花,四肢沉重,懈怠,闻食气即吐,喜食酸物,多卧少起,甚则吐逆,自不胜持。治疗之法,顺气理血,豁痰导水,然后平安。
[b]加味参橘散[/b] 治妊娠二、三月,恶阻吐逆不食,或烦闷等症。
人参(一钱) 橘红(四分) 白术(一钱) 麦冬(一钱) 浓朴(二钱) 川归(二钱)甘草(三分) 砂仁(三分,炒) 藿香(二分) 竹茹(一丸) 姜(三片)
水煎服,或加干姜半分。
[b]缩砂饮[/b] 治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
缩砂仁不拘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生姜汤下。
凡妇人妊娠二、三月,胎动不安者,此是男女阴阳会通,血气调匀而成胎孕。设若血胀腹痛,盖因子宫久虚,致令胎坠,其重甚于正产。若妊娠曾受此,可预先服大造丸(今即杜仲丸)以养胎。
[b]杜仲丸[/b] 杜仲(姜汁炒,去丝) 川续断(酒浸,各二两)
上二味等分,为末,枣肉煮,杵烂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凡妊娠胎动腹痛者,其理不一。盖因饮食冷物、动风毒物,或因再交,摇动骨节,伤犯胞胎,其症多呕,气不调和,服药太过,血气相干,急宜服顺气之药安胎,漏则难疗矣。
[b]如圣散[/b] 鲤鱼皮 川归 淮熟地 阿胶(炒) 白芍 川芎 续断(酒浸) 甘草上各等分,加苎麻根少许,生姜五片,水煎,空心服。
[b]加味安胎饮[/b] 治妊娠元气不足,倦怠,以致胎动不安,或身微热,并服。如腰痛、腿痛,必一日夜服两帖,方可安矣。
人参(二钱或三钱) 川归(二钱) 白术(二钱半,生用) 条芩(八分) 陈皮 紫苏(各四分)淮熟地(二钱) 砂仁三分(炒) 甘草(三分)
如渴,加麦冬一钱,枣二枚,水煎。
予按∶固胎在调母,调母之法,宜各按月根据经,视其血气虚实而调之,固无坠胎之患,其或感冒风寒,跌扑损伤,别生异症,又各按法而调之。《机要》曰∶胎产之病,当从厥阴经论之,毋犯胃气及上二焦,谓之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若发汗煮,如伤寒早下之症;和大便者则脉数已动于脾;利小便者则内亡津液,胃中枯燥。制方之法,能不犯三禁,则荣卫自和而寒热止矣,皆医者之准绳也。
予曰∶安胎,桑寄生、阿胶、缩砂为要药也,如桂枝、半夏、桃仁、大黄,堕胎及燥热等剂,不可用也。又曰∶月中经季不行,一身反病,日瘦,形似虚劳,却是有孕。二陈汤加缩砂、桂枝、桔梗、姜、枣、乌梅同煎服。然半夏,胎中禁药,此又用者,理气清痰;砂仁,安胎顺气;桔梗开胸膈,服之自然平安。《经》曰∶有故无损,亦无损也。
凡妊娠胎漏,经血妄行、此是妊娠成形,胎息未实,或因房室惊触,劳役过度,伤动胎胞,或食毒物,致令子宫虚冷,经血淋漓。若不急治,败血凑心,子母难保,日渐胎干,危之不久。
[b]桑寄生散[/b] 治妊娠胎急不安,血下不止。
桑寄生 川归 川芎 续断(酒浸) 香附(制) 阿胶(炒) 人参 茯苓 白术等分(生)甘草(少许) 姜(五片)
水煎温服。
主方∶治胎漏下血,属气虚主之。
白术(生) 条芩 阿胶 砂仁 香附 糯米有热用四物汤,加阿胶。
丹溪曰∶凡妇人胎产诸疾,只须以四物汤为主治,看症加减调理。
主方∶治妊娠胎病不安,血虚主之。
川归(酒洗) 川芎(五分) 白芍(酒炒,八分) 淮熟地(看症加减,五钱) 人参(二钱)黄(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香附(一钱,炒) 生地(一钱) 白术(生,一钱五分) 条芩(一钱) 白茯苓(一钱) 桑寄生(一钱) 阿胶(一钱,炒珠) 黄杨树角
上 咀,姜一片,水煎服。
主方∶安胎。
川归 川芎 白芍 淮熟地 香附(制) 艾叶(炒,拣去条) 砂仁(连壳炒,研) 白术 条芩(生) 甘草(炙) 黄 (无亦可) 糯米(一撮) 阿胶(炒,研末)
腰痛加杜仲,若下血加地榆,若触胎加金银同煎。上姜三片,水煎服。
凡妇人妊娠,面赤口干,舌苦心烦,腹胀,此乃盖为恣意饮酒,食水果、羊、鸡、面、鱼、膻腥毒物,致令百节酸痛,大小便闭涩,可服归凉节命散。
[b]归凉节命散[/b] 川芎 苎根 白芍 麦冬 川归 白术 甘草 糯米
如积食加砂仁、山楂、麦芽,上水煎温服。
[b]大腹皮饮[/b] 治大小便赤涩。
枳壳(炒) 大腹皮 甘草 赤茯苓上末每服二钱,浓煎葱白汤调下。
[b]冬葵子散[/b] 治妊娠小便不利,身重恶寒,头晕眼花,水肿。
冬葵子(二钱) 赤茯苓(二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米汤下,不拘时服,利则住。如不通,恐是转胞,加发灰少许,神效。如杂温脾胃、宽气等药,以指探吐法,皆不效,转加腹满凑心,不能转通,秘用一指,深入阴户,拔转立通,再服鲤鱼汤。子云∶脚肿、俗云皱脚汤,亦有遍身肿满,心胸急胀,皆妙。
[b]鲤鱼汤[/b] 治胎前水肿,通利方消,产后亦妙。
川归(酒浸) 白术(五钱) 白茯苓(四钱) 白芍(三分)
上片,每服四钱,用鲤鱼二、三尾,不拘大小,破洗鳞肠,白水煮熟,去鱼,每服用鱼汤一盅半,生姜七片,陈皮少许,煎,空心服而水自去矣。
凡妇人胎冷腹胀,两胁虚鸣,脐下冷痛,欲泄。小便频数,大便虚滑,此乃胎气既全,子成形质。
或食瓜果、甘甜生冷不时之物,或当风取凉,受不时之气,则令胎冷,子身不安,皮毛疼痛,筋骨拘急,手足挛卷,致母有此危证,急宜安胎和气散。
[b]安胎和气散[/b] 诃子(面包煨) 白术(各一两) 陈皮(去白,五钱) 良姜(二钱,炒)
木香(五钱) 白芍(五钱) 陈米(一合,炒) 甘草(炙,三钱)
上片,每服五钱,姜三斤,水煎服,忌生冷。
凡妇人妊娠,心神忪悸,睡梦多惊,两胁腹胀,过时连脐急痛,坐卧不宁,气促急迫胎惊,为何?
胎气既成,五脏安养,皆因气闷,或为喧呼,忪悸,闷乱,致令胎惊,筋骨伤痛,四肢不安。急用大圣散保胎,则无损伤。
[b]大圣散[/b] 川芎(二钱) 白茯苓(二钱) 麦冬(二钱) 黄 (二钱,炙) 川归(二钱)
木香(五分) 甘草(五分) 人参(五分)
上姜三片,水煎服。
[b]紫苏饮[/b] 治妇人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痛不可忍,谓之子悬。
大腹皮 川芎 白芍 陈皮 紫苏 川归(各等分) 人参 甘草(减半)
上姜五片,葱白五寸,水煎温服。
凡妇人妊娠,月数未满,半产者,此乃本因脏腑虚微,气衰力弱,病起相感,精血攻冲,侵损荣卫,有伤胞胎,以致损落。故曰半产,急宜芎 补中汤补治,可保无虞。
[b]芎 补中汤[/b] 养新血,去瘀血,补虚损。
人参 黄 甘草 杜仲 白术 赤芍 木香 干姜 川芎 阿胶 五味
上水煎,不拘时温服。
此症服补母益子大造丸,无此患也。
凡妇人妊娠,小便淋漓,此乃本因调摄失宜,子脏气虚。盖缘酒色过度,伤其血气,致令小便闭塞,遂成淋沥,名曰子淋。宜服安荣散。
[b]安荣散[/b] 治妊娠小便淋沥,或下焦有热,小便不通。
麦冬 通草 滑石(各一两) 川归 甘草(炙) 灯芯(各五钱) 人参(三钱) 北细辛(一钱)
上为末,麦冬汤送下。
[b]桑螵蛸散[/b] 治妊娠小便不禁。
螵蛸(十二个,炙) 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汤送下。
凡妇人妊娠,下痢赤白,此乃冷物伤脾,辛酸伤胃,冷热不调,胎气不安,气血凝滞,下痢频频,时有时无,或白或赤,肠鸣后重,谷道疼痛。急服蒙姜黄连丸,不问冷热,并宜服之。
[b]蒙姜黄连丸[/b] 干姜(炮) 黄连 砂仁 川芎 阿胶(炒) 白术(各一两) 乳香(三钱,另研)枳壳(五钱,炒)
上为末,用盐梅三个,取肉,入醋少许,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白痢,姜汤下;
赤痢,甘草汤下;赤白,干姜甘草汤下。
[b]当归芍药汤[/b] 治妊娠腹中疼痛,痢疾,心下急满。
白芍 白茯苓 川归 泽泻 川芎(各一两) 白术(五钱)
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下,米饮亦可,忌生冷。
凡妇人妊娠,外感风寒,浑身壮热,眼花头晕如旋。此乃盖为风寒克于脾胃,伤于荣卫,或露背当风取凉,致令头痛,憎寒发热,甚至心胸烦闷,大抵产前二命所系,不可轻易妄投汤剂。感冒之初,止宜进芎苏散,表其邪气,其病自愈。
[b]芎苏散[/b] 苏叶 川芎 白芍 白术 麦冬 陈皮 干姜(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上每服五钱,姜五片,葱三根,水煎温服。
[b]百合散[/b] 治妊娠风壅相攻,咳嗽吐痰,心胸满闷。
百合(蒸) 紫菀葺(洗) 贝母 白芍 前胡 赤茯苓 桔梗 甘草(炙,少许)
上姜五片,桑皮三寸,水煎热服。
凡妇人妊娠中风,头项强直,筋脉挛急,言语蹇涩,痰涎不清,或发搐搦,不省人事,名曰子痫。
急宜服羚羊角散。
[b]羚羊角散[/b] 羚羊角(镑) 独活 防风 枣仁 五加皮(各一钱) 川归 杏仁(去皮尖,炒)川芎 茯神 薏苡仁(各五分) 木香 甘草(炙,各二分)
上姜五片,葱五寸,水煎温服。
凡妇人妊娠病疟,此乃荣卫虚弱,脾胃不足,或感风寒,或伤生冷,传为疟疾。宜服驱邪散,莫待吐逆见物不思,卒难医治。
[b]驱邪散[/b] 良姜 白术 草果(少许) 橘红 藿香 砂仁 白茯苓 甘草(炙)
上姜三片,枣肉三枚,水煎温服。
凡妇人妊娠,遍身两胁刺痛胀满。此乃盖因五脏不利,气血虚羸,因食生冷,发热憎寒,唇白目青,筋脉拘挛,骨节酸痛,皮毛干涩,气急上喘,大便不通,呕吐频频。宜服平安散。
[b]平安散[/b] 浓朴 生姜 陈皮 川芎 木香 生地 甘草 煨盐(一撮)
上水煎,温服。亦宜服紫苏散。
凡妇人妊娠,头旋目晕,视物不见,腮项肿核。盖因胎气有伤,热毒上攻,太阳沉痛,呕吐,背项拘急,致令眼晕生花。若加痰壅,危在片时。急服消风散。
[b]消风散[/b] 石膏 甘菊 防风 荆芥 羌活 川芎 羚羊角 大豆黄卷(炒) 川归 白芷 甘草
上加细茶五分,水煎,食后服。
凡妇人妊娠将临月,两眼忽然不明,灯火不见,头痛目晕,腮下项肿满,不能转项,诸医治疗不愈,转加危困,偶得此方,对证合服,病减七分,获安。有人云∶只服四物汤加荆芥、防风,合天冬饮子,但以此二药,间日服,日渐安。好大忌酒、面、炙 、烧鸡、鹅、鸭、羊、豆腐、辛辣,一切毒物,并房劳,及稍温药。
如其不然,眼不复明。此症为怀孕多居火 ,衣绵卧褥,伏热在内,或服补药及热物太过,致令胎热,肝脏壅极,风热攻壅入脑所致。
[b]天门冬饮子[/b] 天冬 知母 茺蔚子 防风 五味 茯苓 羌活 人参 川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荆芥
上姜三片,水煎服。
凡妇人妊娠,小腹虚胀,因食硬物伤胎,胎既受病,传与脾胃,胃气虚冷,下逼小腹,若奔豚,或腰痛,大便闭涩,两胁虚鸣。宜服胜金散,温中下气,病随安矣。
[b]胜金散[/b] 陈皮 茱萸(炒) 干姜 军姜(炮) 川芎(各一两半) 浓朴(制) 砂仁(炒)甘草(炙,各三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盐汤下。
按∶验方于后。
[b]散气消闷散[/b] 治孕妇常多气怒,胸腹满闷,或服顺气、乌药、砂仁、香附耗气药,反加满闷,宜服此药。
人参(一钱半) 白术(二钱) 川芎(八分) 陈皮 紫苏(各四分) 甘草(二分) 条芩(八分)木香(磨,三分)
上姜三片,水煎服。
[b]加味安胎饮[/b] 治孕妇腹疼,不时作痛,小腹重坠,多血虚气陷,间有无寒者。
人参(一钱五分) 白术(二钱) 川芎(八分) 陈皮 紫苏 当归 甘草(各四分) 淮熟地(二钱)
上姜三片,水煎服。兼寒加茱萸一钱,或干姜、砂仁各五分,补药可以加内。
[b]全生白术散[/b] 治妊娠面目虚浮,四肢有水气,多有脾胃气虚,或久泻所致,宜健脾利水。
白术(二钱) 人参(一钱) 川芎(八分) 川归(二钱) 甘草(三分) 紫苏(四分)陈皮(四分) 大腹皮(八分) 茯苓皮(七分)
加姜皮,水煎服。
[b]顺气安胎饮[/b] 治胎气上攻,心腹胀满作痛。
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紫苏 甘草 陈皮 砂仁(各四分) 川归(二钱) 川芎(八分)黄芩(八分)
上姜三片,水煎服。有气加木香三分(磨)。
[b]补中安胎饮[/b] 治受胎下血不止,或常去血点滴,名曰胎漏。大率多因劳伤,血气虚弱,有因喜食炙 热物过多所致。
白术 川归 人参 甘草 淮熟地 黄芩 紫苏 白芷上姜三片,水煎服,忌房事。
[b]安胎饮[/b] 治妊娠顿扑,动胎下血不止,一日二帖。
人参(五分) 川归(二钱) 川芎(八分) 甘草 陈皮 紫苏(各四分) 条芩 淮熟地(二钱)
上姜三片,水煎服。若二帖不止,加阿胶二钱(炒珠),白术二钱(生),艾叶八片(炒)同煎。如感寒头痛,加莲须、葱头四根。如腹中痛,减艾叶,加苇皮、砂仁四分。
[b]竹叶安胎饮[/b] 治妊娠心惊胆怯,烦闷不安,名曰子烦。
黄芩(八分) 人参(一钱) 白术 川归(各二钱) 甘草(四分) 陈皮(三分) 川芎(七分)酸枣仁(八分) 远志(八分) 麦冬(一钱) 竹叶(十片) 淮生地(一钱半)
姜、枣水煎。若烦渴,加竹茹一丸,有痰,加竹沥一酒钟,姜汁少许,虚人,加人参三钱;如脾虚常泻,减地黄,加酸枣仁。
[b]加味天仙藤散[/b] 治妊娠腿膝发肿,气促满闷不舒,或足指肿,出水。
天仙藤(洗,略炒) 香附(各六分) 陈皮(四分) 甘草(三分) 乌药(七分) 木瓜(一钱)紫苏(四分)
姜皮,水煎服。虚加人参一钱,白术二钱,川归三钱。脾气虚,宜兼补中益气汤服。
[b]加味羚羊角散[/b] 治妊娠口噤项强,手足挛搐,言语蹇涩,痰涎壅盛,不省人事。不可作中风治,以羚羊角散。如无痰,言语如常,但见中风症,多因血燥类风。治切不可一概以中风论而误人命也。
羚羊角(镑,一钱) 川独活(八分) 酸枣仁(一钱,炒) 五加皮(八分) 防风(五分)苡仁(一钱) 川芎(七分) 川归(一钱) 茯神(八分) 杏仁(十粒) 木香(三分,磨)甘草(四分)
虚加人参一钱;痰加竹沥七分,姜汁少许;脾胃虚弱,加白术一钱半,姜三片,水煎服。
[b]加味安荣汤[/b] 治妊娠小便涩,或成淋沥。
人参 白术 川归 麦冬(各二钱) 茯苓(一钱) 通草(一钱) 甘草(八分) 灯心(五分) 姜
水煎服。有痰宜清肺金,加条芩七分;若怒动肝火,宜服逍遥散。
[b]加味逍遥散[/b] 治妊娠形体劳苦,或进饮食炒炙之物,小便中带血,宜清膀胱之火,故宜服。
川归(二钱) 白芍(一钱) 白术(一钱半) 茯苓(七分) 柴胡(一钱) 丹皮(七分,炒)栀子(七分,炒) 甘草(四分,炙) 灯心(七根) 水煎服。
[b]安胎饮加二陈[/b] 治脐腹作胀,或小便淋闭。
白术(一钱半) 陈皮 甘草(各四分) 人参(一钱) 川芎(八分)川归(二钱) 柴胡 升麻(各四分) 生地(一钱半) 半夏(少许)
上姜二、三片,水煎服。
[b]宁肺止咳饮[/b] 治妊娠咳嗽,属风属寒症。
天冬(二钱) 桔梗 紫苏(各五分) 知母(一钱) 甘草(四分)
寒嗽加杏仁十粒,桑皮八分;痰嗽加陈皮四分,竹沥半酒钟,姜汁少许;热嗽加黄芩四分;虚嗽加紫菀一钱,款冬花六分;喘,夜多嗽,加麻黄;虚损嗽,加栝蒌一钱,竹沥半盏,姜汁少许;心胸不舒,加百合一钱,贝母一钱。
又方∶咳嗽不止,胎不安。
杏仁 甘草 紫菀 桑皮 桔梗 天门冬水煎。
又方∶妊娠咳嗽,吐血不止。
生地(三钱) 紫菀(一钱) 知母 白术 麦冬(各一钱) 陈皮(四分) 甘草(四分)黄芩(八分) 川归 天冬(各二钱) 犀角(八分)
若喘加栝蒌仁一钱,水煎。
[b]六和汤[/b] 治妊娠霍乱吐泻,心燥腹痛。
陈皮(四分) 半夏(七分) 藿香 甘草(各四分) 杏仁(十粒) 竹茹(一丸) 扁豆(二钱)木瓜(一钱) 人参(一钱) 砂仁(五分) 茯苓(八分)
姜三片,枣二枚,水煎。
[b]加减安胎饮[/b] 治妊娠疟疾,寒多热少。
人参(一钱) 白术 川归(各二钱) 紫苏 黄芩 甘草(各四分) 藿香(五分) 半夏(七分)草果 青皮(各三分) 乌梅(二个) 姜(三片)
水煎。
治妊娠壅热,心神烦躁,口干渴。
人参 栀子(炒) 知母 麦冬(各一钱) 甘草 条芩(各五分) 栝蒌根 犀角(各八分)
姜三片,枣二枚,水煎。
治孕妇热病,呕吐不食,胸中烦躁∶干葛(一钱五分) 芦根(一钱半) 人参 麦冬 栀子(炒) 知母(各一钱) 竹茹(一丸)
葱三根,水煎。
治妊娠热病,斑出赤黑色,小便如血,气无欲绝,胎落。
山栀 黄芩 升麻(各一钱) 青黛 豆豉(四十九粒) 生地(二钱) 杏仁(十粒) 石膏(一钱五分)
葱白七寸,水煎。
治妊娠患吐血衄血,或因破伤失血,蓦患口噤,项强背直,类中风症,皆因失血。宜服安胎饮加减∶人参(二钱) 川归 白术 淮熟地(各二钱) 陈皮 甘草(各四分) 天麻(二钱) 麦冬(一钱)
加防风、荆芥、姜三片,水煎。
[b]滋荣易产汤[/b] 孕妇九个月服之。
川芎(一钱) 川归(三钱) 人参(二钱) 茯苓(八分) 甘草(四分) 生地(二钱) 大腹皮陈皮 白术 黄芩(各六分)
加益母草,水煎。
凡妇人妊娠胞肥,临产难生,此乃身居富贵,口厌甘肥,聚乐不常,食物过多,即饮即卧,致令胞胎肥浓,根蒂坚固,行动气急。盖缘不曾吃瘦胎之药,致令临产必是艰难。八月可服无忧散。
[b]无忧散[/b] 治妊娠肥大,服之,令儿紧小易生。
川归 白芍 木香 甘草 枳实 乳香 血余 神曲 麦芽 诃子 白术 陈皮 姜一片,水煎。
凡妇人妊娠将产,忽然倒者,此乃盖因不能忌口,恣情多食,五脏气滞,六腑不和,胎气既肥,或用力太过,胎受惊触。急用瘦胎金液丸。
[b]金液丸[/b] 治横生倒产。
飞生毛(火 存性,腋下更好,五分) 血余(无病患发,烧存性) 公母羊粪(烧灰,各五分 )灶心土(二钱) 砂仁(五分,另研) 黑铅(三钱,铫内熔化,投水即急搅,倾出研细)
上为末,用粽子角为丸,如绿豆大,遇难产,急以倒流水吞下五丸。儿身自然顺而正产,子母俱活矣。
[b]按验秘方[/b] 治难产开骨并服。
鱼胶一两,用红绵布一尺卷鱼胶,以罐盛贮,封固,火 存性,为末。用香油、蜜、酒各半酒盏,调服一钱,立下。
[b]立竿见影散[/b] 此方活水、瘦胎、软骨,横生逆产,死胎立下。
黄葵花(三钱) 牡丹花心(三分) 真正抚荑(三分) 麝香(一分) 桑叶(五分) 巴豆(半粒,去油) 蓖麻子(半粒)
上为细末,醋糊丸,如弹子大,大黄为衣,临用时揉碎一丸,热酒送下,加香油服。
凡妇人临产,子肠先出,以盆盛之,温水温润其肠。令产妇仰卧,以言语安慰其心,却用好醋半盏和新汲水七分,搅匀,急 母面、背肠自收矣。每一 ,令一缩,三 三缩,肠尽收矣。合用参、 、归、芎大剂补药,加升麻、柴胡、防风之类以升举之,未有不安者也。

相关参考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朝代:? 年份:?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朝代:? 年份:?

求子怎么用?《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求子

论曰∶夫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夫有夫妇则有父子,婚姻之后则有生育。育者,人伦之本也。且男女之合,二情交畅,阴血先至,阳精后冲,血开裹精,阴外阳内,阴裹阳精而男形成矣;阳精先至,阴

求子怎么用?《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求子

论曰∶夫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夫有夫妇则有父子,婚姻之后则有生育。育者,人伦之本也。且男女之合,二情交畅,阴血先至,阳精后冲,血开裹精,阴外阳内,阴裹阳精而男形成矣;阳精先至,阴

序怎么用?《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序

妇人乃众阴所集,常与湿居,贵乎血盛气衰者也。血盛气弱是谓之顺,顺则百病不生;血衰气盛是谓之逆,逆则灾病生焉。且妇嗜欲多于男子,而生病倍于丈夫。及其病也,比之男子,十倍难疗,尤不可不考。若是四时节气,喜

序怎么用?《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序

妇人乃众阴所集,常与湿居,贵乎血盛气衰者也。血盛气弱是谓之顺,顺则百病不生;血衰气盛是谓之逆,逆则灾病生焉。且妇嗜欲多于男子,而生病倍于丈夫。及其病也,比之男子,十倍难疗,尤不可不考。若是四时节气,喜

产后伤食怎么用?《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产后伤食

凡产后形体劳倦,脾胃俱伤,是以新产之后,禁膏粱,远浓味,食粥茹蔬,乃切务也。不善调摄之家,惟虑产妇之虚,以多食有益,浓味为补,本不思而强与厌足而复伤,胃虽少纳,脾转运迟,食停痞塞,嗳酸恶食,良以此也。

产后忿怒怎么用?《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产后忿怒

凡产后因忿怒气逆,胸膈不舒,血块大痛,宜用生化汤,临服时磨木香一分在内服之,则血块自化,怒气自散,并治而不悖也。若轻重气,偏用木香、香砂、乌药、枳壳、砂仁之剂,以散气行块,则元气反损,而满闷反增,是重

产后总论怎么用?《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产后总论

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况产妇血气、脾胃其虚衰殆有甚焉。是以丹溪先生论产后“必当以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症,以末治之。此三言者,尽医产之大旨也。若能扩充立方用药,则治产可以无大过矣。夫产后忧惊劳倦

产后总论怎么用?《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产后总论

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况产妇血气、脾胃其虚衰殆有甚焉。是以丹溪先生论产后“必当以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症,以末治之。此三言者,尽医产之大旨也。若能扩充立方用药,则治产可以无大过矣。夫产后忧惊劳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