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怎么用?《医述》 渴

Posted 《医述》

篇首语: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渴怎么用?《医述》 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渴怎么用?《医述》 渴

疮疹渴者,里热也。盖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津液者,水谷之精华,变化流行,以灌溉乎三焦者也。疮疹之火,起之于内,销烁水谷,不得以变化津液,灌溉脏腑,故渴也。又疮本稠密,津液外泄,化为脓浆,不能滋养真气,亦渴也。小渴者,常病也,不须治之;大渴者,视其虚实,以法治之,不可以冷水梨瓜等物与食,恐损脾胃,致生灾异。
○如发热时便大渴者,热在里也,葛根解毒汤主之。不止,更加黄连以泻心火之有余;黄柏、知母以滋肾水之不足。舌润则生,舌如芒刺则死。盖舌乃心之苗,少阴之脉,系于舌本也。如发热自利而渴者,津液不足也,黄芩汤加参、术、麦冬主之。
○丹溪云∶初热烦躁,渴而引饮者,急以凉药解其标。
○钱氏云∶身热烦渴,腹满而喘,大小便涩赤,闷乱大吐,此当利其小便。(《证治准绳》)
痘际渴者,常也。但有应不应,须辨之∶如在二、三朝,身热而渴者,此毒郁于里,热邪熏灼,治宜透托;如在四朝以后,身热而渴者,此津液外泄,化为脓浆,治宜补益。此皆应也。惟在痂后,则毒化无邪,而反渴者,则是真阴消耗,火毒反炽,此不应也,急与滋阴解毒,保液生津。渴减者吉,否则必变喘胀而危。
○凡渴多属于热,然皆由脏腑津液燥槁所致,实非有余也。至若腹胀而渴,或泻而渴,或足冷而渴,或惊悸而渴,或身温而渴,或身热面白而渴,或寒战而渴,或气急切牙而渴,或饮水而转渴不已,以上九证,尤非实热,急宜温补救里,滋养津液。若认为热证治之,危亡立见。(《冯氏锦囊》)
痘家自首至尾,无有不渴,津液外潮故也。勿尽作热治。(《金镜录》)

相关参考

烦渴怎么用?《医述》 烦渴

血乃周身之津液,产妇去血过多,阴虚火旺,因而烦躁发渴者,治宜滋阴降火消瘀,加童便为主。童便味咸,而性就下,故能降火消瘀,所谓浊阴走下窍是也。(萧慎斋)前证若去血过多,虚火上炎者,用四物汤,入童便,加麦

感冒嗽喘怎么用?《卫生易简方》 感冒嗽喘

治伤寒发热,心烦燥渴用麻黄去节、人参、川芎、芍药、独活各三分,前胡一分。每服一钱,水半盏,姜一片,薄荷一叶煎服。治伤寒发热,自汗虚烦用黄一钱,白芍药三钱,甘草炙、人参、熟地黄各半钱。每服二钱,水半盏煎

口渴怎么用?《医述》 口渴

泻痢口渴,有真渴,有似渴。真渴者,必好茶饮,但以喜热、喜凉,即可辨其寒热;似渴者,干也,非渴也,口虽干而不欲汤饮,则非热证可知。然泻痢之证,因其水泄于下,必津涸于上,故不免于渴。渴而欲饮,正以内水不足

口渴怎么用?《医述》 口渴

凡中风伤寒,结热在里,热伤气分,必烦渴饮水。治有二法∶表证已罢,而脉洪大,是热邪在阳明之半表里,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火以益气;表证未罢,而脉仍浮数,是寒邪在太阳之半表里,用五苓散,利水而发汗。○仲景治阳

恶阻怎么用?《医述》 恶阻

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妊娠吐呕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金匮》)恶阻者,谓呕吐、恶心、头

看目怎么用?《医述》 看目

凡治伤寒,先观两目。若见目赤,唇焦舌黑,脉洪数有力,大便实,大渴谵语者,属阳毒也,当下之。若见目黄,小便短涩,口渴恶热者,属湿热也,当分利之;若小水自利,大便色黑,少腹硬满而痛者,属蓄血也。痉病目赤,

《卫生易简方》 产后及杂证

治产后发渴用炼蜜以熟水温调服。治产后口干舌缩用鸡子一个,倾入一盏滚水内,搅匀,盖少时服。治产后虚劳发热,骨节疼痛,汗出不止用猪腰子一只去膜切细,盐酒拌匀。先用粳米一合,入葱、椒煮粥,盐、醋调和,将腰子

渴怎么用?《重订灵兰要览》 渴

治渴必须益血。盖血即津液所化,津液既少,其血必虚,故须益血丸。吐血之后,多能发渴,益知渴病生于血虚也。血虚津液不能上承,则口渴也。

渴怎么用?《伤寒六书》 渴

渴者,里有热也。津液为热所耗,故令渴也。伤寒六七日,传至厥阴,为消渴者,渴饮水多而小便少,乃热能消水也。朱氏曰∶脉浮而渴,属太阳;有汗而渴,属阳明;自利而渴,属少阴。至于厥阴,则又热之极矣。太阳无汗,

寻常渴怎么用?《中医词典》x~y 寻常渴

证名。即一般的口渴。为与消渴区别,故称寻常渴。《证治准绳·杂病》:“口燥咽干,此寻常渴,非三消主。”详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