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瘤赘(七十九)

Posted 《景岳全书》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景岳全书》 瘤赘(七十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景岳全书》 瘤赘(七十九)

立斋曰∶《内经》云∶肝主筋而藏血,心裹血而主脉,脾统血而主肉,肺司腠理而主气,肾统骨而主水。若怒动肝火,血涸而筋挛者,自筋肿起,按之如筋,久而或有赤缕,名曰筋瘤。若劳役火动,阴血沸腾,外邪所搏而为肿者,自肌肉肿起,久而有赤缕,或皮俱赤者,名曰血瘤。若郁结伤脾,肌肉消薄,外邪所搏而为肿者,自肌肉肿起,按之实软,名曰肉瘤。若劳伤肺气,腠理不密,外邪所搏,而壅肿者,自皮肤肿起,按之浮软,名曰气瘤。
若劳伤肾水,不能荣骨,而为肿者,自骨肿起,按之坚硬,名曰骨瘤。夫瘤者,留也。随气凝滞,皆因脏腑受伤,气血乖违,当求其属,而治其本。大凡属肝胆二经结核,宜八珍加山栀、胆草,以养气血、清肝火;六味丸以养肺金、生肾水。若属肝火血燥,须生血凉血,用四物、二地、丹皮、酒炒黑胆草、山栀。若中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兼服之。若治失其法,脾胃亏损,营气虚弱,不能濡于患处,或寒气凝于疮口,营气不能滋养于患处,以致久不生肌而成漏者,悉宜调补脾气,则气血壮而肌肉自生矣。若不慎饮食起居,及七情六淫,或用寒凉蚀药,蛛丝缠,芫花线等法,以治其外,则误矣。
按瘤赘一证,如前薛论,已尽其略。然此五瘤之外,又惟粉瘤为最多,盖此以腠理津沫,偶有所滞,聚而不散,则渐以成瘤,是亦粉刺之属,但有浅深耳。深者在皮里则渐成大瘤也。余尝闻之,先辈曰,瘤赘既大,最畏其破。非成脓者,必不可开。开则牵连诸经,漏竭血气,最难收拾,无一可活。及详考薛按所载数人,凡其破溃者,皆至不治,诚信然也,不可不知。兹纪予于三旬之外,忽于臀下肛门前骨际皮里生一小粒,初如绿豆许,不以为意,及半年而如黄豆矣,又一年而如皂子,复如栗矣。此时乘马坐椅皆有所碍,而渐至痛矣。然料此非敷药可散,又非煎药可及,使其日渐长大,则如升如斗悬挂腰股间,行动不便,岂不竟成废物乎。抱忧殊甚,谋之识者,皆言不可割刺,恐为祸不少。予熟筹数月,莫敢妄动。然窃计,此时乘小不取,则日后愈大愈难矣,将奈之何。尝见人臀股间受箭伤者,未必即死,此之利害不过如是,遂决意去之。一日饮酒微醺,乘醉以柳叶针刺之,所出者皆如豆腐白皮之属,盖即粉瘤也。刺后顿消,予甚快然。又两日后,则肿如热痈,予以会通膏贴三日,脓溃而愈,予又快然。不两日又肿起,更热更大,予则大惧大悔,谓瘤赘诚不可刺也。然而无奈,复以会通膏贴之,又三日而大溃,则溃出一囊如鱼胞者,然后收口全愈。今愈后数十年,此间仍有一小窍,诚险证也。向非予之勇决,则此后不知作何状,使开之再迟则真有不可收拾矣。是以病不早治,则不知所终,此亦可为治病者之鉴。(新按)一、刺灸法∶向一人于眼皮下弦,生一小瘤,初如米粒,渐大如豆。其人疑畏,求治于外科,彼用攒针三四枚,翻转眼皮,刺其内膜,少少出血,如此二三次,其瘤日缩,竟得尽消。
又一人于手臂上生一瘤,渐大如龙眼,其人用小艾于瘤上灸七壮,竟尔渐消不长,亦善法也。
或用隔蒜灸之,亦无不可。一、凡于不便处有生此物者,当以此二法酌宜用之。大都筋脉宜灸,血病宜刺,或有以萝卜子、南星、朴硝之类敷而治者,亦可暂消。若欲拔根,无如前法。
蛛丝缠法∶可治瘤赘,未甚大者,其法最妙。予尝见一人于腹上生一瘤,其大如胡桃,一治者取珠丝捻成粗线,缠扎其根。数日其丝渐紧,瘤根渐细,屡易屡细,不十日意尔脱落,诚奇法也。可见诸线日松,惟蛛丝日紧,物理之妙,有当格致者如此。然亦缠治宜早,若形势既大,恐不宜也。
薛氏按曰∶一男子左腿外侧近臀肿一块,上有赤缕三年矣。饮食起居如常,触破涌出脓血,发热恶寒,此胆经受证,故发于腿外侧。诊其脉,左尺洪数,左关弦洪,此肾水不能生肝木,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愈痊。
一男子小腹患之,脓水淋漓,此足三阴之证,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以培脾土,用六味地黄丸,以生肾水,更用芦荟丸,以清肝火而敛。
一老儒,眉间患之三年,其状如紫桃下坠盖目,按之如水囊,此肝脾之证,脓瘀内溃而然耳。遂刺出血脓,目即开。以炒黑胆草、山栀、芎、归、芍药、柴胡、白术、茯苓等药而愈。

相关参考

《景岳全书》 天泡疮(七十)

天泡疮,形如水泡,皮薄而泽,或生头面,或生遍身。乃太阴阳明风热所致,故见于皮毛肌肉之间。宜清血凉血,热解则愈。如兼表邪而发热脉数者,宜荆防败毒散。如火盛者,或加芩、连、连翘、金银花、玄参之属。如肿疼痛

《景岳全书》 杖疮(七十五)

杖疮一证,凡其甚者,必以瘀血为患。血瘀在外者,浅则砭之,深则刺之,内溃者开之,腐肉者取之。血瘀在内者,宜以活血流气之药和之,甚者利之行之,此治血凝之法也。然其受刑之时,号叫则伤气,忍痛则伤血,悲愤则伤

《景岳全书》 杖疮(七十五)

杖疮一证,凡其甚者,必以瘀血为患。血瘀在外者,浅则砭之,深则刺之,内溃者开之,腐肉者取之。血瘀在内者,宜以活血流气之药和之,甚者利之行之,此治血凝之法也。然其受刑之时,号叫则伤气,忍痛则伤血,悲愤则伤

《景岳全书》 赤白游风(七十一)

立斋曰∶赤白游风,属脾肺气虚,腠理不密,风热相搏,或寒闭腠理,内热拂郁,或因虚火内动,外邪所乘,或肝火血热,风热所致。)治法∶若风热用小柴胡汤加防风、连翘。血热,用四物汤加柴胡、山栀、丹皮。风热相搏,

《景岳全书》 赤白游风(七十一)

立斋曰∶赤白游风,属脾肺气虚,腠理不密,风热相搏,或寒闭腠理,内热拂郁,或因虚火内动,外邪所乘,或肝火血热,风热所致。)治法∶若风热用小柴胡汤加防风、连翘。血热,用四物汤加柴胡、山栀、丹皮。风热相搏,

《景岳全书》 翻花疮(七十二)

立斋曰∶翻花疮者,由疮疡溃后,肝火血燥生风所致。或疮口肉突出,如菌大小不同,或出如蛇头长短不一治法,当滋肝补气,外涂藜芦膏,肉自入。须候元气渐复,脓毒将尽,涂之有效,不然虽入而复溃。若误用刀针、蚀药、

《景岳全书》 跌打损伤(七十四)

凡跌打损伤,或从高坠下,恶血流于内,不分何经之伤,皆肝之所主。盖肝主血也,故凡败血凝滞,从其所属而必归于肝,多在胁肋小腹者,皆肝经之道也。若其壅肿痛甚,或发热自汗,皆当酌其虚实,而以调血行经之药治之。

《景岳全书》 破伤风(七十六)

《病机》云∶破伤风者,有因卒暴伤损,风寒袭之,传播经络,致使寒热更作,身体反张,口噤不开,甚者邪气入脏。有因诸疮不瘥,营卫俱虚,肌肉不生,疮眼不合,邪亦能外入于疮,为破伤风之候。有诸疮不瘥,举世皆言,

《景岳全书》 破伤风(七十六)

《病机》云∶破伤风者,有因卒暴伤损,风寒袭之,传播经络,致使寒热更作,身体反张,口噤不开,甚者邪气入脏。有因诸疮不瘥,营卫俱虚,肌肉不生,疮眼不合,邪亦能外入于疮,为破伤风之候。有诸疮不瘥,举世皆言,

《景岳全书》 斑疹丹毒(七十八)

斑疹一证,虽已有正门详载,然彼以小儿麻为言。其有非麻,而无论大人小儿,忽患斑疹小疮者,此虽与彼相类,而实有小异也。是亦不可不辩而治之,盖多由风热外感之证耳治此之法,脉浮而身热有表证者,惟散风邪为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