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蓄血(四十二)

Posted 《景岳全书》

篇首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景岳全书》 蓄血(四十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景岳全书》 蓄血(四十二)

伤寒蓄血者,以热结在里,搏于血分,留瘀下焦而不行也。《论》曰∶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又曰∶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
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大抵热蓄血分,留结下焦则生狂躁,《论》曰∶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者是也。然又有阳明证,其人喜忘,屎虽硬,而大便反快,其色黑者,是亦蓄血之证。故凡诊伤寒,但其少腹硬满而痛,盒饭问其小便,若小水自利者,知为蓄血之证,盖小水由于气化,病在血而不在气,故小便利而无恙也。血瘀于下者,血去则愈,其在仲景之法,则以抵当汤、抵当丸主之。愚谓但以承气之类,加桃仁、红花以逐之,或其兼虚者,以玉烛散之类下之,则蓄血自去,而病无不除矣。
成无己曰∶伤寒衄者,以邪气不得发散,壅盛于经,逼迫于血,因而致衄也。蓄血者,下焦结聚,而不行不散也。血菀于上而吐血者,谓之薄厥,留瘀于下者,谓之蓄血。此由太阳经瘀热在里,搏蓄下焦所致。
《经》曰∶太阳病七八日,表证仍在,脉沉而微,反不结胸,其人如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相关参考

《景岳全书》 发背(四十二)

发背,属督脉膀胱经,凡阴虚火盛,或醇酒浓味,或郁怒房劳,或丹石热毒,皆能致之。若肿赤痛甚,脉洪数而有者,热毒之证也,为易治。若漫肿微痛,色黯作渴,脉虽洪数而无力者,阴虚之证也,为难治。若不肿不痛,或漫

《景岳全书》 呕吐(四十二)

痘疮呕吐,大都虚寒者多,实热者少,但当以温养脾胃为主。即或兼杂证者,亦必有实邪可据,方可因病而兼治之,故不得轻用寒凉及消耗等药。凡呕吐之病,病在上中二焦也,切不可妄用下药,致犯下焦元气,则必反甚而危矣

《景岳全书》 腹痛(五十二)

陶节庵曰∶伤寒腹痛有四,若绕脐硬痛,大便结实,烦渴者,皆属燥屎痛,急用寒药下之。因食积而痛者,治亦同。若小腹硬痛,小水自利,大便黑,身目黄者,属蓄血痛,亦用寒剂加行血药,下尽黑物自愈。凡伤寒腹中痛甚,

《景岳全书》 痘疮中论列方(四十)

保元汤(痘一)调元汤(痘二)五味异功散(补四)四君子汤(补一)五福饮(新补六)九味异功(煎因二三)四物汤(补八)五物煎(新因二)十二味异功散(痘二二)二阴煎(新补十)六物煎(新因二十)十一味木香散(痘

《中医词典》z~其他 《小儿则》

儿科著作。二卷。此书即《景岳全书》四十-四十一卷,主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小儿杂病(不包括麻、痘)的证治。此外又有《小儿则古方》一卷,为《景岳全书》第六十二卷。《麻疹诠》一卷,为第四十二卷。《痘疹诠》

《中医词典》x~y 《小儿则》

儿科著作。二卷。此书即《景岳全书》四十-四十一卷,主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小儿杂病(不包括麻、痘)的证治。此外又有《小儿则古方》一卷,为《景岳全书》第六十二卷。《麻疹诠》一卷,为第四十二卷。《痘疹诠》

《景岳全书》 烦躁(四十五)

烦者,扰扰而烦,躁者,烦剧而躁,合言之,则烦躁皆热也,分言之则烦在阳分,躁在阴分,烦浅而躁深也。《难知集》曰∶火入于肺,烦也。火入于肾,躁也。痘疹烦躁,大非所宜,若吐利厥逆,腹胀喘促,谵妄狂乱,昏不知

《景岳全书》 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

《景岳全书》 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

《景岳全书》 脑疽(四十三)

立斋曰∶脑疽,属膀胱经积热,或湿毒上壅,或阴虚火炽,或肾水亏损,阴精消涸所致。若肿痛未作脓者,宜除湿消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者,毒甚也,隔蒜灸之,更用解毒药。肿痛便秘者,邪在内也,宜泄之。不甚痛,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