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战汗(四十九)

Posted 《景岳全书》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景岳全书》 战汗(四十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景岳全书》 战汗(四十九)

论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其脉浮,故当汗出而解。若脉浮大而数,按之不芤,此本不虚,故其欲解,则但汗出而不发战也。
战与栗异,战由乎外,栗由乎内也。凡伤寒欲解将汗之时,若其正气内实,邪不能与之争,则但汗出自不作战,所谓不战,应知体不虚也。若其人本虚,邪与正争,微者为振,甚则为战,正胜则战而汗解矣。故凡邪正之争于外者则为战,战其愈者也;邪正之争于内者则为栗,栗其甚者也。《论》曰∶阴中于邪,必内栗也。夫战为正气将复,栗则邪气肆强,故伤寒六七日,有但栗不战,竟成寒逆者,多不可救。此以正气中虚,阴邪内盛,正不胜邪,而反为邪气所胜。凡遇此证,使非用大补温热之剂,及艾灼回阳等法,其它焉得而御之。
余尝治一衰翁,年逾七旬,陡患伤寒,初起即用温补,调理至十日之外,正气将复,忽尔作战,自旦至辰,不能得汗,寒栗危甚,告急于余。余用六味回阳饮,入人参一两,姜附各三钱,使之煎服。下咽少顷,即大汗如浴,时将及午,而浸汗不收,身冷如脱,鼻息几无,复以告余。余令以前药复煎与之。告者曰∶先服此药,已大汗不堪,今又服此,尚堪再汗乎?余笑谓曰∶此中有神,非尔所知也。急令再进,遂汗收神复,不旬日而起矣。呜呼!发汗用此,而收汗复用此,无怪乎人之疑之也。而不知汗之出与汗之收,皆元气为之枢机耳。故余纪此,欲人知合辟之权,不在乎能放能收,而在乎所以主之者。

相关参考

《景岳全书》 时毒(四十九)

齐氏曰∶时毒者,为四时邪毒之气而感之于人也。其候发于鼻面耳项咽喉,赤肿无头,或结极有根,令人憎寒发热头痛,肢体甚痛,恍惚不守,咽喉闭塞。人不识者,将谓伤寒。原夫此疾,古无方论,世俗通谓丹瘤,病家恶言时

《景岳全书》 昏睡(四十九)

凡痘疮将出未出而猝然昏睡者,其痘必重,当察其脉证虚实,预为治之。若痘后喜睡,此毒瓦斯已解,元气将复,故邪退而神安,乃否极泰来之象,不须服药妄治。如见寂然气虚,但以调元汤、保元汤、六物煎之类,察其寒热,

《景岳全书》 卷之十九明集·杂证谟

《景岳全书》 夜啼(十九)

小儿夜啼不安,接《保婴》等书云∶夜啼有二,曰脾寒,曰心热也。夜属阴,阴胜则脾脏之寒愈盛,脾为至阴,喜温而恶寒,寒则腹中作痛,故曲腰而啼,其候面青,手腹俱冷,不思乳食是也,亦曰胎寒,宜钩藤饮。寒甚者,理

《景岳全书》 胎候(十九)

巫方氏《颅囟经》云∶一月为胞胎,精血凝也;二月为胎,形始成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四月阴灵为七魄;五月五形分五脏也;六月六律定六腑也;七月睛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元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生人也

《景岳全书》 饮水(十九)

凡伤寒饮水,因内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若大渴欲饮一升,止可与一碗,常令不足,不可太过。若恣饮过量,使水停心下,则为水结胸,留于胃则为噎、为哕,溢于皮肤则为肿,蓄于下焦则为癃,渗于肠间则为痢下,皆饮水太

《景岳全书》 ?疮(六十九)

立斋曰∶疮,生于两,初起赤肿,久而腐溃,或浸淫瘙痒,破而脓水淋漓。盖因饮食起居,亏损肝肾,或因阴火下流,外邪相搏而致。外,属足三阳湿热,可治。内,属足三阴虚热,难治。若初起恶寒壮热,肿作痛者,属湿热,

《景岳全书》 卷之二十九必集·杂证谟

《景岳全书》 夹疹(五十九)

痘疮止宜单出,若与疹并出者,谓之夹疹。盖痘、疹之发,皆有时气,而二者并见,其毒必甚。《心鉴》曰∶夹疹者,即痘之两感证也,大为不顺之候。若痘本稀少而夹疹者,名为麻夹痘,其证则轻;若痘本稠密而更加以疹,彼

《景岳全书》 吐乳(二十九)

小儿吐乳,虽有寒热之不同,然寒者多而热者少,虚者多而实者少,总山胃弱而然。但察其形色脉证之阴阳,则虚实寒热自有可辩,热者宜加微清,寒者必须温补。乳子之药,不必多用,但择其要者二、三、四味,可尽其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