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脉学》 弦(阳中阴)

Posted 《濒湖脉学》

篇首语: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濒湖脉学》 弦(阳中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濒湖脉学》 弦(阳中阴)

弦脉,端直以长(《素问》),如张弓弦(《脉经》),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巢氏),状若筝弦(《脉诀》),从中直过,挺然指下(《刊误》)。弦脉在卦为震,在时为春,在人为肝。轻虚以滑者平,实滑如循长竿者病,劲急如新张弓弦者死。池氏曰:弦紧而数劲为太过,弦紧而细为不及。戴同父曰:弦而软,其病轻;弦而硬,其病重。《脉诀》言:时时带数,又言脉紧状绳牵。皆非弦象,今削之。
『体状诗』弦脉迢迢端直长,肝经木旺土应伤。怒气满胸常欲叫,翳蒙瞳子泪淋浪。
『相类诗』弦来端直似丝弦,紧则如绳左右弹。紧言其力弦言象,牢脉弦长沉伏间。(又见长脉)
『主病诗』弦应东方肝胆经,饮痰寒热疟缠身。浮沉迟数须分别,大小单双有重轻。寸弦头痛膈多痰,寒热瘕察左关。关右胃寒心腹痛,尺中阴疝脚拘挛。弦为木盛之病。浮弦支饮外溢,沉弦悬饮内痛。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弦细拘急。阳弦头痛,阴弦腹痛。单弦饮癖,双弦寒痼。若不食者,木来克土,必难治。

相关参考

《濒湖脉学》 滑(阳中阴)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脉经》)。漉漉如欲脱。滑为阴气有余,故脉来流利如水。脉者,血之府也。血盛则脉滑,故肾脉宜之;气盛则脉涩,故肺脉宜之。《脉诀》云:按之即伏,三关如珠,不进不

四言举要怎么用?《濒湖脉学》 四言举要

宋南康紫虚隐君崔嘉彦希范着明荆州月池子李言闻子郁删补脉乃血派,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

《濒湖脉学》 牢(阴中阳)

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脉经》)。扁鹊曰:牢而长者,肝也。仲景曰:寒则牢坚,有牢固之象。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实大弦长,牢之体也。《脉诀》不言形状,但云寻之则无,按之则有。云脉入皮肤辨

《中医词典》z~其他 《濒湖脉学》

脉学著作。一卷。明·李时珍撰于1564年。李时珍鉴于高阳生《脉诀》可商之处颇多,遂撷取诸家脉学精华,参以个人心得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书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论述浮、沉、迟、数、滑、涩、实等27脉,作者以鲜

《中医词典》a~b 《濒湖脉学》

脉学著作。一卷。明·李时珍撰于1564年。李时珍鉴于高阳生《脉诀》可商之处颇多,遂撷取诸家脉学精华,参以个人心得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书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论述浮、沉、迟、数、滑、涩、实等27脉,作者以鲜

《中医词典》a~b 濒湖脉学白话解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编。本书语释李时珍所著《濒湖脉学》作为初学脉法的阶梯。全书按概论、各论性质将原本七言诀、四言诀的次序颠倒,并就其不同的内容,分成段落,另加标题,然后以白话文体予以语译和注解。本书还删

序怎么用?《濒湖脉学》 序

李时珍曰: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纰缪,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着《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

紧(阳)怎么用?《濒湖脉学》 紧(阳)

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素问》)。如转索无常(仲景),数如切绳(《脉经》),如纫线(丹溪)。紧乃热为寒束之脉,故急数如此,要有神气。《素问》谓之急。《脉诀》言:寥寥入尺来。崔氏言:如线,皆非紧状

涩(阴)怎么用?《濒湖脉学》 涩(阴)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脉经》)。参伍不调(《素问》)。如轻刀刮竹(《脉诀》)。如雨沾沙(《通真子》)。如病蚕食叶。涩为阳气有余,气盛则血少,故脉来蹇滞,而肺宜之。《脉诀》言:指下

数(阳)怎么用?《濒湖脉学》 数(阳)

数脉,一息六至(《脉经》)。脉流薄疾(《素问》)。数为阴不胜阳,故脉来太过焉。浮、沉、迟、数,脉之纲领。《素问》《脉经》皆为正脉。《脉诀》立七表、八里,而遗数脉,止歌于心脏,其妄甚矣。『体状诗』数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