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怎么用?《汤头歌诀》 乌梅丸

Posted 《汤头歌诀》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乌梅丸怎么用?《汤头歌诀》 乌梅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乌梅丸怎么用?《汤头歌诀》 乌梅丸

(仲景)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寒厥剂。〔乌梅三百个(醋浸蒸),细辛、桂枝、附子(炮)、人参、黄柏各六两,黄连一斤,干姜十两,川椒(去汗),当归各四两,治伤寒厥阴证,寒厥吐蛔。虫得酸则伏,故用乌梅;得苦则安,故用连、柏

相关参考

常山饮怎么用?《汤头歌诀》 常山饮

(《局方》)中知贝取,乌梅草果槟榔聚。姜枣酒水煎露之,劫痰截疟功堪诩。〔常山(烧酒炒)二钱,知母、贝母、草果(煨)、槟榔各一钱,乌梅二个,一方加穿山甲、甘草。疟未发时,面东温服。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热,草

缩脾饮怎么用?《汤头歌诀》 缩脾饮

用清暑气,砂仁草果乌梅暨。甘草葛根扁豆加,吐泻烦渴温脾胃。(砂仁、草果(乌梅、甘草(炙)各四两,扁豆(炒研)、葛根各二两。暑必兼温,而湿属脾土,故用砂仁、草果利气温脾,扁豆解暑渗湿,葛根升阳生津,甘草

鳖甲饮子怎么用?《汤头歌诀》 鳖甲饮子

(《严氏》)治疟母,(久疟不愈,中有结癖。)甘草术芍芎偶。草果槟榔浓朴增,乌梅姜枣同煎服。〔鳖甲(醋炙)、黄、白术(土炒)、甘草、陈皮、川芎、白芍(酒炒)、草果(面煨)、槟榔、浓朴等分,姜三片,枣二枚

清脾饮怎么用?《汤头歌诀》 清脾饮

(严用和)用青朴柴,芩夏甘苓白术偕。更加草果姜煎服,热多阳疟此方佳。〔青皮、浓朴(醋炒)、柴胡、黄芩、半夏(姜制)、甘草(炙)、茯苓、白术(土炒)、草果(煨),加姜煎。疟不止,加酒炒常山一钱,乌梅二个

乌梅丸怎么用?《医述》 乌梅丸

小柴胡为少阳主方;乌梅丸为厥阴主方。二方虽不同,而寒温互用、攻补兼施之法相合者,以脏腑相连,经络相贯,风木合气,同司相火故也。其中皆用人参,补中益气以固本逐邪,而他味俱不相袭者,因阴阳异位,阳宜升发,

乌梅丸怎么用?《备急千金要方》 乌梅丸

[b]下痢热诸治不瘥方。[/b]乌梅(一升)黄连(一斤,金色者)上二味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三夜二。

乌梅丸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乌梅丸

治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又主久痢。乌梅(三百个)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蜀椒(去汗,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

乌梅丸方怎么用?《伤寒杂病论》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

乌梅丸方怎么用?《伤寒论》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味酸温) 细辛六两(辛热) 干姜十两(辛热) 黄连一斤(苦寒) 当归四两(辛温) 附子六两(炮,辛热) 蜀椒四两(去汗,辛热) 桂枝六两(辛热) 人参六两(甘温) 黄蘖六两(苦寒)右十味,

乌梅丸方怎么用?《伤寒杂病论》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