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髓说怎么用?《医林改错》 脑髓说

Posted 《医林改错》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脑髓说怎么用?《医林改错》 脑髓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脑髓说怎么用?《医林改错》 脑髓说

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一段,本不当说,纵然能说,必不能行,欲不说,有许多病,人不知源始,至此又不得不说。不但医书论病,言灵机发放心,即儒家谈道德言性理,亦未有不言灵机在心者,因始创之人,不知心在胸中,所辨何事?不知咽喉两傍,有气管两根,行至肺管前,归并一恨,入心,由心左转出,过肺入脊,名曰卫总管,前通气府、精道,后通脊,上通两肩,中通两肾,下通两腿,此管乃存元气与津液之所,气之出入,由心所过,心乃出入气之道路,何能生灵机、贮记性?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盛脑们者,名曰髓海,其上之骨,名曰天灵盖。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脑气虚,脑缩小,脑气与耳窍之气不接,故耳虚聋;耳窍通脑之道路中,若有阻滞,故耳实聋,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瞳人白色,是脑汁下注,名曰脑汁入目。鼻通干脑,所闻香臭归于脑,脑受风热,脑汁从鼻流出,涕浊气臭,名曰脑漏。看小儿初生时,脑未全,囱门软,目不灵动,耳不知听,鼻不知闻,舌不言,至周岁,脑渐生,囱门渐长,耳稍知听,目稍有灵动,鼻微知香臭,舌能言一二字。至三四岁,脑髓渐满,囱门长全,耳能听,目有灵动,鼻知香臭,言语成句。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李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金正希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汪讱庵曰: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脑髓中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
试看痫症,俗名羊羔风,即是元气一时不能上转入脑髓。抽时正是活人死脑袋,活人者,腹中有气,四肢抽搐;死脑袋者,脑髓无气,耳聋、眼天吊如死。有先喊一声而后抽者,因脑先无气,胸中气不知出入,暴向外出也。正抽时,胸中有漉漉之声者,因津液在气管,脑无灵机之气,使津液吐咽,津液逗留在气管,故有此声。抽后头疼昏睡者,气虽转入于脑,尚未足也。小儿久病后元气虚抽风,大人暴得气厥,皆是脑中无气,故病人毫无知识。以此参考,岂不是灵机在脑之证据乎!

相关参考

健忘怎么用?《中医词典》h~j 健忘

证名。指记忆力减退,容易遗忘。见《济生方》卷四。亦称善忘、喜忘、多忘。因心、肾、脑髓不足所致。《医林改错·脑髓说》:“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类证治裁》卷四:“健忘者,

脑髓怎么用?《中医词典》n~o~p~q 脑髓

①脑与脊髓的合称。《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②指脑浆。《医林改错》:“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

脑髓怎么用?《中医词典》n~o~p~q 脑髓

①脑与脊髓的合称。《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②指脑浆。《医林改错》:“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

医学百科 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

今之治偏枯者多主气虚之说,而习用《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然此方用之有效有不效,更间有服之即偾事者,其故何也?盖人之肢体运动原脑髓神经为之中枢,而脑髓神经所以能司运动者,实赖脑中血管为之濡润,胸中大气为

怀胎说怎么用?《医林改错》 怀胎说

(兼记难产胎衣不下方)古人论胎在子宫,分经轮养,一月肝经养,二月胆经养,三月心经养,四月三焦养,五月脾经养,六月胃经养,六月肺经养,八月大肠养,九月肾经养。若依其论,胎至两月,自当肝经交代,胆经接班。

怀胎说怎么用?《医林改错》 怀胎说

(兼记难产胎衣不下方)古人论胎在子宫,分经轮养,一月肝经养,二月胆经养,三月心经养,四月三焦养,五月脾经养,六月胃经养,六月肺经养,八月大肠养,九月肾经养。若依其论,胎至两月,自当肝经交代,胆经接班。

《医林改错》 瘟毒吐泻转筋说

上吐下泻转筋一症,古人立名曰霍乱,宋朝太医院立方,名曰局方,立藿香正气散以治之。以邪气伤正气之病,反用攻伐正气之药,岂不愧大医之名!至我朝道光元年,岁次辛巳,瘟毒流行,病吐泻转筋者数省,京都尤甚,伤人

《医林改错》 少腹逐瘀汤说

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皆能治之,效

《医林改错》 少腹逐瘀汤说

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皆能治之,效

心无血说怎么用?《医林改错》 心无血说

余友薛文煌,字朗斋,通州人,素知医,道光十年二月,因赴山东,来舍辞行,闲谈言及古人论生血之源,有言心生血、脾统血者,有言脾生血,心统血者,不知宗谁?余曰:皆不可宗。血是精汁入血府所化,心乃是出入气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