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衡 案十一.张××,男,16岁。尺桡骨骨折。

Posted 李国衡

篇首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国衡 案十一.张××,男,16岁。尺桡骨骨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国衡 案十一.张××,男,16岁。尺桡骨骨折。

初诊:1995年5月20日。运动时跌倒,右手先着地,当时右前臂感到剧烈疼痛,去某医院急诊,经X线摄片证明为右侧尺桡骨骨折,有移位,治疗十天后,因肿痛未见减轻而来我科治疗。检查:前臂肿胀,畸形明显,疼痛拒按,功能障碍。脉数,舌质红,苔薄白。诊断为尺桡骨中段双骨折(横形)。
治疗:手法复位:1.一助手抱住其身,双手握住其肘部。另一助手一手握捏住患手拇指,一手握住其余四指与手臂,(患者取仰卧位其手掌向下)。二人对抗牵引;医者先作尺桡骨之间指捏分骨理筋,而后用手指与手掌根,拼凑、挤按断端,促使复位。外敷断骨丹,用软硬夹板双层固定,绷带包扎。包扎后切桡动脉是否转动,以防包扎过紧,影响血循环。并作X线拍片复查,对位对线良好。内服续骨活血汤。两周后在助手固定下,更换外敷药,调整夹板,继续包扎,内服骨科丹。6月20日复诊时,疼痛消失,前臂无畸形,断端已无压痛。再经局部固定二周后面拆除。外用洗方。7月20日拍片复查,骨折完全愈合。
按:骨折复位后药物外敷包扎固定后,在换药时稍有不慎,又发生断端移位。故换药时间应适当延长,无异常情况,可在二周时开始换药,并在助手严格固定下进行。魏氏伤科常言:“治骨必先理筋”,尤其是前臂骨折,局部肿硬,骨间肌皱折,应用手法推、捏,使肿胀放松,骨间肌松开,而后正骨复位,易取得良好效果。

相关参考

李国衡 案十四.王××,男,37岁。内踝骨折。

初诊:1991年1月28日。左踝扭伤疼痛二天,外地医院治疗,肿痛不减。检查:左足内踝肿胀明显,局部压痛关节活动限制。脉弦数,舌红,苔薄。X线摄片示:左内踝骨折,有移位。治疗:手法复位及固定:助手一人握

李国衡 案十三.潘××,男,67岁。髌骨骨折。

初诊:1991年3月7日。主诉:于3天前晚上楼时跌伤,左膝着地,立即出现左膝肿胀疼痛,急诊拍片亦左膝髌骨下端粉碎骨折,石膏托固定收入病房,并决定作手术治疗。后因患者曾作过肾结石手术,对手术有顾虚,要求

李国衡 案十六.嵇××,男,13岁。庶骨骨折。

初诊:1993年8月26日。患者2小时前右足背被重物压伤,肿胀疼痛无法行走。检查:右足肿胀畸形,按之有显着骨擦音。脉细数,苔薄白。X线摄片右足第二、三、四、五跖骨骨折,远端轻度向外移位。治疗:手法复位

李国衡 案十五.桑××,男,44岁。跟骨骨折。

初诊:1991年6月21日。患者二天前搬重物时不慎从楼梯上跌下,右足疼痛不能行走,以后足跟肿痛加剧。检查:跟部肿胀畸形,有瘀斑出现,压痛明显,踝关节亦有肿胀。X线摄片示:右跟骨体部斜形骨折。治疗:手法

李国衡 案十七.顾××,男,49岁。外伤性高位截瘫。

初诊:1994年6月1日。主诉今年4月11日车祸颈部受伤,当即四肢活动丧失,经外院摄片检查:颈椎5骨折脱位,四肢不完全性截瘫,而收入病房。原拟手术减压内固定,因患者近日腰骶部Ⅲ度褥疮发热而停止,请中医

李国衡 案十.钱××,女,61岁。肱骨中段骨折

初诊:1992年3月19日。患者于四小时前跌伤,左上臂受到侧向外方,即觉麻木,不能动弹,即来我院。检查:左上臂肿胀,畸形明显,神色紧张,运动障碍,摸诊时有明显骨擦音。脉数,苔薄。X线摄片示左肱骨中1/

李国衡 案八.赵××,男,35岁。肋骨骨折

初诊:1991年2月4日。患者3小时前发生从2米高处横倒跌下,左胸肋抡于一根木棒上,随即不能动弹,左胸部疼痛,呼吸困难,来院急诊。检查:左下肋约第十一、十二腋后线处压痛,有骨擦音。胸廓挤压试验(+),

李国衡 案七.刘××,男,68岁。腰椎横突骨折

初诊:1991年9月2日。患者二小时前从楼梯滑下,腰部跌伤疼痛,活动限制。检查:腰部活动明显受限,两侧骶棘肌痉挛,右侧腰部压痛明显,脊柱无压痛。脉弦,舌淡,苔薄。X线拍片显示右侧腰椎2~3横突骨折。治

李国衡 案四.陈××,男,43岁。右胫腓骨骨折。

初诊:1994年4月26日。主诉,右小腿外伤后一月余,外院作石膏固定,一周后来我院门诊,X线拍片复查显示对位对线不佳收治入院,作手术内固定。一月后来伤科门诊。检查:手术切口愈合可,右下肢纵向叩击痛,X

李国衡 案二.朱××,女,84岁。股骨颈陈旧骨折。

初诊:1996年3月16日。主诉:一年前外出跌伤,左侧臀部着地,曾在本院急诊,拍片显示左股骨颈囊内骨折。因患者原有中风后遗症,左侧偏瘫,只能作牵引治疗,以后又因不适而自行拆除。现感酸痛,阴雨天更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