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 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Posted 《脉经》

篇首语:人们常说,常识是两点之间最短的直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脉经》 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脉经》 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刺之;在下脘,则散而去。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髀痛。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热即能食。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b]诊得胃脉,病形何如?[/b]
曰:胃实则胀,虚则泄。病先发于胃,胀满;五日之肾,少腹腰脊痛,胫;三日之膀胱,背膂筋痛,小便闭;五日上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灵枢》云:上之心)。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六日一作三日)
脉浮而芤,浮则为阳,芤则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趺阳脉浮者,胃气虚也。
趺阳脉浮大者,此胃家微,虚烦,圊必日再行。
芤而有胃气者,脉浮之大而软,微按之芤,故知芤而有胃气也。
趺阳脉数者,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
趺阳脉涩者,胃中有寒,水谷不化。
趺阳脉粗粗而浮者,其病难治。趺阳脉浮迟者,故久病。
趺阳脉虚则遗溺,实则失气。
动作头痛重,热气朝者,属胃。厥气客于胃,则梦饮食。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菟,下入膝膑中,下循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动则病凄凄然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动,欲独闭户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厥。是主血(血一作胃)所生病者,狂,疟(一作螈),温,淫汗出,鼽衄,口,唇紧,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痛,循膺、乳、街、股、伏菟、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盛者,则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相关参考

《脉经》 病不可下证第六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坚。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

《脉经》 平血痹虚劳脉证第六

[b]问曰:血痹从何得之?[/b]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形如风状,(巢原云其状如被微风所吹)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脉经》 平咽中如有炙腐喜悲热入血室腹满证第六

妇人咽中如有炙腐状,半夏浓朴汤主之。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甘草小麦汤主之。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其人谵语,此为热入血室。当

《脉经》 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脾气盛,则梦歌乐,体重,手足不举。厥气客于脾,则梦丘陵大泽,坏屋风雨。病在脾,日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

《脉经》 平小儿杂病证第九

小儿脉,呼吸八至者平,九至者伤,十至者困。诊小儿脉,多雀斗,要以三部脉为主。若紧为风痫,沉者乳不消,弦急者客忤气。小儿是其日数应变蒸之时,身热而脉乱,汗不出,不欲食,食辄吐者,脉乱无苦也。小儿脉沉而数

《脉经》 平小儿杂病证第九

小儿脉,呼吸八至者平,九至者伤,十至者困。诊小儿脉,多雀斗,要以三部脉为主。若紧为风痫,沉者乳不消,弦急者客忤气。小儿是其日数应变蒸之时,身热而脉乱,汗不出,不欲食,食辄吐者,脉乱无苦也。小儿脉沉而数

《脉经》 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气虚,则梦见园苑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肝气盛,则梦怒。厥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病在肝,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病先发于肝者,头目眩,胁痛支满;一日之脾,闭塞不通,

《脉经》 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

肺气虚,则鼻息利,少气;实,则喘喝,胸凭仰息。肺气虚,则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厥气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器奇物。病在肺,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病先发

《脉经》 膀胱足太阳经病证第十

膀胱病者,少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则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足小指外侧反胫踝后皆热。若脉陷者,取委中。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病先发于膀胱者,背(月吕)筋痛,小便闭。五日之肾,少腹、腰脊痛,胫。

《脉经》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小肠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复耳前热。若寒甚,独肩上热,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