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 病不可吐证第四

Posted 《脉经》

篇首语: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脉经》 病不可吐证第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脉经》 病不可吐证第四

太阳病,当恶寒而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而数,此医吐之过也。
若得病一日、二日吐之,腹中饥,口不能食。三日、四日吐之,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此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太阳病,吐之者,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少阴病,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此胸中实,不可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当温之。
诸四逆厥者,不可吐之,虚家亦然。

相关参考

《脉经》 病不可发汗证第一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其汗。脉浮而紧,法当身体疼痛,当以汗解。假令尺中脉迟者,不可发其汗。[b]何以知然?[/b]此为荣气不足,血微少故也。少阴病,脉微(一作濡而微弱)。不可发其汗,无阳故

《脉经》 病不可下证第六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坚。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

《脉经》 病不可灸证第十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当以汗解,而反灸之,邪无从去,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当重而痹,此为火逆。若欲自解,当先烦,烦

《脉经》 病不可水证第十四

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阳明病,潮热,微坚,可与承气汤。不坚,勿与之。若不大便六、

《脉经》 病不可刺证第十二

大怒无刺(大,一作新),已刺无怒(已,一作新)。新内无刺,已刺无内。大劳无刺(大,一作新),已刺无劳。大醉无刺,已刺无醉。大饱无刺,已刺无饱。大饥无刺,已刺无饥。大渴无刺,已刺无渴。无刺大惊,无刺之热

《脉经》 病不可火证第十六

太阳中风,以火劫发其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而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

《脉经》 平霍乱转筋脉证第四

[b]问曰:病有霍乱者何?[/b]师曰:呕吐而利,此为霍乱。[b]问曰:病者发热,头痛,身体疼,恶寒,而复吐利,当属何病?[/b]师曰:当为霍乱。霍乱吐利止,而复发热也。伤寒,其脉微涩,本是霍乱,今是

《脉经》 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

春三月木王,肝脉治,当先至,心脉次之,肺脉次之,肾脉次之。此为四时王相顺脉也。到六月土王,脾脉当先至而反不至,反得肾脉,此为肾反脾也,七十日死。[b]何谓肾反脾?[/b]夏,火王,心脉当先至,肺脉次之

《脉经》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小肠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复耳前热。若寒甚,独肩上热,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

《脉经》 病发汗以后证第三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复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证不罢,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者,可小发其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大彻,不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