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h~j 蒋维乔(1873-1958年)

Posted 《中医词典》h~j

篇首语:与其积攒满箱子的金银,不如积攒满肚子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词典》h~j 蒋维乔(1873-1958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词典》h~j 蒋维乔(1873-1958年)

清末至民国时期气功学家。字竹庄。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廪生。肄业于南菁书院,与丁福保、曹颖甫等同学。曾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光华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诚明文学院院长等职。1949年后,任上海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早年因体弱多病,患肺结核咯血证,经气功锻炼而愈,因此潜心研究以呼吸疗法以防治疾病,创用静坐法气功保健强身获得效果。着有《因是子静坐法正续编》、《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中国的习静养生法》、《废止朝食论》等。

相关参考

蒋维乔 精神的集中

静坐时把一切事物放下,拿全副精神集中在小腹部(即脐下约一寸三分的部位,称“丹田”)。如果胡思乱想的妄念出现,就应该把一切念头完全放下。这样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妄念自然会逐渐减少,以达到无念的境界。这是

蒋维乔 身体的姿势

两脚:少年筋骨柔软,可用“双盘膝”,即把左脚小腿架在右股上面,使左脚掌和右股略齐。再把右脚小腿牵上,架在左股上面。这时两脚掌向上,两股交叉,类似三角形。其次是“单盘膝”,坐时把左脚小腿架在右股上面,右

蒋维乔 静坐的时间

1.静坐之功候到极深处,行、住、坐、卧随时可以练功。然初习时不可不规定时间,以早晨起床及晚间就寝前各坐一次为宜,每日至少有一次静坐;2.每次静坐之时间,愈长愈妙,然不必有意求长,当听其自然,每次能静坐

蒋维乔 呼吸的练习方法

1.呼吸气息的出入,应该极轻极细,连自己的耳朵也听不见气息出入的声音;2.气息应该慢慢地加长,叫它达到小腹。但要纯乎自然,不可用力,耐心练习,久后就能够达到;3.初练呼吸的人,往往觉得胸中气闷,这是由

蒋维乔 静坐前后的注意点

(1)备静室一间,或即卧室,开窗关户,不使他人侵扰;(2)制软厚之褥或垫,备久坐之用;(3)入坐前解衣宽带,使筋肉不受拘束;(4)平直其身,脊骨不曲,端正就坐;(5)静坐毕,宜徐徐张眼及舒放手足。

蒋维乔 静坐宜知“忘字诀”

蒋氏谓:“静坐之宜得自然,最为紧要,余不惮反复言之。欲得自然,而莫妙于忘字诀。如为求愈病而静坐,而坐时须忘却愈病之一念;为增进健康而静坐,而坐时须忘却增进健康之一念。心与境忘一切俱空方合。盖静坐之效,

蒋维乔 通“三关”及通奇经八脉法

练功日久,可觉丹田发热,有时沸烫,及脐下腹部有微动,也有剧烈震动,渐渐地自然可得到通三关(尾闾、夹脊关、玉枕关)的功效。练功至相当程度时(约三个月)一股热气即冲出尾闾(臀后脊骨下端尽处),后随即到夹脊

学术观点怎么用?蒋维乔 学术观点

在学术思想上蒋氏主张以科学方法说明静坐原理,革除历代阴阳五行、铅汞坎离等旧说,在中国气功史上卓有建树。尤为可贵的是其求实精神。他曾坦率地说:“我从前所写的静坐法,未曾提及外功是一个缺点。我练习太极拳2

《中医词典》x~y 《因是子静坐法》

气功著作。蒋维乔着于1914年。书中通过作者本人的实践具体地介绍了气功疗法的理论、方法和体会,后附问答选录。1914年由商务印书馆铅印出版。此后1915、1917、1918、1920、1923、192

《中医词典》h~j 何琏(1726-1780年)

清代医家。字心逸,号漱万。江苏吴县人。精于医理,生平欠详。尝着《趋庭杂纪》,刊于《吴医汇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