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 治黄胆灸刺法

Posted 《圣济总录》

篇首语: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圣济总录》 治黄胆灸刺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圣济总录》 治黄胆灸刺法

寅门穴,从鼻头直入发际,度取通绳分为三断,绳取一分入发际,当绳头针是穴。治马黄黄胆等病。
上龈里穴,正当人中及唇,针三 ,治马黄黄胆等病。
上 穴,入口里边,在上缝赤白脉是,针三 ,治马黄黄胆四时等病。
舌下穴,挟舌两边针,治黄胆等病。
唇里穴,正当承浆里边,逼齿龈,针三 ,治马黄黄胆寒暑温疫等病。
颞 穴,在眉眼尾中间,上下有来去络脉是,针灸之,治四时伤暑伤寒所苦,疸气温病等,挟人中穴,火针,治马黄黄胆通身并黄,语音已不转者。
挟承浆穴,去承浆两边各一寸,治马黄急疫等病。
巨阙穴,在心下一寸,灸七壮,冶马黄黄胆急疫等病。
上脘穴,在心下二寸,灸七壮,治马黄黄胆等病。
风府穴,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去上骨一寸,针之,治头中百病,马黄黄胆等病。
热府穴,在第二节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治马黄黄胆等病。
肺俞穴,从大椎数第三椎,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灸主黄胆,通治百毒病。
脚后跟穴,在白肉后际,针灸随便,治马黄黄胆寒暑诸毒等病。
耳中穴,在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黄胆寒暑疫毒等病。
手太阳穴,手小指端,灸随年壮,治黄胆,擘石子头穴,还取病患手自捉擘,从腕中大渊纹,向上一夫,接白肉际,灸七壮,治马黄黄胆等病。
钱孔穴,度乳至脐中屈,肋头骨是,灸百壮,治黄胆。
太冲穴,针灸随便,治马黄温疫等病。
鱼际二穴,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各灸三壮,主热病恶寒舌上黄,头痛汗不出,又灸黄胆法,在脐两旁各一寸半,各灸五壮,出普济针灸经。

相关参考

《圣济总录》 治痹灸刺法

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取三阴之经补之。风痹者,厥气上攻腹,取阳之络,视主病者,泻阳补阴经也。痹,会阴及太渊消泺照海主之。骨痹烦满,商丘主之。足下热,胫疼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足大趾搏

《圣济总录》 治疟疾灸刺法

足太阳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难已,刺隙中出血,足少阳疟,令人身体解,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刺足少阳,足阳明疟,令人先寒,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

《圣济总录》 治目疾灸刺法

目中痛,不能视,上星主之,先取,后取天牖风池,青盲远视不明,承先主之。目瞑,远视,目窗主之。目赤痛,天柱主之。目眩无所见,偏头痛,引目外而急,颔厌主之。目远视不明,恶风目泪出,憎寒头痛,目眩瞢,内赤痛

《圣济总录》 治口齿灸刺法

劳宫穴,一名五里,在掌中动脉,灸三壮,主口中腥臭,甲乙经云∶手心主脉之所流也。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舌缓涎下,烦闷,取足少阴。重舌,刺舌柱以针。上齿龋肿,目窗主之。上齿龋痛恶寒,正

《圣济总录》 治心腹灸刺法

心痛短气,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春当刺中冲,夏刺劳宫,季夏刺大陵,皆补之,秋刺间使,冬刺曲泽,皆泻之,(此是手心主包络经也)又当灸巨阙,五十壮,背第五椎,百

《圣济总录》 治胀满灸刺法

胀满雷鸣,灸大肠俞百壮,三报。胀满气聚寒冷,灸胃脘百壮,三报。胀满绕脐结痛坚,不能食,灸中守百壮,穴在脐上一寸,一名水分。胀满瘕聚,滞下痛冷,灸气海百壮。胀满气如水肿状,小腹坚如石,灸膀胱募百壮,穴在

《圣济总录》 治耳疾灸刺法

听会二穴,在耳前陷中,张口得之,动脉应手,各灸五壮,主耳聋无所闻,甲乙经云∶手少阳脉气所发也。下关二穴,主耳,甲乙经云∶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空下廉合口有穴,张口而闭,足阳明少阳之会,各灸三壮,炷以小

《圣济总录》 治泄痢灸刺法

泄痢不禁,食不化,小腹痛者,灸丹田,穴在脐下二寸,日灸七壮至百壮止。泄痢食不消,不作肌肤,灸脾俞,随年壮。泄注五痢,大便脓血重下腹痛,灸小肠俞百壮,泄痢久下失气劳冷,灸下腰百壮,三报,穴在八魁正中央脊

《圣济总录》 治风癫灸刺法

论曰黄帝问曰∶人生而病癫疾者,安所得之,岐伯对曰∶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也,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病癫初

《圣济总录》 治风狂灸刺法

先以针五枚纳头髻中,以器盛水,新布覆之,横大口于上,乃矜庄呼视其人,其人必欲起走,慎勿听,因取水一喷之,一呵视,三次乃热,拭去水,指弹额上近发际,问欲愈乎,其人必不肯答,如此二七弹乃答,因仗针刺鼻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