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改错》 口眼歪斜辨

Posted 《医林改错》

篇首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林改错》 口眼歪斜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林改错》 口眼歪斜辨

或曰:半身不遂,既然无风,如何口眼歪斜?余曰:古人立歪斜之名,总是临症不细心审查之故。口眼歪斜,并非歪斜,因受病之半脸无气,无气则半脸缩小,一眼无气力,不能圆睁,小眼角下抽;口半边无气力,不能开,嘴角上抽,上下相凑,乍看似歪斜,其实并非左右之歪斜,尝治此症,凡病左半身不遂者,歪斜多半在右;病右半身不遂者,歪斜多半在左。此理令人不解,又无书籍可考。何者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互之义?余亦不敢为定论,以待高明细心审查再补。又曰,口眼歪斜,尽属半脸无气乎?余曰:前论指兼半身不遂而言,若壮盛人,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邪,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经络为风邪阻滞,气必不上达,气不上达头面,亦能病口眼歪斜。用通经络散风之剂,一药而愈,又非治半身不遂方之所能力也。

相关参考

《医林改错》 半身不遂辨

或曰:半身不遂,古人风火湿痰之论,诸家层次议驳,有证据可凭乎?余曰:即以仲景《伤寒论》中风篇云,中风则令人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干呕自汗。《金匮要略》论伤风,则令人鼻塞喷嚏、咳嗽声重、鼻流清涕。中风本门

《医林改错》 辨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或曰:小便频数、遗尿、不禁,有火有应,有分别乎?余曰:有溺尿时玉茎内疼痛,尿一点一滴而出,兼之色红,乃是火症;若高年人,或虚弱人,尿长而痛,其色清白,乃属气虚。溺孔开张,尿流而不知,名曰遗尿;不禁者,

《医林改错》 辨大便干燥非风火

或曰:患半身不遂,兼大便干燥,古人名曰风燥,言其病有风有火,有是理乎?余曰:若是风火,用散风情火、润燥攻下药,大便一行。风散火清,自当不燥。尝见治此症者,误用下药,下后干燥更甚。总不思平素出大恭时,并

《医林改错》 辨口角流涎非痰饮

或曰:口角所流,非痰饮乎?余曰:尝治此症,见所流尽是清水,并非稠痰,明明气虚不固津液,不明此理。试看小儿气不足时,流涎者十有八九;高年人气衰时,流涎者十有二三。再以他症互相参考,流涎者属气虚无疑。

《医林改错》 辨语言蹇涩非痰人

或曰:说话不真,古名语言蹇涩,前人论舌之本有痰有火,此理想来不错?余曰:非痰火也,舌中原有两管,内通脑气,即气管也,以容气之往来,使舌动转能言,今半身无气,已不能动,舌亦半边无气,亦不能全动,故说话不

医学百科 李振华分型论治中风轻证(下)

气虚血瘀症状:头昏,突然口眼歪斜,舌体不正,肢体麻木无力,倦怠乏力,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涩。治以益气活血,透窍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补阳还五汤方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方中重用黄

《医林改错》 医林改错脏腑记叙

古人曰:既不能为良相,愿为良医。以良医易而良相难。余曰:不然。治国良相,世代皆有;着书良医,无一全人。其所以无全人者,因前人创着医书,脏腑错误;后人遵行立论,病本先失,病本既失,纵有绣虎雕龙之笔,裁云

口眼歪斜怎么用?《中医词典》k~l~m 口眼歪斜

病证名。亦作口眼?斜。《景岳全书·杂证谟》:“口眼歪斜者,足阳明及肝胆经病。”详见口眼?斜条。

口眼歪斜怎么用?《中医词典》k~l~m 口眼歪斜

病证名。亦作口眼?斜。《景岳全书·杂证谟》:“口眼歪斜者,足阳明及肝胆经病。”详见口眼?斜条。

口眼歪斜怎么用?《串雅内外编》 口眼歪斜

巴豆三粒,麝香三分,共研,将热水二钟,药藏钟底,放手心。右斜放左手心,左斜放右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