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阴阳气(二)

Posted 《景岳全书》

篇首语: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景岳全书》 阴阳气(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景岳全书》 阴阳气(二)

《至真要大论》帝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曰∶两阴交尽也,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
《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 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
《太阴阳明论》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详脾胃门)《终始篇》曰∶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痹论》岐伯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阴阳别论》曰∶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寒热病篇》曰∶足太阳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 。阳气盛则 目,阴气盛则瞑目。
《口问篇》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大惑论》曰∶夫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方盛衰论》曰∶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帝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

相关参考

热阵怎么用?《景岳全书》 热阵

[b]四味回阳饮:[/b]治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人参(一、二两)制附子(二、三钱)炙甘草(一、二钱)炮干姜(二、三钱)水二钟,武火煎七、八分,温服,徐徐饮之。[b]六味回阳饮:[/b]治阴阳将脱等证

《景岳全书》 再论阴证阳证及李子建《伤寒十劝》之害(二十一)

天地间死生消长之道,惟阴阳二气尽之,而人力挽回之权,亦惟阴阳二字尽之,至于伤寒一证,则尤切于此,不可忽也。第伤寒之阴证阳证,其义有二,所谓二者,曰经有阴阳,证有阴阳也。经有阴阳,则三阳为阳证,三阴为阴

《景岳全书》 吐乳(二十九)

小儿吐乳,虽有寒热之不同,然寒者多而热者少,虚者多而实者少,总山胃弱而然。但察其形色脉证之阴阳,则虚实寒热自有可辩,热者宜加微清,寒者必须温补。乳子之药,不必多用,但择其要者二、三、四味,可尽其妙,如

《景岳全书》 十问篇(九)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辩,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上十问者,乃延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也。明此十问,则六变具存,而万病形情俱

面病怎么用?《景岳全书》 面病

[b]经义[/b]《邪气脏腑病形篇》帝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怠,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

《景岳全书》 阴阳死证(三)

《四气调神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

《景岳全书》 阳气脱陷(十八)

立斋曰∶疮疡阳气脱陷,或因克伐之剂,或因脓血大泄,或因吐泻之后,或因误以入房。大凡溃后劳后,元气亏损,或梦遗精脱,或脉数便血,或外邪乘虚而入,以致发热头痛,小便淋涩,或目赤烦喘,气短头晕,体倦热渴,意

《景岳全书》 保天吟(三十四)

一气先天名太极,太极生生是为易。易中造化分阴阳,分出阴阳运不息。刚柔相荡立干坤,剥复群生植,禀得先天成后天,气血原来是真的。阴阳气固可长生,龙虎飞腾失家宅。造化钟人果几多?谁道些须亦当惜。顾惜天真有两

《景岳全书》 阴阳证变(四十一)

太监刘关,患发背,肿痛色紫,诊其脉息沉数。陈良甫云∶脉细发热而痛者,发于阳也。且疮疡赤甚则紫,即火极似水也。询之,尝服丹石药半载,乃积温成热所致。遂以内疏黄连汤再服,稍平。更用排脓消毒药乃猪蹄汤、太乙

《景岳全书》 脉候(二)

浮数之脉,应发热,其不发热而反恶寒者,若有痛处,痈疽之谓也。洪大之脉,其主血实,积热疮肿。凡洪大者,痈疽之病进也。脓未成者,宜下之。脓溃之后,脉见洪大,则难治。若兼自利,尤有凶候。数脉主热,浮而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