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许仁则痢方七首

Posted 《外台秘要》

篇首语:遇到一些人,知道一些事,才能懂的理解与珍惜,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外台秘要》 许仁则痢方七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外台秘要》 许仁则痢方七首

许仁则云,此病有数种,有水痢,有谷痢,有血痢,有脓痢,有脓血相和痢者,有肠痢,其水痢者,本由脾气热,消谷作水,谷气不得消,便生此痢,谷痢者,由脾气冷,谷气不消相和色又水痢之候,心腹甚痛,食无妨,但食后即痢,食皆化尽,唯变作水谷无期度,多食多下,少食少下,有此伏者,宜依后黄芩等五味散服之方。
黄芩 黄连 黄柏(各五两) 黄 (四两) 龙骨(六两)
上药捣筛为散,以饮下之,初服一方寸匕,日二服,稍稍加至二三匕,服差乃止。
又谷痢之候,痢无期度,食不消化,腹痛,每过冷便发,有此疾候者,宜依后附子等五味散主之方。
附子(炮) 细辛 白术(各五两) 干姜(四两) 神曲(一升)
上药捣筛为散,以饮下之,初服一方寸匕,日再服,稍稍加至二三匕良。
又血痢之候,小腹绞痛,无期度食,不住如水,但兼血而下,有此患者。宜依后方。
犀角五味散方。
生犀角(末五两) 阿胶(炙四两) 黄柏(四两) 艾叶 干姜(各三两一作干蓝)
上药捣筛为散,以饮下之,初服一方寸匕,日再服,稍稍加至二三匕良。
又脓痢之候,腹亦刺痛,食亦不大稀,但大便兼脓,遇冷而剧,有此候者,宜依后神曲等五味散服之良。
曲末(一升) 干姜(六两) 丁香 豆蔻(各四两) 高良姜(五两)
上药捣筛为散,以饮下之,初服一方寸匕,日再服,稍稍加至二三匕良。
又脓血相和痢候,食不甚稀,每出脓血,与食相兼,腹亦小痛,有此候者,宜依后黄等五味散服之方。
黄 (六两) 赤石脂(八两) 浓朴(五两炙) 干姜 艾叶(炙各二两)
上药捣筛为散,以饮下之,初服一方寸匕,日再服,稍稍加至二三匕良。
又肠 痢候,食稀或稠,便但似脓,每便极滑,痢有常期,有如此者,宜依后豆蔻子等八味散服之方。
豆蔻子 丁香(各三两) 细辛 附子(炮) 干姜(各四两) 人参 黄 (各五两)赤石脂(六两)
上药捣筛为散,以饮下之,初服一方寸匕,日再,稍稍加至二三匕良。
又前件诸痢,患无新旧,如药疗之, 差还发,此即纵以新药止之。终存其根,本由肠胃中冷热不调,病根固结,必须汤药涤之,以泄病势,痢后更以药物补助之,有此候者,宜依后附子等六味汤以利之。后服高良姜十味散以补之方。
附子(炮) 细辛 甘草(炙) 人参(各二两) 干姜(三两) 大黄(五两)
上药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四合,去滓,分温三服,服如人行十里久,一服此汤,当得快利姜等高良姜 细辛 黄 白术 苦参(各五两) 丁香(二两) 人参 干姜(各四两) 豆蔻子(三两) 赤石脂(六两)
上药捣筛为散,以饮下之,初服一方寸匕,日再服之,稍稍加至二三匕。(并出上卷中)

相关参考

《外台秘要》 许仁则疗诸黄方七首

许仁则疗急黄病,此病始得,与前天行病不多异,五六日但加身体黄,甚者(音夷,鼻液也,下同)。泪、汗、唾、小便如柏色,眼白睛正黄,其更重状,与天行病候最重者无别。如至此困,自须依前救天行最重半夏等分十味汤

《外台秘要》 天行病方七首

(此方兼疗伤寒,为题云天行,所以入天行部)许仁则云,此病方家呼为伤寒,有二种,有阴有阳,阴伤寒者反于阳是也。阳伤寒状,表里相应,心热则口干苦,肝热则眼赤晕,脾热则谷道稍涩,肾热则耳热赤,肺热则鼻干渴,

《外台秘要》 霍乱腹痛吐痢方七首

广济疗霍乱腹痛吐痢方。取桃叶切三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三合,分温二服。(出第四卷中)范汪理中加二味汤,疗霍乱胸满腹痛吐下方。人参(三两)干姜(三两炮)甘草(三两炙)白术(三两)当归(二两)芍药(二两)

《外台秘要》 霍乱腹痛吐痢方七首

广济疗霍乱腹痛吐痢方。取桃叶切三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三合,分温二服。(出第四卷中)范汪理中加二味汤,疗霍乱胸满腹痛吐下方。人参(三两)干姜(三两炮)甘草(三两炙)白术(三两)当归(二两)芍药(二两)

《外台秘要》 冷热痢方七首

病源夫冷热利者,由肠胃虚弱,宿有寒而为客热所伤,冷热相乘,其痢乍黄乍白是也。若热抟于血,血渗肠间,则变为血痢也,而冷伏肠内抟津液,则变凝白,则成白滞,亦变赤白痢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

《外台秘要》 脓血痢方七首

病源夫春阳气在表,人运动劳役,腠理则开,血气虚者伤于风,至夏又热气乘之,血性得热则流散也,其遇大肠虚,而血渗入焉,与肠间津液相搏,积热蕴结,血化为脓,肠虚则泄,故成脓血痢也,所以夏月多苦脓血痢者,肠胃

《外台秘要》 小儿疳痢方七首

广济疗老小一切痢,久成疳方。白龙骨(六分)黄连白石脂鸡矢白(熬)胡粉(熬)茯苓阿胶(炙各四分)上七味捣筛,蜜丸,以饮汁下五丸,渐加至七丸十丸,大小增减服之。鸡矢一作鸡屎矾又疗小儿疳痢渴瘦方。取椿木根(

《外台秘要》 小儿疳痢方七首

广济疗老小一切痢,久成疳方。白龙骨(六分)黄连白石脂鸡矢白(熬)胡粉(熬)茯苓阿胶(炙各四分)上七味捣筛,蜜丸,以饮汁下五丸,渐加至七丸十丸,大小增减服之。鸡矢一作鸡屎矾又疗小儿疳痢渴瘦方。取椿木根(

《外台秘要》 许仁则淋方二首

许仁则疗小便淋涩方,此病有数种,有石淋,有热淋,有气淋,气淋者,气壅塞,小便不通,遂成气淋,此病自须依前疗水气法,石淋者,缘先服石,石气不散,壅遏生热,故成石淋热,瞿麦穗(三两)冬葵子(一升)榆白皮(

《外台秘要》 许仁则疗疟方四首

许仁则此病之候,乃有数种,亦有宿患癖,饮食失宜,因节气初交,亦生此病,亦有痰积聚,久不通散,冷热相攻,亦生此疾,亦有地居卑湿时属暑热,内有宿病,外感恶气,亦生此疾,亦有盛夏蒸热饮冷,冷热间隔秋夏气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