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论怎么用?《医学源流论》 中风论

Posted 《医学源流论》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风论怎么用?《医学源流论》 中风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风论怎么用?《医学源流论》 中风论

今之患中风偏痹等病者,百无一愈,十死其九。非其症俱不治,皆医者误之也。凡古圣定病之名,必指其实。各曰中风,则其病属风可知。既为风病,则主病之方,必以治风为本。故仲景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及唐人大小续命等方,皆多用风药,而因症增减。盖以风入经络,则内风与外风相煽,以致痰火一时壅塞,惟宜先驱其风,继清痰火,而后调其气血,则经脉可以渐通。今人一见中风等症,即用人参、熟地、附子、肉桂等纯补温热之品,将风火痰气,尽行补住,轻者变重,重者即死。或有元气未伤,而感邪浅者,亦必迁延时日,以成偏枯永废之人。此非医者误之耶!或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补正即所以驱邪,此大谬也。惟其正虚而邪凑,万当急驱其邪,以卫其正。若更补其邪气,则正气益不能支矣。即使正气全虚,不能托邪于外,亦宜于驱风药中,少加扶正之品,以助驱邪之力。从未有纯用温补者。譬之盗贼入室,定当先驱盗贼,而后固其墙垣;未有盗贼未去,而先固其墙垣者。或云∶补药托邪,犹之增家家人以御盗也。最又不然。盖服纯补这药,断无专补正不补邪之理,非若家人之专于御盗贼也,是不但不驱盗,并助盗矣。况治病之法,凡久病属虚,骤病属实。所谓虚者,谓正虚也。所谓实者,谓邪实也;中风乃急暴之症,其为实邪无疑。天下未有行动如常,忽然大虚而昏仆者,岂可不以实邪治之哉?其中或有属阴虚、阳虚,感热、感寒之别,则于治风方中,随所现之症加减之。汉唐诸法俱在,可取而观也。故凡中风之类,苟无中脏之绝症,未有不可治者。余友人患此症者,遵余治法,病一二十年而今尚无恙者甚多。惟服热补者,无一存者矣。

相关参考

《伤寒发微论》 论用大黄药

大黄虽为将军.然荡涤蕴热.推陈致新.在伤寒乃为要药.但欲用之当尔.大柴胡汤中不用.诚脱误也.王叔和云.若不加大黄.恐不名大柴胡.须是酒洗生用为有力.昔后周姚僧坦名善医.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坦曰.大黄

医学百科 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之由

脑充血证即《内经》之所谓厥证,亦即后世之误称中风证,前论已详辩之矣。而论此证者谓其猝发于一旦,似难为之预防。不知凡病之来皆预有朕兆,至脑充血证,其朕兆之发现实较他证为尤显著。且有在数月之前,或数年之前

中风论怎么用?《医贯》 中风论

中风论怎么用?《古今医彻》 中风论

窃尝怪凡病皆以所感名之.惟中风则以其象名之.遂启后人之惑也.试观夫中风者.恒于密室中.行住坐卧之顷.卒然仆倒.或痰涎上涌.昏不知人.或肢体痿废.足不任身.或手足瘫痪.身半不遂.或口眼僻.筋脉牵引.斯时

《医学衷中参西录》 59.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之由

(附∶建瓴汤)脑充血证即《内经》之所谓厥证,亦即后世之误称中风证,前论已详辩之矣。而论此证者谓其猝发于一旦,似难为之预防。不知凡病之来皆预有朕兆,至脑充血证,其朕兆之发现实较他证为尤显着。且有在数月之

中风论治怎么用?《类证治裁》 中风论治

风为百病之长,故六淫先之,以其善行数变,受之者轻为感冒,重则为伤,最重则为中,然有真中、类中,中血脉经络腑脏之辨。西北高寒风劲,真气虚者,猝为所中,是名真中,经所谓中六腑五脏之俞也。真中者,风邪在表,

中风论怎么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中风论

小儿血气柔弱.肌肉薄.若寒温失度.则肤腠开而为风邪所中.始着俞穴而行经脉.次随血气而入腑脏.从其所着.即生病焉.其入腑脏者.唯心肺二脏居膈膜之上.空隙之处.又俞穴亦在于上.故风乃易中.而有患者.其状昏

《伤寒发微论》 论中风伤寒脉

仲景以浮缓脉为中风脉.浮涩而紧.为伤寒脉.中风有汗.伤寒无汗.何也.内经云.滑者阴气有余也.涩者阳气有余也.阳气有余.则身热无汗.阴气有余.则多汗身寒.大抵阴阳欲其适平而已.阳气不足.阴往乘之.故阴有

论轻重怎么用?《中风论》 论轻重

两边齐中,左右俱不仁者最重,不能运动,不知痛痒者,名为不仁,此即仲师所谓卒病(卒病者,陡然猝发,昏不知人也)。或左或右,但中一边者稍轻,此即仲师所谓偏枯也(详《金匮》)。此二者,皆病之大经者也,若中风

序怎么用?《中风论》 序

《中风论》一书,安义熊叔陵先生着,闻向无刊本也。戊寅夏间,余从里中世医郭君秋泉借阅其家藏抄本,喜是书明于内景,不独为中风立论,即中风一症,灼有见地,全卷无一模棱语,因手录之。嗣询此书所由来,秋泉云∶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