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崔氏方一十五首

Posted 《外台秘要》

篇首语:守株待兔只能得一餐饱,主动出击方能丰衣足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外台秘要》 崔氏方一十五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外台秘要》 崔氏方一十五首

崔氏疗伤寒始得一二日方。
便可灸顶三壮,又灸大椎三壮,各加至五壮益良,用之验,大椎,平肩斜齐高硕者是也,仍不得侵项,分取之则非也,上接项骨,下肩齐在椎骨节上,是余穴尽在节下,凡灸刺不得,失之毫厘,今崔氏不定高下,是以言之。(出黄帝针灸经)又疗伤寒一日至三日,可发汗,度瘴散方。
麻黄(十分去节) 桔梗 蜀椒(汗) 细辛 白术 吴茱萸 防风(各四分) 乌头(炮)干姜 桂心(各五分)
上十味,捣筛为散,温酒服方寸匕,温覆取汗,或数服得汗即止,若得病一二日而轻者,服此药皆得汗解,若得便重者,颇不能解也,然可以二大豆许着鼻孔中,觉燥涕出,一日可三四着,必愈,兼辟天行病,忌猪肉生葱生菜桃李雀肉等。
又疗伤寒敕色恶寒,发热体疼发汗,神丹丸方。
人参(五分) 乌头(四分炮) 半夏(洗五分) 茯苓(五分) 朱砂(一分研) 附子(四分炮)
上六味,捣为末,蜜和丸如大豆,每服三丸,生姜汤下,发汗出,令体中 然,如汗未出,更以热粥投之,令汗出,若汗少不解,复如前法,若得汗足不解,当服桂枝汤,此药多毒,饮水解其热愈,周护军子期自说天行用之甚良,故记之,忌猪羊肉大酢生血等物。(删繁又疗伤寒服度瘴散而不汗出者,便作葱鼓汤方。
葱(十四茎) 豉(一升绵裹)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温暖覆取汗出,胜度瘴散也。(与前肘后方重)又疗伤寒服葱豉汤不得汗,可服葛根汤方。
葱白(十四茎) 豉(一升绵裹) 葛根(三两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为再服,温覆取汗,汗不出更服,余时用此,一服辄汗,略不再服,救数十人甚效。
又疗伤寒,前军府直吏周虎服葛根汤,再服不得汗,余更视之,甚恶寒而拘急,更思作麻黄汤以解之方。
麻黄(二两去节) 葛根(三两) 葱白(十四茎) 豉(一升绵裹)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虎再服快汗愈,其疹与周虎相似者,服之皆汗,十余人瘥。
又疗伤寒,阮何南蒸法。
薪火烧地良久,扫除去火,可以水小洒,取蚕砂,若桃叶桑柏叶诸禾糠及麦 皆可取用,易得者,牛马粪亦可用,但臭耳,桃叶欲落时,可益收取干之,以此等物着火处,令浓二三寸,布席卧上温覆,用此发汗,汗皆出,若过热当细审消息大热者可重席,汗出周身辄便止又疗伤寒三五日,疑有黄,则宜服此油方。
取生乌麻清油一盏,水半盏,以鸡子白一枚和之,熟搅令相得,作一服令尽。
又小前胡汤,疗伤寒六七日不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寒疝腹痛方。(胡治云出张仲景)前胡(八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干枣(十一枚擘)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忌羊肉饧海藻菘菜。(古今录验同,仲景方
用柴胡不用前胡今详此方治寒疝腹痛恐性凉耳合用仲景柴胡桂姜汤今崔氏用之未知其可也)又疗伤寒或始得至七八日不大便,或四五日后不大便,或下后秘塞者,承气汤方。
浓朴(炙) 大黄(各三两) 枳实(六片炙)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体强者服一升,羸者服七合,得下必效止。(范汪同)又若胃中有燥粪,令人错语,正热盛亦令人错语,若秘而错语者,宜服承气汤,通利而错语者,宜服下四味黄连除热汤,承气汤旧用芒硝,余以有毒故去之,用之数年,安稳得下良,既服汤亦应外用生姜兑,(读作锐下同)使必去燥粪,若服汤兼兑而并不得下者,可依本方加芒硝一两。
又姜兑法削生姜如小指,长二寸,盐涂之,纳下部中,立通。
又方:以猪胆灌下部,用亦立通。(张仲景伤寒论云猪胆和法醋少许灌谷道中)又前军督护刘车者,得时疾三日已汗解,因饮酒复剧,苦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卧,余思作此黄连解毒汤方。
黄连(三两) 黄芩 黄柏(各二两) 栀子(十四枚擘)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目明,再服进粥,于此渐瘥,余以疗凡大热盛烦呕呻吟错语不得眠,皆佳,传语诸人,用之亦效,此直解热毒,除酷热,不必饮酒剧者,此汤疗五日中神效。忌猪肉冷水。
又大前胡汤,疗伤寒八九日不解,心腹坚满,身体疼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方。(胡洽云出张仲景)前胡(半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 枳实(八片炙) 芍药(四两) 黄芩(三两)干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服。忌羊肉饧等物。(古今录验同,张仲景用柴胡不用前胡本云加大黄二两不加大黄恐不名大柴胡汤)又凡少阴病寒多表无热,但苦烦愦,默默而极不欲见光,有时腹痛,其脉沉细而不喜渴,经日不瘥,旧用四顺汤,余怪其热,不甚用也,若少阴病下利而体犹有热者,可服黄连龙骨汤,若已十余日而下利不止,手足彻冷,及无热候者可服增损四顺汤方。(黄连龙骨汤见第三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龙骨(二两) 黄连 干姜(各二两) 附子(中形者一枚炮去黑皮)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瘥复作,甚良,若下而腹痛,加当归二两,呕者加橘皮一两。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
又疗少阴病二十日后下不止,可服陟厘丸,浩京方。
陟厘(四两不用咸者) 当归(四两) 汉防己(三两) 黄连(三两) 紫石英(别捣末细研二两) 豉(三升) 浓朴(二两炙) 苦酒(五升)
上八味切,以二升苦酒渍防己一宿,出切炙之燥,复纳苦酒中尽止,又以三升苦酒渍豉一宿,小蒸之,研绞取汁,捣下筛诸药,以酒豉汁,和之丸如梧桐子大,冷浆水服二十丸,丸极燥,乃可服之,忌猪肉冷水。(并出第一卷中)

相关参考

《外台秘要》 子死腹中欲令出方一十五首

集验疗子死腹中方。真珠二两,酒服尽,立出。(崔氏同)又方:取灶下黄土三指撮,酒服之立出,当着儿头上。(千金崔氏文仲同)又疗胎死在腹方。取三家鸡卵各一枚,三家盐各一撮,三家水各一升,合煮,令产妇面东向饮

《外台秘要》 诸方一十五首

刘涓子肿病方。斑蝥(四十枚去足翅熬)桂心(四分)芫青(十枚去足翅熬)葛上亭长(三十枚熬)上四味捣下筛,酒服半钱匕,日一,忌生葱。又疗方。斑蝥(四十枚去足翅熬)地胆(三十枚去首足翅熬)蜥蜴(三枚炙)上三

《外台秘要》 面方一十五首

刘涓子疗面麝香膏方。麝香(三分)附子(一两炮)当归芎细辛杜蘅白芷芍药(各四分)上八味切,以腊月猪膏一升半,煎三上三下,去滓,下香膏,以敷上,日三瘥。肘后疗年少气盛,面生方。冬瓜子冬葵子柏子仁茯苓(各等

《外台秘要》 疡风方一十五首

广济疗疡风方。石硫黄(三两研)雄黄(一两研)砂附子(生用各二两)上四味捣筛为散。以苦酒和如泥涂疡处。干即更涂。以瘥为度。(出第五卷中)集验疗疡方。苦酒于瓦瓯底磨硫黄。令如泥。又取附子截一头。又磨硫黄上

《外台秘要》 胞转方一十五首

病源胞转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名为胞转。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外饱胞肘后疗猝小便不通,及胞转方。取鸡子中黄一枚服之,不过三服佳。(备急同)又方:水上浮萍曝干末服之,小便不通利,水胀流

《外台秘要》 断酒方一十五首

千金断酒方。酒七升着瓶中,熟朱砂半两着酒中,急塞瓶口,安猪圈中,任猪喙动,经七日取尽饮之,永断。又方:腊月鼠头灰柳花等分,黄昏时酒服一杯。又方:正月一日酒五升淋碓头,捣一下,取饮。又方:故毡中耳子七枚

《外台秘要》 下乳汁方一十五首

广济疗妇人乳无汁方。以母猪蹄四枚,治如食法,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蹄。土瓜根通草漏芦各三两,以汁煮,取六升,去滓,纳葱白豉如常法,着少米煮作稀葱豉粥食之,食了或身体微微热,有少许汗佳,乳未下,更三两剂

《外台秘要》 干湿癣方一十五首

病源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若其风毒瓦斯多,湿气少,故风沉入深,故无汁为干癣,其中生虫。又湿癣者,亦有匡郭,如虫行侵淫赤湿,痒搔之,多汁

《外台秘要》 杂疗香港脚方一十五首

千金防风汤,疗肢体虚风,微经内发热,肢节不随,恍惚狂言,来去无时,不自觉悟,南方支法存所用多得力,温和不损人,为胜于续命越婢风引等汤,罗广州一门南州人士常用,亦防风(三两)麻黄(三两去节)秦艽(三两)

《外台秘要》 逆产方一十二首

短剧疗逆产方。盐涂儿足底,又可急搔爪之,并以盐摩产妇腹上,即愈。(崔氏千金集验同)又方:盐和粉涂儿两足下,即顺矣。(千金崔氏同)又方:又弹丸二枚,捣末三指撮,温酒服。(集验千金崔氏同并出第七卷中)集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