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z~其他 《诊宗三昧》

Posted 《中医词典》z~其他

篇首语: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词典》z~其他 《诊宗三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词典》z~其他 《诊宗三昧》


脉学著作。全称《石顽老人诊宗三昧》。一卷,共十二篇。清·张珞着,张登编纂,书成于1689年。前篇阐明撰着此书宗旨,并批判前人的某些脉学著作,提出“入门宗脉不慎,未免流入异端”,力陈“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故撰此书。三-六篇,叙述脉位、脉象、经络;第七篇师传三十二则,详述浮、沉、迟、数等32种脉象;第八篇口问十二则,列叙古今辨证论脉之异同;第九-十二篇为逆顺、异脉、妇女及婴儿诸脉等。全书分析脉学理论比较全面深入,在医学界确实具有较大的影响。但书中也有部分芜杂的内容,如论述清脉、浊脉时,未完全脱出太素脉之臆说。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相关参考

《中医词典》z~其他 《脉诀启悟注释》

脉学著作。简称《脉诀启悟》。一卷,原题清·徐灵胎撰。本书首论诊法,次分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8脉,各辨其形象、主病、寸关尺、虚实、兼脉、兼象等。每脉均列“诊宗脉学”(盖摘录《诊宗三昧》之

《中医词典》z~其他 《伤寒大成》

伤寒丛书。指清·张璐父子所撰的五种伤寒(或与伤寒有关的)论着,包括:《伤寒缵论》、《伤寒绪论》、《诊宗三昧》(以上系张璐撰),《伤寒舌鉴》(张登撰)、《伤寒兼证析义》(张倬撰)。详见各条。现存多种康熙

《中医词典》z~其他 《脉义简摩》

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八卷。清·周学海撰于1892年。作者阐述脉理,主张由博返约,执简驭繁。但又嫌《濒湖脉学》过于简略,于脉理无所发明,遂参阅《脉经》、《珍家枢要》、《诊宗三昧》等有

《诊宗三昧》 口问十二则

序怎么用?《诊宗三昧》 序

夫人身犹天地也.天地失和.则宇宙为殃.人身失和.则四体为病.所以主之者.在天地惟君.人身惟心.故心为君主.君失其治.则宇宙灾困.心失其养.则四体疾.其弭灾困.惟相之调和燮理.治疾.亦惟医之调和燮理.故

经络怎么用?《诊宗三昧》 经络

或问奇经诸脉.何以异于十二经.而以奇字目之.答曰.夫十二经者.经脉之常度也.其源各从脏腑而发.虽有枝别.其实一气贯通.曾无间断.其经皆直行上下.故谓之经.十五络者.经脉之联属也.其端各从经脉而发.头绪

医学怎么用?《诊宗三昧》 医学

或问医药之书.汗牛充栋.当以何者为先.答曰.医林著作日繁.葛藤益甚.而识见愈卑.总皆窃取狐涎.搜罗剩语.从无片言发自己灵者.吾故曰.教外别传.不欲汝等堕诸坑堑也.近来留心斯道者.纷如泥沙.求其具夙根者

《诊宗三昧》 师传三十二则

或问诊切之法.何者为宗.答曰.诊切之法.心空为宗.得其旨.言下可了.不得其旨.虽遍读五车.转增障碍.只如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是盲者过.非日月咎.客云.若尔则古人历陈某脉某病.凿凿诸例.将有适于

《诊宗三昧》 问冲阳太溪脉

问冲阳太溪.皆足之动脉.每见时师求之于垂毙之时.验乎不验乎.答曰.是即仲景趺阳少阴也.尝闻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未尝决之于二处也.或谓以此本属胃与肾脉.虽变其名.仍当气口尺中诊之.脉法以寸口趺阳少阴三者

《诊宗三昧》 问人迎气口脉

门人问曰.人迎主表.气口主里.东垣内外伤辨.言之详矣.而盛启东又以新病之死生.系乎右手之关脉.宿病之死生.主乎左手之关尺.斯意某所未达.愿闻其义云何.答云.病有新久.证有逆顺.新病谷气犹存.胃脉自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