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易读》 木通百五十四

Posted 《本草易读》

篇首语: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人们增长才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本草易读》 木通百五十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草易读》 木通百五十四


古名通草。古方所用,即今之木通;而俗间所谓甘,淡,无毒。入心、肝、膀胱诸经。利水通淋,止渴退热,安心除烦,通经下乳。耳聋鼻塞之滞,喉痹咽肿之疾。通草治同。
生石城山谷及阳城。正二月采干。泽、潞、汉中、江淮、湖南亦有之。藤生,蔓大如指,其茎干大者径三寸。一枝五叶,颇类石苇,又似芍药,三叶相对。夏秋紫花,亦有白花者。结实如木瓜,食之甘美。
[b]导赤散[/b] 木通 生地 炙草 竹叶治心热尿赤。(诸方第一。)

相关参考

《本草易读》 芒硝四百五十四

[b]乃皮硝炼成者。石苇为使,恶三棱。煎炼成棱者,曰马牙硝。[/b]辛,苦,咸,寒,无毒。入手少阴心、足太阳膀胱经。利二便而破五淋,退壅热而除留血,化积聚而坠痰结,通经脉而下胎孕。平瘰而明目,息黄胆而

《本草易读》 阳痿部三十七

男子阳虚(角霜四百零三,验方三。)阳痿腰膝冷(羊藿十四,验方二。)阳事不起(蛇床四十八,验方一。)阳事不起(五味一百五十八,验方七。)阳事不起(覆盆一百五十九,验方一。)

《本草易读》 头部五十五

太阳头痛(羌活三十四,验方八。)少阳头痛(黄芩二十八,验方十三。)头痛欲破(当归四十六,验方七。)头痛欲死(火硝四百五十五,验方一。)风热头痛(荆芥七十三,验方一。)风热头痛(甘菊七十七,验方四。)风

《本草易读》 痰饮部十四

胸中痰饮(常山一百三十五,验方十二。)胸中痰饮(盐四百五十一,验方十五。)痰结胸中(密陀僧四百二十五,验方二。)痰呕痞满(人参第三,诸方十四。)冷痰痞满(白芥子二百二十四,验方三。)痰饮吐水(赤石脂四

《本草易读》 水蛭三百五十五

[b]锉细炒熟用之。畏锻石、食盐。[/b]咸,苦,微寒,有毒。足厥阴药也。破积血而通经,化坚症而坠胎。

《本草易读》 白蔹百五十

[b]代赭石为使,反乌头。[/b]甘,苦,辛,平,无毒。除热散结,止痛生肌。解痈疽疮肿,疗金疮折伤。治小儿惊痫,平女子阴肿。肠风痔漏之疾,面疮瘰之。生衡山山谷。二八月采根。江淮、荆、襄、怀、孟、商、齐

《本草易读》 蝉蜕三百五十八

[b]浆水煮过,晒干用,去翅足。[/b]咸,甘,寒,无毒。除风热,发痘疹,退目翳,治哑病。解小儿肺热惊痫,噤风天吊,夜啼肤痒头眩,久痢消渴。

《本草易读》 防己百五十三

[b]去皮,酒洗用。恶细辛,畏萆、女菀、卤碱,伏消石。治风宜木防己,治水宜汉防己。[/b]辛,苦而寒,无毒。足太阴、太阳经药。通行十二经。解脏腑之水气,泄经络之湿邪。除脚气之肿痛,退下焦之湿热。手足挛

《本草易读》 玄精石四百五十三

咸,寒,无毒。治上盛下虚,救阳助阴,有扶危拯逆之功。咸卤精液,流渗入土,年久结成石片,状如龟背之形,大者如杏叶,小者如鱼鳞。

《本草易读》 钩藤百五十五

甘,苦,微寒,无毒。手足厥阴药也。除心热,平肝风。治大人头旋目眩,疗小儿惊痫寒热。发斑疹而止内钓,除客忤而息胎风。出建平、秦中兴元等处。三月采。两湖两江山中皆有之。状如葡萄藤而有钩,紫色。古方多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