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病论歌括新编》 (七)化痰顺气法

Posted 《时病论歌括新编》

篇首语:春衣少年当酒歌,起舞四顾以笑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时病论歌括新编》 (七)化痰顺气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时病论歌括新编》 (七)化痰顺气法

『方歌』
化痰顺气痰气闭,痰疟痰泻食疟贵。
苓半厚朴广木香,甘草陈皮生姜配。
『药物』
茯苓、制半夏、陈皮、甘草、广木香、厚朴,加生姜。
『方解』
主治痰疟痰泻,兼治食疟等症。苓、夏、陈、甘,即局方二陈汤,为化痰之要剂。加木香、厚朴,以行其气。气行,则顺而不滞。所谓化痰须顺气,气行痰自消也。木香、厚朴,在某种意义上还有治泻之作用。

相关参考

《时病论歌括新编》 (九)痰疟

痰疟者,因夏月多食瓜果油腻,郁结成痰;或素系痰体,痰据太阴,伏而不发,一旦外感凉风,痰随风起,变成疟病。初发头痛而眩,痰气呕逆,寒热交作,脉来滑弦。治以化痰顺气法,加草果、藿香;如昏迷卒倒,宜以宣窍导

《时病论歌括新编》 (七)补气升阳法

『方歌』补气升阳疟气虚,寒热汗多倦食濡。参芪陈草归升麻,柴胡姜枣于潜术。『药物』潞党、黄芪、于术、甘草、陈皮、归身、升麻、柴胡,加生姜、大枣。『方解』主治气虚患疟,寒热汗多,倦怠食减。此东垣补中益气汤

《时病论歌括新编》 (七)补气升阳法

『方歌』补气升阳疟气虚,寒热汗多倦食濡。参芪陈草归升麻,柴胡姜枣于潜术。『药物』潞党、黄芪、于术、甘草、陈皮、归身、升麻、柴胡,加生姜、大枣。『方解』主治气虚患疟,寒热汗多,倦怠食减。此东垣补中益气汤

《时病论歌括新编》 乌药顺气散

『主治』中风遍身顽麻,骨节疼痛,步履艰难,语言蹇涩,口眼喎斜,喉中气急有痰等。『药物』乌药、橘红、麻黄、川芎、白芷、僵蚕、枳壳、桔梗、姜炭、炙草。加姜葱。『服法』煎服。

《时病论歌括新编》 (三)顺气搜风法

『方歌』顺气搜风邪中经,左右不遂身不仁。天麻紫苏菊乌药,条参瓜草桑枝陈。『药物』乌药、陈皮、天麻、紫苏、甘菊、条参、甘草、木瓜、桑枝。『方解』主治风邪中经,左右不遂,筋骨不用。此师古人顺风匀气散之法,

《时病论歌括新编》 (七)暑瘵

暑瘵者,骤然吐血衄血,头目不清,烦热口渴,咳嗽气喘。脉象浮取则洪,中取则空,沉取复有。此为盛夏相火灼金([i]相火灼金: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

《时病论歌括新编》 (七)寒疫

《金鉴》谓:"春应温而反寒,名曰寒疫([i]疫:指感受天地之疠气而成病,为流行性急性传染病之通称。[/i])。"其症初起头痛、身疼、寒热无汗或作呕逆,人迎之脉浮紧者,宜用辛温解表法治之。观此见症,与冬

《时病论歌括新编》 (七)秋燥

六气之中,燥金主气,自秋分而至立冬。盖秋燥之气,初客于表,头微痛,畏寒咳嗽,无汗鼻塞,舌苔白薄者,宜用苦温平燥法治之。若热渴有汗,咽喉作痛,是燥之凉气已化为火。宜本法内除去苏、荆、桂、芍,加玄参、牛蒡

《时病论歌括新编》 (七)瘅疟

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有所用力,腠理开泄,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四肢热。火邪上冲,胃气逆则欲呕。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也。气内藏于心,

《时病论歌括新编》 (七)痰泻

痰泻者,因痰而致泻也。昔贤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盖痰乃湿气而生,湿由脾弱而起。脾为太阳湿土,得温则健,一被寒湿所侵,即形困顿。脾困则健运失权,水谷之精微变而为痰。痰气上袭于肺,肺与大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