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极怎么用?《圣济总录》 脉极

Posted 《圣济总录》

篇首语:时间是把锋利的刀,成全过我的疯狂,也粉碎过我的梦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脉极怎么用?《圣济总录》 脉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脉极怎么用?《圣济总录》 脉极

论曰脉极之病,本于心包络中风,心主身之血脉,风邪中其经,则令脉极而生病,所谓脉极者,令人无颜色,眉发堕落,忽忽喜忘是也,然脉有虚极,有实极,有极虚寒,有极实热,皆由包络感风,邪气盛则血脉实,实则热,热则血伤心,使人好怒面赤,言语不快,血脱色干燥不泽,食饮不为肌肤,若精气夺,则血脉虚,虚则寒,寒则咳,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甚则咽肿喉痹,治法阳经脉病疗阴络,阴络脉病疗阳经,脉实宜泻,气虚宜补,当治其微,若甚则脉气空虚,颜焦发落,手心主气绝,则脉不通,不通则血不流,故色不泽而面黑如漆,是为血脉先死,则不可救矣。
治脉极虚寒,咳嗽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甚则咽肿喉痹,止痛益气,半夏汤方
半夏(汤洗去滑焙干三两) 芎 细辛(去苗叶) 附子(炮裂去皮脐) 干姜(炮)人仁(三十
上一十一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早晚食后各一。
治脉极实热,血气伤心,好生嗔怒,口唇色变,言语不快,消热气调血脉理中,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黄芩(去黑心) 栀子仁(各一两半) 赤石脂 升麻 紫菀(去苗土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 豉(炒一合) 石膏(一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竹叶五片,煎至一盏,去滓下芒硝一钱匕,分温二服,早食后日午各一。
治脉极实热,伤风损脉,为心风状,多汗面无滋润,消虚热极,止汗,麻黄汤方
麻黄(去根节) 杏仁(汤去皮尖及双仁各二两) 栀子仁 黄芩(去黑心) 防风(去叉)膏(三两)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枣三枚劈,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早晚食后各一。
治脉极实,遇风为痹,面色白不润泽,脉空虚,口唇色干,服此润色消痹止热,升麻汤方
升麻 射干 芎 人参(各一两半) 赤小豆(一合捣) 麦门冬(去心焙) 葳蕤(各二两) 生干地黄(焙三两) 甘草(一两炙锉)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竹叶五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早晚食后各一。
治脉极惊悸,补虚丸方
人参 麦门冬(去心焙) 黄 (锉炒) 甘草(切焙) 石菖蒲 防风(去叉) 远志(去心) 附子(炮裂去皮脐) 白茯苓(去黑皮) 五味子(炒) 桂(去粗皮各一两)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饮下。
治脉极惊悸,安五脏,镇心丸方
丹砂(研) 铁粉(研) 远志(去心) 人参(各半两) 茯神(去本一两) 牛黄(研) 龙脑(研各一分) 虎睛(研一只) 琥珀(研一分) 金薄(研五片) 银薄(研五片)
上一十一味,捣研极细,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煎金银汤下。
治脉极好忘,言语错乱,精神不守,肩臂痛,虚惊不定,人参散方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 牛黄(研) 铁粉(研) 麝香(研) 远志(去心) 蛇黄(烧醋淬) 羚羊角(镑) 酸枣仁(等分)
上九味,捣研为散,每服二钱匕,煎淡竹茹汤放冷调下。
治脉极虚寒,鬓发堕落,柏叶沐头丸方
生柏叶(一两) 附子(生去皮脐半两) 猪膏(五两)
上三味,将柏叶附子为末,炼猪膏和为二十丸,每用布裹一丸,内沐头汤中,洗头令发长不落。
治脉极虚寒,鬓发堕落,桑白皮沐头方
桑根白皮(锉二斤)
上一味,以水淹渍一宿,煮五六沸,去滓沐发,数数为之,佳。
治脉极虚寒,鬓发堕落方
麻子(研二升) 白桐叶(一把切)
上二味,以米泔一斗,煮五六沸,去滓沐头,则鬓发不落而长。

相关参考

脉极第四怎么用?《备急千金要方》 脉极第四

[i](论一首方一首灸法二首)[/i][b]论曰∶[/b]凡脉极者主心也。心应脉,脉与心合。心有病从脉起。又曰∶以夏遇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饮食不为肌肤,咳脱血色白不泽,其脉空虚,

《外台秘要》 脉极论一首

删繁论曰∶凡脉极者。主心也。心应脉。脉与心合。心有病从脉起。又曰∶以夏遇病为脉唇若脉为肌候也。病者。何以也。心笃癸死

血极怎么用?《中医词典》x~y 血极

又称脉极。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详脉极条。

血极怎么用?《中医词典》x~y 血极

又称脉极。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详脉极条。

《圣济总录》 《政和圣济总录》序

生者天地之大德,疾者有生之大患,方术者治疾之大法。昔者神农氏、黄帝氏独观太初,旁烛妙有。味百药以辨物,审百疾以全生。其制名,其取类,其正君臣,其立佐使,其见于太素玉册之书,雷公岐伯之问。盖皆开神明之蕴

《圣济总录》 《政和圣济总录》序

生者天地之大德,疾者有生之大患,方术者治疾之大法。昔者神农氏、黄帝氏独观太初,旁烛妙有。味百药以辨物,审百疾以全生。其制名,其取类,其正君臣,其立佐使,其见于太素玉册之书,雷公岐伯之问。盖皆开神明之蕴

《圣济总录》 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序

臣闻天地以溥生为大德,所以曲成万物而不遗。圣人赞天地之化育,故敛时五福,以敷锡于庶民。夫民之为物也,智者寡愚者众。起居失常,饮食无节,外为寒暑燥湿风以贼其形,内为喜怒思忧恐以乱其气,形气乃伤,疾所由作

《圣济总录》 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序

臣闻天地以溥生为大德,所以曲成万物而不遗。圣人赞天地之化育,故敛时五福,以敷锡于庶民。夫民之为物也,智者寡愚者众。起居失常,饮食无节,外为寒暑燥湿风以贼其形,内为喜怒思忧恐以乱其气,形气乃伤,疾所由作

《中医词典》r~s 《圣济总录》

方书。又名《政和圣济总录》。二百卷。宋徽宗时由朝廷组织人员编纂。成书于1111-1117年(政和年间)。后经金大定年间、元大德年间(名为《大德重校圣济总录》)两次重刊。内容系采辑历代医籍并征集民间验方

《圣济总录》 卷第一·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