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二怎么用?《金匮悬解》 水气二

Posted 《金匮悬解》

篇首语: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气二怎么用?《金匮悬解》 水气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气二怎么用?《金匮悬解》 水气二

[b]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b]
风水者,风郁其水也。《素问·水热穴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汗孔也。风袭皮毛,故其脉自浮。湿流关节,故骨节疼痛。病因风得,是以恶风。
皮水者,水之溢于皮肤,外与风水同处,其脉亦浮。水气泛溢,营卫郁阻,故皮肉胕肿,按之没指。不因风得,故不恶风,水胀于腹,是以如鼓。水旺土湿,是以不渴。风水、皮水,皆外在皮里,法当发汗。
正水者,水之正病于肺肾。少阴水旺,故其脉沉迟。水上连肺,气道壅遏,故外证自喘。“水热穴论”: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此水之自下而泛滥于上者。
石水者,水之凝结于肾,如石之坚。肾气实则胀,故外证腹满。上不至肺,是以不喘。
黄汗者,汗出而浴,水入汗孔,浸于经络。水旺阴盛,故其脉沉迟。水遏阳气,不得外达,故身发热。土湿胃逆,肺气不降,是以胸满,浊气上壅,故头面肿。土败不能行气于四肢,故四肢肿。久而不愈,湿郁为热,肌肉腐烂,必致痈脓也。

相关参考

水气二十怎么用?《金匮悬解》 水气二十

[b]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营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

《金匮悬解》 水气二十五

[b]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b]方在“消渴”。水在皮肤,阻遏阳气,不得四达,故四肢厥冷。蒲灰散,蒲灰、滑石,利水而泻湿也。

水气十二怎么用?《金匮悬解》 水气十二

[b]问曰:病下利后,渴而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当自愈。[/b]病下利后,阳亡土湿,木郁风动,渴而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致胕肿者,此法当病水。若内而小

《金匮悬解》 水气二十七

[b]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b]里水,越婢加术汤,主小便自利而渴者,甘草麻黄汤,主小便不利而无渴者,皆用麻黄,使里水化汗而外泄也。

《金匮悬解》 水气二十二

[b]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b]方在“湿病”。[b]腹痛者,加芍药。[/b]此段见“湿病”。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汗出当风,窍闭汗回,浸淫经络,是谓风水。风性发扬,是以

《金匮悬解》 水气二十八

[b]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肿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脉浮者,宜杏子汤。[/b]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之少阴,肾脉沉小也。浮者为风,风性发扬也。无水虚肿者,

《金匮悬解》 水气二十六

[b]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术汤主之。[/b]里水,水在脏腑之里,即正水、石水及五脏之水也。一身面目黄肿,水旺土湿,木郁为黄,缘木主五色

《金匮悬解》 水气二十三

[b]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b]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者,水胀于经络也。续自汗出,无大热者,表郁热作,热蒸于内,风泄于外,是以汗出。而泄之不透,故外无大热。越婢汤

《金匮悬解》 水气二十九

[b]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黄芪芍药桂酒汤主之。[/b]黄汗为病,身体胕肿,发热汗出而渴,状

《金匮悬解》 水气二十一

[b]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b]诸有水者,腰以下肿,是气鼓也,气鼓因于土湿而气陷,腰以上肿,是水胀也,水胀因于土虚而水逆。盖气中之水降,则水不上逆,水中之气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