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后恶热怎么用?《伤寒说意》 汗后恶热

Posted 《伤寒说意》

篇首语:只要还有什么东西不知道,就永远应当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汗后恶热怎么用?《伤寒说意》 汗后恶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汗后恶热怎么用?《伤寒说意》 汗后恶热

阳虚之人,汗则亡阳,阴虚之人,汗则亡阴。汗后恶寒者,阳亡而表虚也,不恶寒而恶热者,阴亡而里实也,宜早以调胃承气,清其里热也。(方在“阳明”)。

相关参考

汗后恶寒怎么用?《伤寒捷诀》 汗后恶寒

汗后恶寒宜芍药.脉沉发热下尤良.四肢疼痛仍兼利.厥冷须投四逆汤.伤寒汗后.则寒邪自散.不当恶寒.然汗后犹恶寒者.何也.盖阳微则恶寒.须芍药汤以收敛之.倘脉沉属里.发热恶寒者.恐内有积热.宜下之为良也.

汗后亡阳怎么用?《伤寒说意》 汗后亡阳

伤寒本当发汗,若使脉浮自汗,溺数心烦,恶寒不甚,脚挛不伸,此是阳明证,不宜发汗。自汗者,腑热外蒸,小便数者,大便必硬,心烦者,燥土上熏,寒微者,恶寒将罢,脚挛者,木燥筋缩,此宜调胃承气[i](方在“阳

《古今医统大全》 妇人恶寒候

夫恶寒之候,亦有阴阳二证。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宜解表,脉必浮数;发于阴者,宜温里,脉必沉细。又有汗后、利后恶寒及背恶寒。以上疾证,尤详着伤寒恶寒例中,可审治之。一

程门雪 自汗盗汗

徐××,女,41岁。初诊:1958年3月31日。心悸烘热,自汗盗汗,汗后恶寒,胃纳不香,脉濡苔薄。营卫不和,心神不安。拟方安虚神,和营卫。桂枝1.5g炒白芍9g炙甘草2.4g淮小麦15g辰茯神9g炙远

程门雪 自汗盗汗

徐××,女,41岁。初诊:1958年3月31日。心悸烘热,自汗盗汗,汗后恶寒,胃纳不香,脉濡苔薄。营卫不和,心神不安。拟方安虚神,和营卫。桂枝1.5g炒白芍9g炙甘草2.4g淮小麦15g辰茯神9g炙远

汗后不解怎么用?《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汗后不解

凡是表证法当汗之,根据法汗之,其病又不解。汗后不解,其证前后别无异证者,通宜凉膈散(二十三)调之,以退其热,无使热甚危极也。除此之外,远胜小柴胡汤。两感至此而已,汗后余热用益元散(五十二)、或小柴胡汤

恶寒怎么用?《证治准绳·女科》 恶寒

[b]〔大〕[/b]妇人恶寒者,亦有阴阳二证。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宜解表,脉必浮数。发于阴者宜温里,脉必沉细。又有汗后、利后恶寒,及背恶寒。以上疾证方治并载《百问》

发热恶寒怎么用?《中医词典》e~f~g 发热恶寒

证名。即发热怕冷。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为感冒、伤寒、温病等多种外感热病的常见症状。一般先见恶热,继而发热,发热后恶寒即减轻。亦有已发热而仍恶寒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

《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恶寒方论第五

论曰∶夫妇人恶寒者,亦有阴阳二证。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宜解表,脉必浮数;发于阴者宜温里,脉必沉细。又有汗后、利后恶寒及背恶寒。以上疾证,方治并载《百问》,不复繁引。

《伤寒九十论》 汗后吃逆证(四十)

张保义得汗后吃逆.或者以胃虚则哕.故吃逆也.投以干姜橘皮等汤.不下.命予治之.予曰.此证不可全作胃虚治.六脉尚躁.是余毒未解耳.投以小柴胡汤.两啜而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