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疫怎么用?《温热经纬》 论治疫

Posted 《温热经纬》

篇首语: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食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论治疫怎么用?《温热经纬》 论治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治疫怎么用?《温热经纬》 论治疫

仲景之书,原有十六卷,今世只传十卷,岂疫疹一门,亦在遗亡之数欤?以致后世立说纷纷。至河间清热解毒之论出,有高人之见,异人之识,其旨既微,其意甚远,后人未广其说,而反以为偏。《冯氏锦囊》亦云∶斑疹不可发表,此所谓大中至正之论。惜未畅明其旨,后人何所适从?又可辨疫甚析。如头痛、发热、恶寒,不可认为伤寒表证,强发其汗,徒伤表气。热不退,又不可下,徒伤胃气。斯语已得其奥妙。奈何以疫气从口鼻而入,不传于胃而传于膜原,此论似有语病。至用达原饮、三消诸承气,犹有附会表里之意。惟熊恁昭《热疫志验》,首用败毒散去其爪牙,继用桔梗汤同为舟楫之剂,治胸膈手六经邪热,以手足少阳俱下膈络胸中,三焦之气为火,同相火游行一身之表,膈与六经乃至高之分,此药浮载亦至高之剂,施于无形之中,随高下而退胸膈及六经之热,确系妙方。汪按∶败毒散似未尽妥究宜慎用。
余今采用其法,减去硝、黄,以热疫乃无形之毒,难以当其猛烈,重用石膏,直入肺胃,先捣其窝巢之害,而十二经之患自易平矣,无不屡试屡验,明者察之。

相关参考

《集验方》 治疫气伤寒,三日以后不解者方

好豉(一升绵裹)葱白(切一升)上二味,童子小便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覆取汗,神效。(《外台》卷一)

《吴医汇讲》 认疫治疫要言

疫疠之证,病家每每忌讳,医家故不明言,然口虽不必明言,心内还须认清,若认之不清,不但用药无效,而且开口便差。认疫若何?于闻见中但有两三人病情相同者,便要留心。留心若何?病有来踪去迹,怪怪奇奇,传变迟速

《中医词典》z~其他 《温热论》

温病著作。一卷。清·叶天士述,相传系叶氏门人顾景文记录整理而成。传本不一,其一传于叶氏门人华岫云,王孟英《温热经纬》中《外感温热篇》的原文即据于此;又本见于唐大烈《吴医汇讲》卷一,名为《温症论治》,内

《松峰说疫》 治疫症最宜变通论

世之重疾,无逾风、劳、臌、膈。而四者之治,总有蹊径可寻。如风症止真中、类中二条,真中殊少,治法无多,止有类中亦不过气血亏损而已。故张景岳恐人认作风治,特立非风一门。究其治法,惟大补气血而止。劳症即云难

《中医词典》t~w 《温热论》

温病著作。一卷。清·叶天士述,相传系叶氏门人顾景文记录整理而成。传本不一,其一传于叶氏门人华岫云,王孟英《温热经纬》中《外感温热篇》的原文即据于此;又本见于唐大烈《吴医汇讲》卷一,名为《温症论治》,内

医学百科 清热解毒化瘀利湿治疫疔

重剂起沉疴,能挽狂澜于顷刻,扶临危于既倒。如果剂量过小,对于急危重症,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笔者临床时遇到一位因不明物叮咬出现一侧小腿肿痛甚剧的患者,经用大剂清热解毒化瘀利湿之品治之疗效显著,故与同道

热症论治怎么用?《类证治裁》 热症论治

夏至前发为温症,夏至后发为热症。二症有因冬时伏寒,有因当时乍感,其冬月伤寒,至春夏变为温热者,邪有浅深,则发有迟速。(柯韵伯曰,凡病伤寒而成者,根实种于郁火,其人肾阳有余,好行淫欲,外伤于寒。虚阳陷入

医学百科 银屑病治疗须测汗

  测汗是由叶天士首先提出的。在《吴医汇讲·温证论治》中有「热病……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津与测汗」之语。王孟英收入《温热经纬》时据种福堂本删除多字,改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于是「测汗」之说并不

《中医词典》t~w 《瘟疫传症汇编》

瘟疫专着。二十卷。清·熊立品编次。所谓“传症”,指传染性病症。此书系《治疫全书》、《痢疟纂要》和《痘麻绀珠》三种著作的合刊本。刊于乾隆年间。《治疫全书》(六卷)系熊氏取《温疫论》详予考订,兼采喻嘉言有

《温热经纬》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章虚谷曰∶仲景论六经外感,止有风、寒、暑、湿之邪。论温病由伏气所发,而不及外感。或因书有残缺,皆未可知,后人因而穿凿附会,以大青龙、越脾等汤证治为温病,而不知其实治风寒化热之证也。其所云∶太阳病,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