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怎么用?《中医外科学》 粉刺

Posted 《中医外科学》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 粉刺怎么用?《中医外科学》 粉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粉刺怎么用?《中医外科学》 粉刺

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典型皮损能挤出白色半透明状粉汁,故称之粉刺。《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云:。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刺,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清肺饮,外敷颠倒散。”本病以皮肤散在性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伴皮脂溢出为临床特征。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多见于青春期男女。相当于西医的痤疮。
[病因病机]
素体阳热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发本病;或因过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积热,循经上熏,血随热行,上壅于胸面。若病情日久不愈,气血郁滞,经脉失畅;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化湿生痰,痰瘀互结,致使粟疹日渐扩大,或局部出现结节。累累相连。
总之,素体血热偏盛是发病的内因;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若湿热夹痰,则会使病程缠绵,病情加重。
[诊断]
好发于颜面,亦可见于胸背上部及肩胛部等处,典型皮损为毛囊性丘疹,多数呈黑头粉刺,周围色红,用手挤压,有小米或米粒样白色脂栓排出,少数呈灰白色的小丘疹,以后色红,吨部发生小脓疱,破溃后痊愈,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有轻度凹陷的疤痕。有时形成结节、脓肿、囊肿等多种形态损害,愈后留下明显疤痕,皮肤粗糙不平,伴有油性皮脂溢出。
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瘙痒,若炎症明显时,可引起疼痛或触痛。病程缠绵,往往此起彼伏,有的可迁延数年或十余年,一般到30岁左右可逐渐痊愈。
[鉴别诊断]
一、酒渣鼻好发于中年人,损害为面部中央及鼻尖弥漫性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形成鼻赘。
二、职业性痤疮常见于与矿物油接触者,可产生痤疮样皮损,损害较密集,可伴毛囊角化,除面部外,常侵犯手背、前臂、肘及膝等接触部位。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肺经风热丘疹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肺经风热,壅阻于肌肤,故丘疹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肺经风热之象。
治法:清肺散风。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
(二)湿热蕴结皮损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湿热蕴结,薰蒸肌肤,故皮损红肿疼痛,或有脓疱;湿热蕴结肠胃,故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枇杷清肺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三)痰湿凝结皮损结成囊肿;或伴有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脉滑。
辨证分析:脾失健运,化湿生痰,痰湿凝结于肌肤,故见皮损结成囊肿;中焦不运则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脉滑为痰湿凝结之象。
治法:化痰健脾渗湿。
方药:海藻玉壶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二、外治法
(一)颠倒散、鹅黄散等,茶水调搽。
(二)三黄洗剂、颠倒散洗剂、痤疮洗剂等外搽。
[预防与调摄]
1.经常用温水、硫黄肥皂洗脸,以减少油脂附着面部堵塞毛孔。
2.禁止用手挤压皮损,以免引起感染。
3.少食油腻、辛辣及糖类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结语]
粉刺相当于西医的痤疮。其特点是皮肤上散在性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伴皮脂溢出。好发于颜面、胸背,多见于青春期男女。应与酒渣鼻、职业性痤疮相鉴别。肺经风热证,治宜清肺散风,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化湿,方用枇杷清肺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痰湿凝结证,治宜化痰健脾渗湿,方用海藻玉壶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外治选用颠倒散、鹅黄散、三黄洗剂、颠倒散洗剂、痤疮洗剂等外搽。

相关参考

粉刺怎么用?《中医词典》e~f~g 粉刺

病名。亦名酒刺或肺风粉刺。指生于面部的一种皮肤疾患,实际属于痤疮之一种表现。出《外科正宗》卷四。该病多由肺胃蕴热,上熏颜面,致使血热郁滞而成。亦与过食膏粱厚味有关。症见皮疹如粟,有时因其所生丘疹顶端呈

肺风粉刺怎么用?《医宗金鉴》 肺风粉刺

【方歌】肺风粉刺肺经热,面鼻疙瘩赤肿疼,破出粉汁或结屑,枇杷颠倒自收功。【注】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

肺风粉刺怎么用?《医宗金鉴》 肺风粉刺

【方歌】肺风粉刺肺经热,面鼻疙瘩赤肿疼,破出粉汁或结屑,枇杷颠倒自收功。【注】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

医学百科 粉刺治疗体会

粉刺,相当于西医的痤疮,俗称「青春痘」、「酒刺」、「暗疮」等。本病以皮肤散在性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伴皮脂溢出为临床特征,好发于颜面、胸、背部等,各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笔者临床治疗此病,颇有心

医学百科 粉刺勿愁 中成药有方

寻常性痤疮,即粉刺,又称青春痘,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损美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热及血热郁滞肌肤,或过食膏梁厚味,致使脾胃积热,

《圣济总录》 面?(粉刺)

论曰面者,是粉刺也。面上有如米粒,此由肤腠受于风邪,搏于津脉之气,因虚而作,亦邪入虚肌使之然也。治妇人面上粉赤膏方光明砂(四分研)麝香(二分)牛黄(半分)水银(四分以面脂和研)雄黄(三分)上五味。捣研

医学百科 痤疮分型论治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面部,前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特点的损害,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肺经血热,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分为肺胃血热、湿阻

医学百科 辨证分型治痤疮

  痤疮中医谓之「粉刺」,俗称「青春痘」,是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年面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形成丘疹、粉刺、脓疱结节或囊肿等损害。临床可以按肺热熏蒸、湿热蕴结、血瘀痰凝各

医学百科 痤疮辨治分三型

痤疮,俗称「青春痘」,中医称「肺风粉刺」、「酒刺」。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所致。本病多见于青年,好发于面部、上胸部及背部,出现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对称分布。严重者有结

雀斑怎么用?《外科大成》 雀斑

雀斑由水亏不能制火.火滞结而成斑也.宜六味地黄丸服之.用玉容散洗之.久久可愈.[b]玉容散[/b]洗黧黑斑雀斑粉刺.功能白面嫩肌.白芷白术白芨白茯苓白扁豆白细辛白僵蚕白莲蕊白牵牛白蔹白鸽冀甘松团粉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