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寻源》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Posted 《伤寒寻源》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伤寒寻源》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寒寻源》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炙) 龙骨(二两)
上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经云.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此汤主之.此证较上条稍轻.以元阳尚未至飞越.故无取蜀漆迅疾之性.急追以滋扰.但下后烧针误而再误因致烦躁.则此烦躁.非太阳病汗不出之烦躁.又非少阴病吐利后之烦躁.是已具起卧不安之象.而为惊狂之渐.即伏亡阳之机.故主桂枝入心助阳.而加甘草龙骨牡蛎.以安中而镇逆也.

相关参考

《伤寒论》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 甘草二两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

《伤寒杂病论》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 甘草二两(炙) 龙骨二两 牡蛎二两(熬)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甚者加人参三两。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

《伤寒杂病论》 桂枝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三两 牡蛎三两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医宗金鉴》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甘草(炙)二两龙骨二两牡蛎(熬)二两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集解】汪琥曰:此方即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制小其剂而用之也。火邪迫内,则生烦躁,虽

《伤寒寻源》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二两)甘草(二两炙)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此方主治太阴湿困.而膀胱之气.不行.经云.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

《伤寒寻源》 茯苓甘草汤

茯苓桂枝(各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一两)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此即桂枝汤去芍药大枣而加茯苓.防水渍入胃而预杜其变也.水停心下因致悸.故主茯苓为治水之主药.甘草载桂枝入心以固阳.

《伤寒寻源》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桂枝(去皮)黄芩(各三两)栝蒌根(四两)干姜(三两)牡蛎(三两熬)甘草(二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此方全是小柴

《伤寒寻源》 柴胡加桂枝汤

柴胡(四两)黄芩人参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半)甘草(一两)半夏(二合半)大枣(六枚擘)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此合桂枝小柴胡二方.而各取其半.用以和解太阳少阳各半之邪.经云.伤寒六七日

《伤寒杂病论》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形似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而发热、脉浮

《伤寒寻源》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甘草麻黄(各一两去节)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大枣(四枚擘)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按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