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 脏气法时补泻法

Posted 《卫生宝鉴》

篇首语: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卫生宝鉴》 脏气法时补泻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卫生宝鉴》 脏气法时补泻法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以咸补之.以甘泻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以甘补之.以苦泻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以酸补之.以辛泻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以苦补之.以咸泻之.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软、或坚.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相关参考

《疡医大全》 脏气法时论篇

《脏气法时论》曰∶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邪者,不正之目,风寒暑湿饥饱劳逸是也。)至其所生而愈,(谓至己所生也。)至其所不胜而甚,(谓至克己之气也。)至于所生而持,(谓至生己之气也。)自得其位而

《冯氏锦囊秘录》 脏气法时论篇

《脏气法时论》曰∶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邪者,不正之目。风寒暑湿饥饱劳逸是也。)至其所生而愈,(谓至己所生也。)至其所不胜而甚,(谓至克己之气也。)至于所生而持,(谓至生己之气也。)自得其位而

《冯氏锦囊秘录》 脏气法时论篇

《脏气法时论》曰∶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邪者,不正之目。风寒暑湿饥饱劳逸是也。)至其所生而愈,(谓至己所生也。)至其所不胜而甚,(谓至克己之气也。)至于所生而持,(谓至生己之气也。)自得其位而

《卫生宝鉴》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三焦命门补泻同)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逆从互

《卫生宝鉴》 寒热补泻法

凡补泻之法.皆如前也.若病入患热者.觉针气至病所.即退针三二分.令病患口中吸气.鼻中出气.根据本经生成数足.觉针下阴.气隆至.根据前法出针.若病患患寒者.觉针气至病所即进针至二三分.令病患鼻中吸气.口

《素问悬解》 脏气法时论九

[b]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歧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b]合人形者,统脏

《卫生宝鉴》 针有补泻法

帝问邪气在经.其病何如.取之奈何.对曰.邪之在经.如水得风.波涌陇起.其行脉中循循然.其中手也.时大时小.动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市.吸则

《卫生宝鉴》 君臣佐使法

帝曰.方治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非上中下三品之为也.帝曰.三品何谓.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凡药之所用者.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味.随时换气.主病者为君.假令治风者、

针法门怎么用?《卫生宝鉴》 针法门

癸丑岁.与窦子声先生随驾在瓜忽都田地里住冬.与先生讲论.因视见流注指要赋及补泻法.用之多效.今录于此.使先生之道不泯云.云流注指要赋题辞.望闻问切.惟明得病之源.补泻迎随.揭示用针之要.予于是学.始迄

法时怎么用?《中医词典》e~f~g 法时

遵从四时节气变化规律。出《素问·脏气法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