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疽怎么用?《医宗金鉴》 风疽

Posted 《医宗金鉴》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风疽怎么用?《医宗金鉴》 风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风疽怎么用?《医宗金鉴》 风疽

【方歌】风疽生胫曲凹中,痒搔皮损津汁脓,风邪留于血脉内,烦热昏冒肌肿疼。
【注】此证生胫骨及曲凹之处,痒搔皮损,津黄汁,极其粘浓。由风邪留于血脉相搏而成。因其根深,故有疽名。甚则身体烦热,昏冒,而肌肉透红,更增肿疼。宜服防风汤,外抹青竹大豆油,即效。
方剂:防风汤
组成:防风附子(制)
麻黄(蜜炙)白芷木通柴胡当归(焙)桔梗甘草(炙)羌活(各五分)
共为粗末,水一钟半,煎八分,澄去滓,食后服,临睡再用一服。如欲出汗,俟空心,头煎落滓,并一服之;后食稀粥、生姜,食毕被覆卧取汗,避风。
【方歌】防风汤疗风熬搏,留于血脉津汁破,附子麻黄芷木通,柴胡归桔甘羌活。
又方:青竹大豆油组成:青竹筒截三尺长,径一寸半,筒内装黑豆一升,以谷糠、马粪二物烧火,当竹筒中炙之,以磁碗两头接取油汁。先以清水泔水和盐热洗患处,拭干,即涂豆油,不过三度极效。
【方歌】青竹筒截三尺长,径要寸半黑豆装,谷糠马粪烧炙筒,风疽搔痒油涂良。

相关参考

风疽怎么用?《圣济总录》 风疽

论曰∶风疽者,本由风湿之气,入于腠理,流注血脉,凝涩不利,挛曲肿起,发作疮疽,所以肤腠,治风毒结肿,聚为恶脓瘀血,毒壅不散,发作成疽。五香连翘汤方连翘射干独活(去芦头)桑寄生木通升麻(各二两)大黄(三

风疽怎么用?《证治准绳·疡医》 风疽

凡脚及曲中痒,搔则黄汁出,名风疽。治之方。以青竹筒一枚,径一寸半,长三尺,当中着大豆一升,以糠、马屎二物烧为火,当竹筒中烧之,以器承两头取汁。先以泔清和盐,热洗疮了,即涂豆汁,不过三度极效。又方嚼胡麻

风疽候怎么用?《诸病源候论》 风疽候

肿起,流之血脉,而挛曲疾痛,所以发疮历年,谓之风疽。此由风湿之气,客于经络,与气相搏所成也。《养生方》云∶大解汗,当以粉粉身,若令自干者,成风疽也。

风疽候怎么用?《诸病源候论》 风疽候

肿起,流之血脉,而挛曲疾痛,所以发疮历年,谓之风疽。此由风湿之气,客于经络,与气相搏所成也。《养生方》云∶大解汗,当以粉粉身,若令自干者,成风疽也。

风疽怎么用?《中医词典》e~f~g 风疽

病名。指下肢血脉挛曲发疮难愈之溃疡。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多因湿热阻滞肌肤,或留于经络血脉而发。该证多发于下肢,尤以胫部为常见。证见患部血脉挛曲痛痒,搔之多溃烂而流黄水,甚则赤热焮肿,缠绵难愈。继

《疡医大全》 风疽门主论

《心法》曰∶风疽生足胫骨及曲凹之处,瘙痒皮损,津流黄汁,极其粘浓,此由风邪留于血脉相搏而成。因其根深,故有疽名。甚则身体烦热昏冒,而肌肉透红,更增肿痛,宜服防风汤,外涂青竹大豆油即效。

《疡医大全》 唇口部

凡一切唇口、上、风疽疮毒,皆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参治。

椿木叶怎么用?《千金翼方》 椿木叶

味苦,有毒,主洗疮疥,风疽,水煮叶汁用之,皮主甘。

樗白皮怎么用?《得配本草》 樗白皮

洗疥疮风疽,去疳虫蛔痛。配参末米饮下,治挟热痢。

《外科全生集》 阴疽用膏议

凡患一应色白大小等疽,忌用洞天膏贴、嫩膏敷,用则寒凝愈结。最忌用千捶膏、鲫鱼膏贴,盖此二膏内,皆有巴豆、蓖麻,贴则被其提拔助成。每见横、乳岩,贴至致命。孕妇贴则堕胎。凡诸疽溃后,宜贴阳和解凝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