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镜人 7.气阴两虚证治

Posted 张镜人

篇首语:守株待兔只能得一餐饱,主动出击方能丰衣足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镜人 7.气阴两虚证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镜人 7.气阴两虚证治

[症状] 低热神倦,头晕心烦,脱发目糊,口干,盗汗,关节及腰部酸楚。舌质偏红,苔花剥或光剥。脉细数。
[治法] 益气养阴,凉瘀泄热。
[方药] 秦艽鳖甲散合五阴煎。柴胡易银柴胡、熟地易生地,去乌梅、五味子。选加黄芪、玄参、川石斛、徐长卿、鬼箭羽。
惟需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七种证候,并非截然分割,而是互有联系与转化的。初诊发热伴皮疹及关节痛者,占大多数。很明显,风湿热痹的证候,每见于早期。继之可转趋瘀热伤肝或脾肾亏损。在此阶段,病情迁延,又往往会产生两方面倾向,一是转趋热毒炽盛,来势虽凶,治疗尚易取效,一是转趋邪毒攻心,或邪蒙清窍,预后均不佳。若邪退正虚,则呈气阴两虚或脾肾两虚。

相关参考

张镜人 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本病按中医辨证分型基本上可分为二期:第一期:温热之邪挟风、挟湿侵犯卫、气、营分,病邪常逗留在气、营之间,这一期大致可分成三种情况:[b]1.湿热互阻、气阴失宣[/b]:此时证见发热

张镜人 肾功能不全分阶段论治

对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原则,应为清化湿热,补益脾肾,标本同治,分阶段论治。[b]1.当湿热蕴阻、耗伤气阴的阶段,[/b]临床可见头晕耳鸣,口干唇燥,咽嗌疼痛,面目浮肿,腰酸脊楚,夜寐欠安,溲少色赤,舌苔薄

张镜人 白塞氏病(狐惑病)

冯××,男,53岁。初诊:1982年1月7日。主诉:口腔溃疡,下阴溃疡反复发作。病史:有白塞氏征病史,口腔粘膜溃疡,下阴溃疡及目糊反复发作,口干引饮,乏力。舌脉:舌红,苔薄黄腻,脉濡细。辨证:肝肾不足

张镜人 证治经验:

张镜人 1.风湿热痹证治

[症状]低热,关节游走疼楚,肌肉酸痛,或伴局部关节红肿、渗出。舌苔黄糙,质红,脉滑数,或细数,血沉增快。[治法]祛风通络,清热和营。[方药]独活寄生汤去细辛、地黄,人参,桂心,选加丹参、茅莓根、虎杖、

张镜人 伤寒热病大法

外邪的感袭“受本难知,发则可辨。”症候的属寒属热,治疗的需温需凉,各有其宜,不容偏差。所以,叶天士说“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实践表明,属于伤寒范畴的热病,不外乎新感外袭和伏气

《中医名词词典》 气阴两虚(气阴两伤)

指热性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液和阳气均受耗伤的现象。程度较轻的称为“气阴不足”,较重者称为气阴两虚。临床上有三种情况: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热退或未退,大汗气促,舌嫩红或干绛,口渴,脉散大

气阴两虚怎么用?《中医词典》n~o~p~q 气阴两虚

病因病理学术语。又称气阴两伤。常见于热性病过程中,热在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阴;或热盛耗伤津液,气随液脱;或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也可见于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症见口渴、气短等。

医话:怎么用?张镜人 医话:

张镜人 乳糜血尿(尿血)

蔡××,男,32岁。初诊:1981年3月18日。主诉:小溲混浊带血。病史:乳糜尿病史八年,一般病情稳定,近因劳累而发,小溲混浊色如米泔,并见带血,腰酸乏力。舌脉:舌苔黄腻,脉濡细。检查:尿乙醚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