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 伤寒瘥后发肿门主论

Posted 《疡医大全》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疡医大全》 伤寒瘥后发肿门主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疡医大全》 伤寒瘥后发肿门主论

伤寒愈后浮肿,若因水气者宜利之;若胃虚食少者,宜五苓散加苍术、陈皮、木香、砂仁之类;胃不虚者,以商陆一味煮粥食之亦妙。伤寒大病瘥后肿者不妨,但节饮食,戒酒色,胃气强,肿自消也。

相关参考

《疡医大全》 伤寒瘥后内外疮门主论

冯鲁瞻曰∶伤寒瘥后,若小便涩有血者,亦是余热毒也,名曰内外疮,亦皆有靥。若不出脓者死,宜用黄连解毒汤加生地、当归尾、连翘、木通、滑石、牛膝、蓄、琥珀、甘草梢之类。(《锦囊》)

《疡医大全》 伤寒瘥后遗毒门主论

伤寒汗下不彻,余部结在耳后一寸二三分,或两耳下俱硬肿者,名曰遗毒。宜速消散,缓必成脓,以连翘败毒散治之。如项肿痛,加威灵仙;大便实,加大黄、穿山甲。如发肿有脓不消,或已破未破者,但用内托消毒散加皂针、

《疡医大全》 伤寒瘥后碗头疮门主论

冯鲁瞻曰∶碗头疮者,亦有汗下后余毒不尽,故瘥后而发碗头疮也。只以黄连、甘草、归尾、红花、防风、苦参、荆芥、连翘、羌活、白芷之类煎服,外用芒硝、赤小豆、青黛为末,以鸡子清和猪胆汁调敷疮上,最效。勿动其靥

《疡医大全》 伤寒喉肿门主论

冯鲁瞻曰∶喉肿者,有阳毒有阴毒。如面赤脉洪,或吐脓血,是火气上冲,心肺受热,是为阳毒;如四肢冷而脉沉细,是寒积于肺,寒极生热,湿热熏蒸,此为阴毒。治阳以清肺化热,治阴用引火归源。(《锦囊》)

《疡医大全》 病患瘥后喉中干痛门主论

窦汉卿曰∶病患瘥后,喉中干痛者何?皆肾水枯涸,心火冲上,耗散津液也。(《全书》)

《疡医大全》 赤膈类伤寒门主论

凡胸膈赤肿疼痛,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此名赤膈伤寒。宜荆防败毒散加栝蒌子、黄连、黄芩、紫荆皮、元参、赤芍、升麻、白芷。如证有表复有里,胸膈赤肿疼痛者,防风通圣散加黄连、栝蒌子、紫荆皮;如表证已退,大便燥

《疡医大全》 项上肉龟疮门主论

《心法》曰∶肉龟疮,即胖人项后发际疽。盖胖人项后发际肉浓而多折纹,其发反刺疮内,因循日久不瘥,又兼外袭风寒,凝结形如卧瓜,破烂津水,时破时敛,俗名谓之肉龟。经年不愈,亦无伤害。

《疡医大全》 项上肉龟疮门主论

《心法》曰∶肉龟疮,即胖人项后发际疽。盖胖人项后发际肉浓而多折纹,其发反刺疮内,因循日久不瘥,又兼外袭风寒,凝结形如卧瓜,破烂津水,时破时敛,俗名谓之肉龟。经年不愈,亦无伤害。

《冯氏锦囊秘录》 伤寒瘥后发肿

伤寒愈后浮肿,若因水气者,宜利之。若胃虚食少者,宜五苓散加苍术、陈皮、木香、砂仁之类。胃不虚者,以商陆一味,煮粥食之,亦妙。伤寒大病瘥后足肿者,不妨。但节饮食,戒酒色,胃气强,肿自消也。

《疡医大全》 阴户肿突门主论

陈实功曰∶阴户忽然肿突作痛,乃劳伤血风,湿火下流。(《正宗》)又曰∶亦有阴户半边痛者。又曰∶治当四物汤加丹皮、泽泻、柴胡、花粉。朱丹溪曰∶阴户忽然肿而作痛者,名曰阴肿,又名蚌疽。由劳伤血分所致,宜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