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 第二节 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分类

Posted 《中医养生学》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养生学》 第二节 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分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养生学》 第二节 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分类

[b]一、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b]
(一)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即“禀赋”。包括遗传和胎儿在母体里的发育营养状况。父母的体质特征通过遗传,使后代具有类似父母的个体特点,是先天因素的一个方面,而胎儿的发育营养状况、对体质特点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性别因素
人类由于先天遗传的作用,男女性别不仅形成各自不同的解剖结构和体质类型,而且在生理特性方面,也会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说,男子性多刚悍,女子性多柔弱,男子以气为重,女子以血为先。《灵枢·五音五味》提出:“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论点,正是对妇女的体质特点作了概括说明。
(三)年龄因素
俗话说:“一岁年纪,一岁人”,说明人体的结构、功能与代谢的变化同年龄有关,从而形成体质的差异。《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老壮不同气”,即是说年龄不同对体质有一定影响。
(四)精神因素
人的精神状态,由于能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所以也可以改变体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即指情志异常变化伤及内在脏腑。
(五)地理环境因素
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其形态结构,气化功能在适应客观环境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生变异。是故《素问·五常政大论》早就指出:“必明天道地理”,对于了解“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以及“人之形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地理环境不同,则气候、物产、饮食、生活习惯等等,亦多有不同,所以《素问·异法方宜论》在论证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体质,不同的多发病和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不同地区的水土、气候、以及饮食、居住等生活习惯,对体质形成的重大影响,说明地理环境对体质的变异,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又是极其复杂的因素。
[b]二、体质的分类[/b]
祖国医学对人体体质所作的分类,在《内经》时代,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阴阳五行分类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体形、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应、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然后又根据五音的太少,以及左右手足三阳经,气血多少反映在头面四肢的生理特征,将每一类型再分为五类,共为五五二十五型,统称“阴阳二十五人”,本法强调对季节的适应能力为体质的分类依据,具有实际意义。
(二)阴阳太少分类
《灵枢·通天》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类型,这是根据人体先天禀赋的阴阳之气的多少,来说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气质方面的差别的分类方法。
(三)禀性勇怯分类
《灵枢·论勇》根据人体脏气有强弱之分,禀性有勇怯之异,再结合体态、生理特征,把体质分为二类。其中,心胆肝功能旺盛,形体健壮者,为勇敢之人;而心肝胆功能衰减,体质孱弱者,多系怯弱之人。
(四)体型肥瘦分类
《灵枢·逆顺肥瘦》将人分为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三类。《灵枢·卫气失常》又将肥人分为膏型、指型、肉型三种,并对每一类型人生理上的差别,气血多少、体质强弱皆作了比较细致的描述。由于人到老年形体肥胖者较多,所以本法可以说是最早的关于老年人体质的分型方法。
随着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与临床辨证用药相结合,现代中医常用的体质分类法着眼于阴阳气血津液的虚实盛衰,把人体分为正常体质和不良体质两大类。凡体力强壮、面色润泽、眠食均佳、二便通调,脉象正常、无明显阴阳气血偏盛偏衰倾向者,为正常体质。反之,有明显的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痰湿、阳盛、血瘀等倾向(倾向与证候有微甚轻重之别)的属于不良体质,这种分类方法,可称之为实用体质分类法。

相关参考

《中医养生学》 第二节 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b]一、与睡眠时间有关的因素[/b]足够的睡眠是健康长寿的保证,但人的睡眠时间多长才算足够,很难机械规定。每人每天生理睡眠时间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体质、性格、环境因素等等而变化。一般而言,年龄越小

《中医养生学》 第二节 运动养生的形式和流派

传统的运动养生法,形式一样,种类甚繁,有一招一式的锻炼方法,也有众人组合的,带有竞技性质的锻炼方法;有形成民间民俗的健身方法;也有自成套路的健身方法。不论是哪一种运动形式,都具有养生健身的作用。而为人

《中医养生学》 第二节 山区

山区,泛指山地、丘陵和较崎岖的高原地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其中山地和丘陵约占43%。《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认为居处地势高,气候凉爽

《中医养生学》 第二节 山区

山区,泛指山地、丘陵和较崎岖的高原地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其中山地和丘陵约占43%。《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认为居处地势高,气候凉爽

《中医基础理论》 体质的分类

中医体质学主要是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其具体分类方法有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脏腑分类法、体型肥瘦分类法,以及禀性勇怯分类法等。[b]一、体质

《中医基础理论》 体质的分类

中医体质学主要是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其具体分类方法有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脏腑分类法、体型肥瘦分类法,以及禀性勇怯分类法等。[b]一、体质

《中医养生学》 第二节 娱乐养生的方法

娱乐养生的方法很多,现谨就琴棋书画、花木、旅游、垂钓等内容,简述如下。[b]一、琴、棋、书、画[/b]琴、棋、书、画,被古人称为四大雅趣,也是娱乐养生的主要形式和方法。它将艺术、感情交融在一起,既有强

《中医养生学》 第二节 饮食调养的原则

饮食养生,并非是无限度地补充营养,而是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法度。概括地说,大要有四:一要“和五味”,即食不可偏,要合理配膳,全面营养;二要“有节制”,即不可过饱,亦不可过饥,食量适中,方能收到养生的效

《中医养生学》 第二节 颜面保健

颜面保健,又可称美容保健,古人谓之“驻颜”。面容美是指面色红润,洁白细腻,无明显皱纹和雀斑、皮肤病等。中国传统美容保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者,是指养护颜面、须发、五官、皮肤、机体等,提高其生理功能;

《中医养生学》 第二节 颜面保健

颜面保健,又可称美容保健,古人谓之“驻颜”。面容美是指面色红润,洁白细腻,无明显皱纹和雀斑、皮肤病等。中国传统美容保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者,是指养护颜面、须发、五官、皮肤、机体等,提高其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