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实验录》 小陷胸汤证

Posted 《临证实验录》

篇首语:马看牙板,人看言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临证实验录》 小陷胸汤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临证实验录》 小陷胸汤证

罗某,男,体素健,古稀之年,仍勤于躬耕。1973年10月1日,大雨滂沱,田间遭淋,归来便感不适。翌日心下胀满,烘砖温熨,以求轻快,见食生厌,恶心呕吐,大便溏薄,一日二行,小便黄浊,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皆一派湿热壅结之候。余以手诊腹,心下板硬疼痛。
薛生白《湿热病篇》云:“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苔白,口渴不思饮。”若结于心下,按之痛者,名小结胸。治当清热利湿,通结下气,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胜湿,寒胜热”,“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苦燥之,以淡泄之”之法度。拟小陷胸汤加味:
黄连6g 半夏15g 瓜蒌15g 枳实10g 厚朴10g 茯苓10g 泽泻10g 生姜3片二剂
[b]二诊:[/b]胀满大减,纳食增加,按压心下已不觉痛,板硬亦不似先前,舌苔白腻,脉滑不数,原方加苍术15g ,二剂。
[b]按:[/b]结胸一证,出自《伤寒论》,泛指邪气滞于胸胁、脘腹之病证,为湿热互结而成。本案湿重于热,湿为阴邪,得阳则化,故而喜温,烘砖温熨,不可以此视为中寒而用辛温:口干为湿热中阻,津液不能上承,更不可误为阴虚而以滋润。二者之别,在思饮与否。

相关参考

《临证实验录》 大陷胸汤证

闫某,男,32岁。腹痛五日,市某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注射青霉素四天,发热虽退,疼痛未已。嘱令手术,彼惧开刀。求服中药。右侧少腹硬满疼痛,手不可近,时剧时轻,痛甚时手足厥冷,面惨色变,腹中辘辘水声,清

医学百科 太阳病小陷胸汤证

《伤寒论》大陷胸汤后,又有小陷胸汤以治结胸之轻者,盖其证既轻,治之之方亦宜轻矣。《伤寒论》原文︰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按心下之处,注疏家有谓在膈上者,有谓在膈下者,以理

小陷胸汤怎么用?《伤寒括要》 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栝蒌实小结胸者.按之则痛.脉浮滑.此汤主之.大结胸者.不按亦痛.小结胸者.必手按而后觉痛也.邪轻于前.故曰小陷胸.夫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黄连栝蒌之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温以散结.邪自解矣.

小陷胸汤怎么用?《医方考》 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去毛)半夏(泡七次,半升)栝蒌实(一枚,去皮)伤寒,下之早,热结胸中,按之则痛者,小结胸也,此方主之。三阳经表证未去而早下之,则表邪乘虚而入,故结胸。结胸者,阳邪固结于胸中,不能解散,为硬

小陷胸汤怎么用?《医宗金鉴》 小陷胸汤

治心下痞,按之则痛,脉浮滑者。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栝蒌实(大者)一个,,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实,取三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集注】程知曰:此热结未深者,在心下,不似大结胸之高在心

《医述》 小陷胸汤丸

大陷胸汤,太阳药也;大陷胸丸,阳明药也;小陷胸汤,少阳药也。(王海藏)大、小青龙,攻太阳之表,有水火之分;大、小陷胸,攻太阳之里,有痰饮之别。(柯韵伯)按∶大承气,所下者燥屎;大陷胸,所下者蓄水;小陷

小陷胸汤怎么用?《退思集类方歌注》 小陷胸汤

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栝蒌(大者一枚)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纳诸药,煮小陷胸汤泄痰热,黄连半夏及栝蒌。(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曰∶“黄连涤热,半夏导

小陷胸汤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小陷胸汤

下早热结胸中,按之则痛,小结胸也。半夏(汤洗,半升)黄连(一两)栝蒌实(大者,一枚)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分二温服。止在胸中不及于腹,按之则痛,不按犹未痛也,故曰∶小结胸。

小陷胸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小陷胸汤

治心下痞,按之则痛,脉浮滑者。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栝蒌实(大者,一个)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实,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集注】程知曰∶此热结未深者,在心下,不似大结胸之高在

《医宗金鉴》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半夏(洗)半筋栝蒌实(大者)一枚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方解】黄连涤热,半夏导饮,栝蒌润燥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攻虽不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