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轩医案》 董千云伤寒格阳证

Posted 《程杏轩医案》

篇首语: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程杏轩医案》 董千云伤寒格阳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程杏轩医案》 董千云伤寒格阳证

董千云卖花为业,年逾四旬,外状丰腴,冬月患伤寒,诊脉沉细无力,证见寒热烦躁,头身疼痛,面红目赤,舌吐唇外数寸,病来势暴。询因房劳感受寒邪,逼其虚阳外露,即格阳证也。方定六味回阳饮,令其煎成冷服。无如饮药旋呕,并吐蛔虫,躁扰如故,甚为踌躇。其母跪求救治,勉取前药半盏,冲入猪胆汁数匙,试服不呕,良久又与半盏,夜间尽剂。晨诊躁象略安,舌收吐止,仍照原方再进,次易八味地黄汤。时届九朝,忽口噤不语,十一二日,又寒热如疟,有从外感起见者,予曰∶温中即可以散邪,强主正所以逐寇。力排众议,坚持数日,稍见转机,此后尚多枝节,极力扶住正气,守至两旬,寝食虽安,神采欠爽。因思前病重时,只图固正,未暇驱邪,温补药多,未免留邪闭窍,曾记方书论伤寒时疫,愈后神识不清,有属邪滞心包之语,与服蛮煎两剂,神明顿清,续为调理而痊。

相关参考

《程杏轩医案》 农人某伤寒误服凉药舌见人字纹

农人某患伤寒,数日寒热交作,自汗如雨,就予延医。脉虚神倦,视其舌苔白滑,分开两歧,宛如刀划,考己任编中有阴证误服凉药,舌见人字纹之语。阅前方果然,予辞不治。渠恳拯救,先与六味回阳饮服之有效,继进左右二

《程杏轩医案》 族兄奏韩挟虚伤寒,因循贻误救治原委

族兄奏韩,年逾四旬,外腴内亏,邪乘虚入,寒热咳嗽,头身疼痛,脉大无力。予初投温散不解,转用补中益气汤加姜枣,辅正托邪。语其侄曰∶令叔病候不轻,慎勿泛视。旁人以为病轻药重,更医漫不为意,迁延数日,势渐鸱

《程杏轩医案》 柳闻莺兄挟虚伤寒并后患阴疟误截致变拯治始末

闻兄体虚感邪,兼挟内伤,病起寒热肢厥,诊脉沉细,初投当归四逆汤,肢厥虽回,身热未退,审属少下亏,邪乘虚陷,更进理阴煎两剂,复诊脉转浮大,舌黑面红,奄奄欲脱,贫士无力服参,姑以党参熟地各四两,熬成浓汁,

《程杏轩医案》 鲍禹京翁夫人厥证治法节略

伤寒论厥证,分别阴阳,阴厥属寒,阳厥属热,寒宜温而热宜凉。杂病论厥证,分别虚实。夺厥、煎厥、痿厥为虚,薄厥、尸厥、食厥为实,实可消而虚可补。病由情怀不释,肝失条达,血气日偏,阴阳不相顺接,因而致厥。与

续录怎么用?《程杏轩医案》 续录

吴序怎么用?《程杏轩医案》 吴序

曩余在都门,知鲍觉生侍读,少遘奇疾,赖程君杏轩获全。越二十年,觉生视学中州,复病如前,杏轩又起之。心奇其人,以不得一见为恨。嘉庆丁卯春,余撄疾南归,遇杏轩于大梁使院,乞刀圭焉,十数年来,殆不知其疾之在

《程杏轩医案》 王氏妇痹证

王妇周体痹痛,医作风治,卧箦月余,肢挛头晕。予见之曰∶此痹证也。躯壳外疾,虽无害命之理,但病久寝食不安,神形困顿,速救根本,犹可支撑。若见病医病,则殆矣。方定十全大补汤,加枸杞、杜仲、鹿角胶,两服未应

《中医词典》z~其他 《程杏轩医案》

医案著作。清·程文囿撰。分初集、续集、辑录等三集。合刊于1829年。全书不分门类辑录作者历年所治疑难病证验案,于病证、病理记述颇详,审症亦较细致。对于真假寒热、实证类虚、阴极似阳等复杂病证的辨析,颇能

侯序怎么用?《程杏轩医案》 侯序

家弟瑞生,昔游新安,适遘疟,观泉先生为之蠲,归述盛名,越数年,予始得见。丰颐蔼度,信为有道者,既乃读所刻古近体稿,多隐居冲澹,及壮游奇丽之作,既又读所着医案,益肃然于先生之为通儒也。夫医者,意也。必有

《程杏轩医案》 洪大登痉病

洪大登为人役,体虚多劳,初病夹车紧痛,服疏风药二剂,卧不能起,口不能张,日饮米泔,仅以茶瓶嘴灌入,四肢挛急,每小便须两人抬起,痛甚汗淋,诊脉细濡,两尺尤弱,有从外感起见,仍欲用风药者,予曰∶此痉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