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当归六黄汤

Posted 《医宗金鉴》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宗金鉴》 当归六黄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宗金鉴》 当归六黄汤

治阴虚有火,令人盗汗者。
当归 生地 熟地 黄耆 黄芩 黄连 黄柏,右水煎服。
【注】寤而汗出曰自汗,寐而汗出曰盗汗。阴盛则阳虚不能外固,故自汗。阳盛则阴虚不能中守,故盗汗。若阴阳平和之人,卫气昼则行阳而寤,夜则行阴而寐,阴阳既济,病安从来?惟阴虚有火之人,寐则卫气行阴,阴虚不能济阳,阳火因盛而争于阴,故阴液失守外走而出汗;寤则卫气复行出于表,阴得以静,故汗止矣。用当归以养液,二地以滋阴,令阴液得其养也。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令三火得其平也。又于诸寒药中加黄耆,庸者不知,以为赘品,且谓阳盛者不宜,抑知其妙义正在于斯耶!盖阳争于阴,汗出营虚,则卫亦随之而虚。故倍加黄耆者,一以完已虚之表,一以固未定之阴。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此之谓欤!
【集注】吴琨曰:杂证盗汗,与伤寒盗汗不同。伤寒是半表半里之邪未尽,杂证则阴虚有火而已。彼以和表为主,此以救阴为急。故以补阴之品,佐泻火之药,明者辨之。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当归六黄汤盗汗圣药

当归六黄汤出自《兰室秘藏》,并称其为"盗汗之圣药"。《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认为该方「用当归以养液,二地以滋阴,令阴液得其养也。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令三火得其平也。又于诸寒药

《医宗金鉴》 小便频数不禁淋沥

黄耆当归散 加味地黄汤16。产后小便数且白,肾虚不固自遗尿。因产伤胞多淋沥,频数补中益气宜。胞伤黄耆当归治,参耆术芍草当归,不禁六味加桂附,益智螵蛸补骨脂。【注】产后气虚下陷,多令小便频数而色白。肾虚

《医宗金鉴》 经闭门汇方

1。三和汤当归 川芎 大黄 朴硝 白芍 地黄 栀子 连翘 薄荷 甘草各等分上锉,每服八钱,水煎服。2。六味地黄汤熟地八钱 山萸肉 山药各四钱 丹皮 泽泻 茯苓各三钱上清水煎服。3。劫劳散白芍六两 黄耆

《医宗金鉴》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去节)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石膏(碎绵裹)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芍药六铢天冬(去心)六铢桂枝六铢茯苓六铢甘草(炙)六铢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

三黄汤怎么用?《医宗金鉴》 三黄汤

治三焦实热 一切有余火证,大便秘结者。黄芩 大黄各等分 黄连水煎服。

二黄汤怎么用?《医宗金鉴》 二黄汤

治上焦火旺,头面大肿,目赤肿痛,心胸,咽喉,口舌,耳,鼻热盛,及生疮毒者。黄芩 黄连 甘草各等分,水煎,食后服。【注】三黄汤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为允当。若大

《医宗金鉴》 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医方考》 当归六黄汤

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各等分黄倍用阴虚有火,令人盗汗者,此方主之。醒而出汗曰自汗,睡去出汗曰盗汗。自汗阳虚,盗汗阴虚也。曰有火者,谓其证有面赤、口干、唇燥、便赤、声音重、脉来数也。然阴虚所以盗汗

《冯氏锦囊秘录》 当归六黄汤

治盗汗发热,火实阴虚之圣药。黄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水煎服。盗汗者,乘人之睡而出,有如盗也。阴虚而睡,则卫外之阳乘虚陷入阴中,表液失其固卫,故然汗出。寤则阳气用事,卫气复出于表,汗即止矣。当归地

乌梅圆方怎么用?《医宗金鉴》 乌梅圆方

乌梅三百个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筋当归四两附子(炮)六两川椒(去汗)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蘖六两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