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序怎么用?《敖氏伤寒金镜录》 后序

Posted 《敖氏伤寒金镜录》

篇首语:送饥者一条鱼,只管一天不饿;教他学会捕鱼,能使他永不受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后序怎么用?《敖氏伤寒金镜录》 后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后序怎么用?《敖氏伤寒金镜录》 后序


伤寒之病.传变不一.瞬息之间.死生决焉.专门之医.每病于此.予观古虞廷尉陈君彦材所送金镜一录.元敖氏立辨三十六舌图.法详以证.症附以方.明白简要.可以使人缘形以察脉.由粗而得精.中砭剂于膏肓.寄死生于呼吸.不苦其难.而卒应其变.虽病者地乏良医.亦有所据.而易为力.其不尽然者天乎.诚哉.伤寒家之快捷方式也.用梓之以广其传.夫良医者犹良相也.相传得.斯不误天下苍生司命者.其鉴之哉.其鉴之哉.
[b]嘉靖己未夏日西蜀笃斋汤绍恩谨识北海尧岗马崇儒校刊[/b]

相关参考

《敖氏伤寒金镜录》 朝代:元 年份:公元1341年

《中医词典》z~其他 《敖氏伤寒金镜录》

诊断学著作。简称《伤寒金镜录》。元·杜清碧撰于1341年。世传较早的刊本为明·薛己所传,后再刻于《摄生众妙方》卷下,清·王琢崖复刻于《医林指月》中,并有其它袖珍本多种。其中以《摄生众妙方》刻本为精,讹

《敖氏伤寒金镜录》 伤寒用药说

夫医者何.犹防之将也.凡视人疾.在究其浅深之异而疗之.且疾之袭人.若寇之侵境.方其至也.必瞰其势之强弱.先以安抚,次以讲和.戒严守御.以防其逆也.如坚然不退.至再至三.恣强肆侮.意谋土地也.当此之际.

《中医词典》a~b 《敖氏伤寒金镜录》

诊断学著作。简称《伤寒金镜录》。元·杜清碧撰于1341年。世传较早的刊本为明·薛己所传,后再刻于《摄生众妙方》卷下,清·王琢崖复刻于《医林指月》中,并有其它袖珍本多种。其中以《摄生众妙方》刻本为精,讹

《中医词典》a~b 《敖氏伤寒金镜录》

诊断学著作。简称《伤寒金镜录》。元·杜清碧撰于1341年。世传较早的刊本为明·薛己所传,后再刻于《摄生众妙方》卷下,清·王琢崖复刻于《医林指月》中,并有其它袖珍本多种。其中以《摄生众妙方》刻本为精,讹

《敖氏伤寒金镜录》 第八·人裂舌

舌见红色.更有裂纹如人字形.亦有此形者.(介按∶此句指图形而言.)乃君火燔灼.热毒炎上.故发裂也.宜用凉膈散治之.[i](图缺)[/i]【介按】年老之人.辄有舌中开裂.其苔则滑腻.或滑而微白.乃是津液

《敖氏伤寒金镜录》 第六·黑尖舌

[i](图缺)[/i]舌见红色.尖见青黑者.水虚火实.肾热所致.宜用竹叶石膏汤治之.【介按】伤寒传热入里.则舌苔变黑.有自舌中黑起延及尖根者.亦有自尖根黑起延至中心者.治宜急清阳明之热.以救胃中之燥.

《敖氏伤寒金镜录》 第二·将瘟舌

舌见红色.热蓄于内也.不问何经.宜用透顶清神散治之.[i](图缺)[/i]【介按】舌色如淡红、嫩红、或白中带红.外证初起微寒.继即发热不已.口渴甚者.温邪初起也.治宜辛凉清解.如纯红或鲜红起刺者.胆经

《敖氏伤寒金镜录》 第一·白苔舌

舌见白苔滑者.邪初入里也.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i](图缺)[/i]【介按】白色为寒.表症有之.里症有之.而虚症实症亦有之.凡风寒湿邪.国中皮腠.即为

《敖氏伤寒金镜录》 第四·生斑舌

舌有红色而有小黑点者.热毒乘虚入胃.蓄热则发斑.宜用玄参升麻葛根汤、化斑汤解之.[i](图缺)[/i]【介按】舌苔纯红起刺者.外证必有烦躁不宁.耳聋颧红.胸前发斑.甚则神昏谵语.治宜清少阳之热.解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