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论治疹当随时令不可执用寒凉

Posted 《冯氏锦囊秘录》

篇首语: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冯氏锦囊秘录》 论治疹当随时令不可执用寒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冯氏锦囊秘录》 论治疹当随时令不可执用寒凉

夫痘喜温暖,疹喜清凉,人皆知之,殊不知,痘当成实,而过暖亦烂。疹子初出而过凉难形,治者须察时令寒暄,随机处变。知时大寒,则以桂枝葛根汤发之;大热则以升麻葛根汤,合人参白虎汤发之;不寒不热,则以防荆散毒发之。如兼疫疠之气,则以人参败毒散发之,须致温凉得所,则阴阳自和,而疹自然尽出,出尽即解,岂若痘之必脓必靥而后己哉!虽然更有赤白之别存焉,赤疹必遇清凉而后解,白疹必遇温暖而后消。更有明是疹子而至发热六七日己后,却不见出者,此皮肤坚浓,腠理闭密,又为风寒袭之,或曾有吐利,是以气弱乃伏者,治宜急用托里发表之剂,外用胡荽煮酒喷之。如久不大便,是以毒甚于里而内伏不出者,则用凉膈散,加牛蒡子发之解之。如再不出,腹中胀痛,气上喘促,昏闷谵妄者,死症也。《经》曰∶邪气盛则实,然邪既盛矣。非汗散何由而除,然发表不远,热非辛热,何由而解,但疹本属阳,兼之首耗阴分,所以药忌燥焊者耳。奈世竟以寒凉概济。如始而用之则血凝毒滞,且火发而骤遏之,则热毒难出,终而用之,则戕贼胃气且有余毒而冰之,则邪难外解,逗留经络。为目疾滞下诸患矣。唱曰∶疹要清凉痘要温,清凉者,岂寒凉之谓欤!总宜观邪之盛衰。
时之寒热。如冬天不独不加以寒凉之剂,更有糟煮芫荽外擦之法。夏月则肉分开张,辛热之品,固所禁用,既芫荽性略辛,虽为疹中要品,亦所当忌矣。

相关参考

《冯氏锦囊秘录》 头疮(儿科)

头疮者,乃脏腑不和之气上冲,血热之毒上注,小儿阴气未足,阳火有余,故最多犯之,宜内服连翘、荆防、花粉、贝母、玄参、赤芍、牛蒡、生地,清凉解毒,凉血和血之剂。俟毒瓦斯少解,方外用药以涂之,切不可骤加寒凉

孕妇出疹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孕妇出疹

孕妇出疹,当以四物加减而加条芩、艾叶,以安胎清热为主,胎不动而麻自愈矣。然热毒蒸胎,胎多受伤,但胎虽伤而母实无恙也。盖疹与痘不同,痘宜内实,以痘当从外解,故胎落而母亡,疹宜内虚,以疹当从内解,故胎落而

《冯氏锦囊秘录》 论痘痈疹毒不同

痘后发痈多在骨节间,疹后余毒每在口日内,何也?盖痘毒之余,多留肝肾,疹毒之余,多留肺胃,故夫治疹,始与解表,使其即出,次与清凉。使其易回。否则始也,其毒不能尽达于表,乃热流于心,毒甚于脾,心火亢甚,其

《冯氏锦囊秘录》 桂枝解毒汤

治痘当时令大寒,以此辛温之药发之。桂枝麻黄(酒炒)赤芍防风荆芥羌活甘草桔梗人参川芎牛蒡子生姜水煎服。

《冯氏锦囊秘录》 防风解毒汤

治痘当时令温暖,以此辛凉之药发之。防风薄荷荆芥石膏知母桔梗牛蒡子甘草连翘木通枳壳加灯心,淡竹叶,水煎服。

甜瓜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甜瓜

瓜蒂,感时令之大热,禀地中之伏阴、故味苦,气寒,有小毒。入手太阴、足阳明、足太阴经。味极苦而性上涌,借此以吐上焦有形湿热停滞水谷之物,消身面四肢浮肿水气及黄胆,咳逆上气,鼻中息肉,一切湿热在上为病也。

甜瓜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甜瓜

瓜蒂,感时令之大热,禀地中之伏阴、故味苦,气寒,有小毒。入手太阴、足阳明、足太阴经。味极苦而性上涌,借此以吐上焦有形湿热停滞水谷之物,消身面四肢浮肿水气及黄胆,咳逆上气,鼻中息肉,一切湿热在上为病也。

《冯氏锦囊秘录》 锦囊咳嗽方按

肺最居上,气最清肃,苟无因以迫,何有咳嗽不宁之患乎?迫之者,不外乎外因风寒,内因痰火,气而已然。初感风寒者,自作风寒正治,倘稍郁久成热,则娇脏易伤,发散寒凉,俱宜禁用,盖每多肾水向已有亏,肺金久失滋养

论治疹怎么用?《温热经纬》 论治疹

疹出于胃。古人言∶热未入胃而下之,热乘虚入胃,故发斑。热已入胃,不即下之,热不得泄,亦发斑,此指寒邪化热,误下、失下而言。若疫疹未经表下,有热不一日而即发者,故余谓热疫有斑疹,伤寒无斑疹也。热疫之斑疹

《冯氏锦囊秘录》 加味主化汤

汤名生化,生者,生其旧也。化者,化其新也。功力倍于四物,而无寒凉伤里之害。原方止有当归、川芎、桃仁、炙草、黑姜五味,(张)加牛膝、红花、肉桂三味,其效尤甚,更可为催生之圣药,较于佛手散,为效既捷,且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