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滴鼻剂不可多用

Posted 血管

篇首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滴鼻剂不可多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滴鼻剂不可多用

感冒时鼻子总会堵得难受,有的患者选择使用滴鼻剂缓解鼻塞症状,效果立竿见影。因此,只要鼻子一堵就立刻滴上几滴。然而,久而久之,滴鼻剂不但不灵了,连嗅觉也变得迟钝了。滴鼻剂通常含有麻黄素、羟甲唑林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收缩血管的作用,可暂时收缩鼻甲、扩宽鼻腔、改善通气,但如果用药不当,血管收缩过度,丧失了自我收缩的功能,时间长了,反而会损伤鼻腔黏膜,使其功能紊乱并出现病理改变,影响到鼻内纤毛和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使鼻甲更为肿胀、鼻子通气更差、嗅觉减退、呼吸功能受阻,导致药物性鼻炎的发生。还有人认为中成药类滴鼻液没有副作用,其实不然。一些中成药类的滴鼻液如鼻通,里面同样含有麻黄素成分,都应慎重使用。
出现鼻塞症状后,症状较轻者可以用热毛巾进行局部热敷,或按摩迎香、风池等穴位。尽量不用或少用滴鼻剂,使用滴鼻剂一般不可超过两周。高血压患者应慎用能使鼻黏膜血管收缩的滴鼻剂,以防用药后加速血压升高。小儿鼻塞时原则上不用血管收缩剂的滴鼻液,因为小儿血管本身还未发育好,黏膜脆弱,更容易引起药物性鼻炎,孩子有通气障碍时,可以用5%的盐水滴鼻。如果鼻塞症状严重,也需要把1%的盐酸麻黄素滴鼻液稀释成0.1%~0.5%,以减轻副作用。如果多次用滴鼻液不起作用,应及时找专科医生检查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一药多用

蝉蜕味咸而甘,性寒。归肺、肝经。功能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主治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等病症。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

医学百科 4招防流感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几十年来一直关注流感防治研究,其思路基于中医温病学、治未病思想及现代感染定植学说,优选滴鼻、喷喉、含化、熏香、内服药物等综合措施预防流感,效果明显。笔者现

医学百科 调气活血可用黄芪赤风汤

黄芪赤风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下卷,药物组成:生黄芪二两,赤芍一钱,防风一钱,功能益气助阳,活血行滞,祛风通络。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下卷论黄芪赤风汤云:「治瘫腿,多用一分,服后以腿动为准,不可再

医学百科 大蒜治病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感冒(流感):大蒜30克,连翘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煎服。连服3~5日,对病毒性感冒疗效显著。感冒鼻塞:大蒜4~6瓣,洗净切片,加水350克,另加冰糖25克,浸泡半天,用之滴鼻、漱口,每个鼻

医学百科 头痛单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民间许多单验方都是取日常食材,如葱白、豆豉、生姜、萝卜等。白萝卜汁滴鼻这个单方在许多方书上都有记载。治远年近日的一切偏正头疼。用萝卜取汁约一小勺,令病患仰卧,右疼注入左鼻,左疼注入右鼻,左右皆疼,两鼻

医学百科 治头痛验方六则,中医偏方有用吗

1、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根除。忌吃花椒、胡椒。2、白芷4克,冰片2克,细辛2克,研磨粉卷入纸筒放药粉燃著,用鼻吸入烟气,该方适用于神经头痛。3、用白萝卜

医学百科 突出治法

  一般为个人观点的推介,首先直叙症状、舌脉象作为发挥铺垫,继之简要介绍常多用之治法,加以评论,析其优势与不足,而后阐明自己的治疗特色。  病案1:朱某,女,67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属中医心动悸

医学百科 橘核小验方

橘核为芸香科植物橘子的种子,性平,味苦,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治疗疝气方中多用,现介绍其验方。乳痈初起未溃:取橘核15克(略炒),黄酒煎,去渣温服,不能饮酒者,用水煎,略加黄酒服用。腰痛:取橘核、杜仲

医学百科 大黄敷脐治便秘

便秘多因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导致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治疗该病多用大黄粉30克,蜂蜜或75%乙醇调匀外敷脐部及其周围皮肤,用胶布固定,持续敷10~12小时,每日换药1次。取得了

医学百科 诊治各种老年病

  慢性支气管炎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很多,治疗时不宜只顾虚弱,过多地应用补剂。尤其是急性发作时,过于发散,不先事疏解,或只补虚不去邪,都可能使外邪久驻,病情加剧。临证多用保元汤合生脉散加麻黄、附子、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