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愈155例甲感患者

Posted 枳壳

篇首语:人如果没有知识,无异于行尸走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愈155例甲感患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愈155例甲感患者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以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为首的专家组,针对黑龙江省甲型H1N1流感临床发病特点精心迅速研制两种中药煎煮剂——清瘟解毒Ⅰ号、Ⅱ号煎剂。通过对155例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人的治疗观察,临床治愈率达100%,所有病人均未使用西药达菲,证明两种煎剂均具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辨证分两型
155例病例均为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住院隔离患者,均为黑大、工大及医大学生,男性138例,女性17例,年龄17~24岁,发热(体温37.0~39.4℃)98例,不发热(37.0以下)57例,其中低热37.0~37.5℃27例,高热38.5℃以上38例,咳嗽131例,咽痛83例,所有患者均咽部红肿(或伴充血)。
诊断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依据。
中医辨证分型:针对甲型H1N1流感发病特点可分为风热犯肺卫(卫分证)及热毒侵肺(卫气同病)两型。
前者主症为发热或不发热,干咳少痰,口微渴,咽痛伴(或)咽痒。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辨证要点为发热或不发热,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微黄。
后者主症见发热或高热,咳嗽,黄黏痰或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辨证要点为发热或高热,咯黄痰,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疗效确切
具体治疗时通过辨证分型,处以不同方药。风热犯肺卫型(卫分证)治法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利咽为主,方用清瘟解毒Ⅱ号:双花30g,连翘20g,黄芩15g,荆芥15g,大力子15g,薄荷15g ,桔梗20g,枳壳20g,大贝15g,杷叶15g,花粉25g,玄参20g,薏苡仁20g,赤芍20g,甘草15g。
热毒侵肺型(卫气同病)治法以清瘟解毒、润肺化痰止咳为主,方用清瘟解毒Ⅰ号:生石膏30g,知母20g,双花30g,连翘20g,柴胡10g,黄芩15g,荆芥15g,大力子15g,重楼20g,桔梗20g,枳壳20g,大贝15g,薏苡仁20g,花粉25g,麦冬25g,赤芍20g,甘草15g。
服用清瘟解毒Ⅰ号或Ⅱ号煎剂(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制剂室煎制),规格:150ml∕瓶,3次∕日,50ml∕次,饭后温服(初次给药2次∕日,75ml∕次),疗程:3~10天。
治疗结果如下:
核酸检测转阴(以确诊之日为准):最短3天,最长10天,平均6.47天。退热最短时间为1天,最长为4天,平均1.67天。咳嗽症状消失最短为一天,最长为7天,平均3.21天。咽痛症状消失最短为1天,最长为6天,平均为2.83天。可见清瘟解毒Ⅰ号、Ⅱ号煎剂对甲型H1N1流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治愈率达100%。
两方方义详解
甲型H1N1流感属祖国医学的瘟疫范畴,是感受温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种温病。针对甲感病人的主要临床证侯特点,我院归纳分为热犯肺卫、热毒侵肺两种证侯类型。
风热犯肺卫证: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即指出许多温病在初起时,病邪先犯于肺卫,尤其风热之邪,因肺开窍于鼻,通于口鼻,肺合皮毛而统卫,又温为阳邪其性升散开泄,故温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而先侵犯肺卫,表现为卫受邪郁及肺气失宣病机特点,症见发热或不发热,干咳少痰,咽痛伴(或)咽痒,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辨证为风热犯肺卫证,属卫分证。
热毒侵肺证:因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故风热之邪迅速由表入里,由卫分转入气分,造成热毒壅肺、肺气闭阻,表现为正邪剧争,肺热亢盛,里热蒸迫,热灼津伤病机特点,症见发热甚至高热,咳嗽咯黄痰或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辨证为热毒侵肺证,属卫气同病。
针对甲型H1N1流感所分两种证侯类型,我院特制订两种治疗方案,拟清瘟解毒Ⅰ号、Ⅱ号两个方剂,方解如下:
清瘟解毒Ⅰ号:方中生石膏、知母、双花、连翘共为君药,生石膏清泄肺气分邪热、透热达表;知母滋阴清热;双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肺卫之风热。柴胡、黄芩、荆芥、大力子共为臣药,柴胡疏散半表半里之邪热、且有退热解毒之功;黄芩清肺泻火解毒;荆芥发表散风,微温、药性和缓以防诸药寒凉太过;大力子疏散肺卫风热,消肿利咽。重楼、桔梗、枳壳、大贝、薏苡仁、花粉、麦冬、赤芍共为佐药,重楼清热解毒,活血利咽;桔梗清肺化痰、利咽开结、载药上行,配伍枳壳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大贝清肺润肺化痰止咳;薏苡仁清热利咽开结,且健脾渗湿化痰;花粉、麦冬清肺热滋肺阴,以达润肺之功;赤芍配合重楼凉血活血、散瘀止痛(因热毒伤咽部血络,迫血妄行,故咽部红肿疼痛)。甘草甘温补益中气、调和药性,以防寒凉药伤中,为使药,以上诸药共奏清瘟解毒、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重在清肺热养肺阴。适用发热或高热,咳嗽咯黄痰,咽痒,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甲感患者,具有显著的退热抗病毒、化痰、止咳、利咽消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之功效。
清瘟解毒Ⅱ号:方中双花、连翘共为君药,双花、连翘辛凉解表、疏散肺卫之风热,且有清热解毒之功。黄芩、荆芥、大力子、薄荷共为臣药,黄芩清肺泻火解毒;荆芥发表散风,微温、药性和缓以防诸药寒凉太过;大力子、薄荷疏散肺卫风热,消肿利咽。桔梗、枳壳、大贝、杷叶、花粉、玄参、薏苡仁、赤芍共为佐药,桔梗清肺化痰、利咽开结、载药上行,配合枳壳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大贝清肺润肺化痰止咳;杷叶降气止咳,为治干咳之要药;薏苡仁清热利咽开结;玄参滋阴清热降火、利咽消肿;花粉滋阴清热利咽;赤芍凉血活血、散瘀止痛(热伤咽部血络,迫血妄行,故咽部红肿疼痛)。甘草甘温补益中气、调和药性以防寒凉药伤中,以上诸药共奏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利咽之功效,重在辛凉解表。
适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干咳少痰,咽痛痒,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滑数甲感患者,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止咳、化痰、利咽止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之功效。
目前两方临床治愈率均为100%。通过临床观察证实:二方剂不但对甲感疗效显著,对普通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辨证属以上两型者疗效亦显著,可广泛推广应用。(江柏华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外伤肿痛,中医偏方有用吗

在农村,碰伤或扭伤腕关节、膝关节或踝关节等部位的患者较多,常规使用止痛膏、正骨液等效果较差,我们在临床用自拟消肿止痛散外用治疗外伤性肿痛,药简、法易、效佳。组方:黄柏30克,白芷30克,栀子30克。用

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高黏度血症,中医偏方有用吗

自拟「芎红丹泽汤」治疗高黏度血症,一般服20~30剂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痛、眩晕、耳鸣、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四肢麻木、肌肉肿胀等可基本消失,血流变学亦有显著改善。药物组成及用法:川芎15克,红花

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痉挛性咳嗽

近2个月来,天气潮湿,少见阳光,时有患者染上疫气而致痉挛性咳嗽,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咽痒咳嗽,咳吐泡沫痰,成人常在睡前咳嗽加重,儿童常在夜间咳嗽加重,严重者咳吐血丝,颜面浮肿,大多数无发热,不咳嗽时如常

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蛲虫皮炎,中医偏方有用吗

蛲虫皮炎是指蛲虫寄生于肛门而引起潮湿、瘙痒的一种皮肤病,又称为「线虫病」、「白芝麻虫病」等。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湿热生虫,虫居肛肠,繁衍滋长所致。患者肛门奇痒,夜间更甚,常因抓破皮肤引起肛门周围感染,导

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前列腺增生症,中医偏方有用吗

前列腺增生症,中医称之为「癃闭」。本病大都合并尿潴留,患者十分痛苦,男性老年人发病率极高,70岁以上者达70%,80岁以上者达100%。近20年来笔者应用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的方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获得

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带状疱疹

在临床实践中,用自拟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方药组成:龙胆草、珍珠母(先煎)、金银花、柴胡、丹参、板蓝根各20克,栀子、黄芩、郁金、丹皮、紫草各15克,降香、生甘草各10克,大黄6克(后下)。若发于

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湿疹

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

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痤疮

药物组成及服法(中药配方颗粒,所列剂量相当于饮片剂量):丹参、薏苡仁、金银花各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甘草6克,枳壳12克。上药日1剂,将颗粒剂倒入杯中,加少量开水化开,分早晚饭后再加开水冲服。连服

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

医学百科 自拟方治心律失常

养心汤在天王补心丹基础上化裁而成,由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炒枣仁、柏子仁、当归、菖蒲、远志、云苓、生晒参、丹参、沙参、玄参、桔梗、五味子、黄连、龙齿组成,具有益气养心,宁心安神之功。心律失常属中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