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现代中医妇科教学研究与实践

Posted 妇科

篇首语: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现代中医妇科教学研究与实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现代中医妇科教学研究与实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为指导,顺应高等中医教育规范化发展趋势,通过学术研究、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等环节,将现代院校教育优势与传统师承教育优点科学结合起来,保持医学精英教育特质,在多样化发展中,融汇岭南医学特色,提升高等中医本科教育质量。
中医妇科系列特色课程与特色教材建设
中医教育家罗元恺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第一代学科带头人、《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主编,是岭南妇科的杰出代表。以罗元恺的教育思想为现实指引,中医教学以临证为基础,加强临床教学,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研究能力,旨在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医人才。
及时把中医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是提升中医教育教学质量的助动力,也是科研促进教学的互动力。中医妇科团队系统研究岭南中医妇科名家临证特色,并转化为可学习和理解的专业课程,主编《中医妇科学名家医著医案导读》(2006年)、《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研究》(2012年),整理出版《罗元恺妇科学讲稿》(2011年),主编《罗元恺妇科经验集》(2005);为中医学本科妇科方向班、中医妇科研究生开设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等课程;开设专题讲座《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用药特点》、《岭南医学与岭南妇科》等,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教材选材于全国各地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包括岭南中医妇科名家临证经验及有效案例。
在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中形成教学特色
1、培养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实现教学研究功能。鼓励教师申报各级教育教学课题,提升教学团队教育研究能力与水平。2008年,中医妇科学团队与高等教育研究所合作,获广东省教育规划课题1项,校级教育研究课题3项;2010年,获校级课题6项。
2、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将教研常态化。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安排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研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指导、专家随堂听课与点评、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等。以研促教,教学与教学研究并举。中医妇科教研室连续多年被评为第一临床医学院优秀教研室和大学优秀教研室。
3、教学改革目的在改良、改善并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以生为本」,追求高标准的教学质量。根据最优化教学原则, 整合多种教学方法,还原讲授法的精髓,锻炼教师驾驭多种常规教学方法的能力,有效实施PBL、TBL等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互动,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习质量。
在把握案例教学四要素基本准则基础上,运用多元案例教学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实习医师全程病例讨论、案例作业和案例考核等,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案例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使病例不仅成为知识操作的材料,而且成为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临床可参照、学习的模版。通过学病例、用病例,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相匹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有效利用微博、QQ群等现代通讯手段,将教学延伸到课外、课后,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增进师生情谊。师生在虚拟空间交流思想,沟通真实情感,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三重任务,深得学生认可。
以研究性教学带动研究型学习
1、以教师研究性教学带动学生研究型学习。作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医妇科学以教育部重点学科为平台,向学生开放重点实验室,指导本科生参与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研究工作,开展研究型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教师研究性教学带动学生研究型学习,是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2、以教师为主导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总结名医经验。将中医传统的师承教育模式「跟师跟诊」与院校教育模式结合,把名家医著学习与岭南妇科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专科优势,整合优质临床教学资源。中医妇科团队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名医经验,整理临证案例。发扬岭南医学的兼容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中医妇科教学质量。
教师要求本科生在课间见习阶段,学习带教老师的诊疗方法,领悟其用药特点,并写出典型案例,形成学生的平时成绩。课程考试有书面案例分析和实际案例之病历采集与诊疗,使学生不仅沙盘练兵,更有实战训练。
在研究生和专科医师培训阶段,要求跟名医、做临床,进行病例收集、案例分析,并学术沙龙分享案例,形成可供教学使用的案例,以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初步重构知识的能力。
在院校教育模式下,教师指导学生不仅从教材学习,更要从临床学习,从名医经验学习,将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经验的学术传承内容转化并应用在课程、教材、教学等环节,培养学生「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质疑思维,实践出真知的理性思维,以及辨证施治的临床思维。
通过岭南妇科教育名家的研究,引领中医妇科团队潜心研究,用心教学,推进中医妇科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精英团队做精品课程,以精品教材育新一代精英,使大学承载三重价值:学人的精神家园,学业和职业的基础,成人和幸福的基石。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回归式临床教学实践探索

调查分析发现,中医类毕业生临床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述和交流能力、病史采集和归纳能力、中医思维和辨证能力、自主学习和操作能力、医患沟通和亲和能力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脱节、「早

医学百科 脉学的现代发展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四诊之一,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源远流长,从其起源到形成脉诊学体系,是经过了历代医家长期的整理、研究、总结而发展的,亦是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脉诊学因其具有明显的中医特

医学百科 脉学现代发展的展望

在中医脉学的现代发展中,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脉学进行研究,主要探索研究了脉图的描记,鉴别分析,定型以及脉图与切脉的关系。脉象与病证的关系等等。但是作为独特诊断方法的中医脉学是中医特色的具体表现

医学百科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的基础研究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证侯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核心地位。血瘀证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较为活跃的领域。近50年来,血瘀证基础研究的内容涉及到血流动力学、微循环、血小板功能、

医学百科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联合

「中西医结合」一词很早就开始在我国医学领域中出现,其定义是:以现代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及手段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中西医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诊治疾病的医学形式。而在现实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虽然常常使用「

医学百科 中医药科研应与现代科技共鸣

中医药科研的概念是什么?应该是在以中医药理论和标准为指导下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取得的效果,从这个角度讲,脱离了中医药理论为标准的科研都不能称其为中医药科研。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目前所指称的「中

医学百科 指纹的中医现代研究

对于察指纹诊断疾病,古代医家看法不一。也有些医家对此持否定态度。如《幼科铁镜》的作者聂禹铸即说:「摹看手指筋纹乃医家异教。」「盖指面筋纹生来已定。」「二指一面反大小肠二经所属,非五脏之经并见之地。」还

医学百科 萆薢治皮肤病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萆薢为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萆薢的块根。味苦性平,功可利湿祛浊,祛风除痺。现代研究,萆薢薯皂甙有抗真菌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认为本品渗湿祛湿功效颇佳,取其外治某些皮肤病变,疗效显著。  水疱型足癣:萆

医学百科 经络理论研究四方向

经络理论研究是中医针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却成效不显。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不理清研究思路,不明确研究对象,不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经络理论研究就难免陷入盲目的境地,要想

医学百科 中医研究要善于取象比类(上)

「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人研究自然界规律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认知方法,又称「援物比类」。它是以「像」的相似关联性研究为基础,发掘物质本质属性的实践方法。长期以来,「取象比类」便一直成为中医学广泛运用的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