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眩晕治验举隅

Posted

篇首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眩晕治验举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眩晕治验举隅

患者,女,58岁,2007年3月12日初诊。患者久病耳鸣头晕,近日又发,胸中烦闷,呕逆冷恶,不思饮食,身肢困重,嗜卧懒言,痰多,大便不整,小便混浊量少,脉弦滑,舌质暗淡,舌苔白腻,中部微黄,脉现滑象。
辨证:痰湿互结,上蒙清窍。治宜健脾理气化痰。方药:胆星12克,半夏12克,橘红12克,党参15克,茯苓12克,竹茹10克,菖蒲10克,枳实10克,白术12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
二诊:上方连服6剂,诸症悉减,唯感胸脘胀闷,遂去胆星,加入除满散结之厚朴12克。又服6剂而愈。
按:中焦脾胃,互为表里,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若素日饮食不节,恣食肥甘,暴饮暴食,或思虑劳倦过度,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脾失健运,水液不能化气生津,则聚湿生痰,而成痰饮之疾。此患者虽无咳喘,但有痰饮,痰饮上逆清窍,或滞留经络,则时发眩晕,胸闷而烦,呕逆冷恶,头晕耳鸣,身肢困重等证。舌苔白腻中部微黄,舌质暗淡,乃痰饮内停郁久化热之势。此热为虚热,非阳实里热可比。故用胆星清热化痰,竹茹、菖蒲豁痰开窍,橘红、茯苓、白术、半夏除湿化痰,枳实、生姜消痞安胃,用党参固守中气,寓消中有补之意。药证相符,故可收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丁树栋)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经期艾灸治验举隅

一般情况下,女性月经期间,对所患有的一些妇科病症,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不孕症等,能否采用以艾灸为主导的外治法,在临床上有争议。一般认为,经期血量大,若此时艾灸,更会加速促进活血化瘀

医学百科 顽固性便秘治验举隅

患者,女,67岁,2006年5月20日初诊。大便经常秘结10余年,时轻时重,重时自行口服通便灵、三黄片等通便泻下药及中药番泻叶代茶饮治疗,症状暂时缓解。近1年来便秘症状加重,服上药效果亦不显,遂要求服

治验举隅怎么用?颜德馨 治验举隅

①巨肢症案王×,女,19岁,自幼患左侧前臂、手背血管瘤,尺骨中、下段增粗,尺桡远端关节脱位,外科多次建议截肢。查患者左前臂周长39cm,左手背周长28cm,患处肤色紫暗,青筋暴露,疼痛难忍,舌暗红苔薄

医学百科 化脓灸病案举隅

「灸法扶阳,多灸重灸」,化脓灸疗法对疑难杂症往往获得顿起沉疴、升阳祛病的奇效。多年来,笔者以化脓灸疗法亲自施灸10万余人次,均获良效。以下举几例说明:银屑病连某,女,54岁,2009年7月17日就诊。

医学百科 定喘神奇丹应用举隅

喘证之成多因肺肾虚损: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清代名医陈士铎所著《辨证奇闻》中有定喘神奇丹,方药组成为人参二两、牛膝五钱、麦冬二两、北五味二钱、熟地二两、山茱萸四钱,用治人「有痰气上冲于咽喉,气塞肺管作喘

医学百科 通瘀煎治疑难病举隅

通瘀煎出自《徐灵胎医书全集》,原方由蒲黄、灵脂、桃仁、琥珀、赤芍、泽泻、郁金、枳实、白术组成。原方用治胀满的一个名方。余在临床应用时,常加姜黄。其功效更佳。方中蒲黄破瘀血,通经络,降浊阴,桃仁润燥破血

医学百科 乙未年用备化汤验案举隅

?基于运气思路诊病抓的是气机、时机、隐机、先机,注重病机的整体性,病机相同则异病同治,不拘泥于某方治某病。?运气方的组方原则遵药物四气五味,「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应用运气方,要牢记「三

医学百科 柴胡清肝汤皮肤科应用举隅

柴胡清肝汤出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由柴胡、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连翘、牛蒡子、黄芩、栀子、天花粉、甘草、防风组成。笔者在临床中取其清肝泄热祛湿、活血疏风解毒之功,加减治疗某些皮肤科病变,收效颇

医学百科 临证治验三则

笔者在临床中注重积累经验,现将三则临证治验介绍如下。流行性感冒王某,男,50岁,职工。2009年10月18日初诊。主诉近日偶感风寒,发病已2日。证见发热恶寒,鼻流流涕,咽喉疼痛,咳嗽无痰,口干思饮,体

医学百科 湿疹治验

张某某,女,51岁,2010年4月15日初诊:足、腿、手掌、上肢等全身多处疱样疮疹,时觉痒甚,抓破渗水,多方治疗不愈。患处以双足底至足踝为甚,多处皮色暗红,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辨证:湿热疮疹。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