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黄芪简述

Posted 黄芪

篇首语: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黄芪简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黄芪简述

元代著名医学家刘元素指出黄芪的作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
《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颊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症,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溃者,黄芪可以托脓毒。」
《本草正义》亦云:「黄芪,性温能升阳,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效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
临床中黄芪应用广泛,可以调补人体表里内外一身之气虚者。如《华佗神方》中治盗汗神方(黄芪、牡蛎、龙骨各20克,麻黄根、地骨皮、桑白皮各10克,人参6克,大枣7枚,水煎服),对于气阴两虚之自汗盗汗,心悸惊惕,气短烦倦者,有良好的康复保健之效。
《丹溪心法》中的玉屏风散(黄芪60克,白术、防风各30克,共研细末,每日早晚各用开水泡服10克),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对于气虚卫阳不固,自汗恶风,气短乏力,或体弱易感冒者,经常服用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对于脾胃气虚,时有低热,气短自汗,体倦肢软,以及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颇有效验。
现代药理实验也表明,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其收缩作用,对因疾病或疲劳而陷于衰竭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加显著;还有扩张冠状动脉及全身末梢血管的作用,能使血压下降,并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黄芪还有利尿和消除尿蛋白的作用,对治疗慢性肾炎有益。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地骨皮治疗各种皮肤病简述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味甘性寒,入肺、肝、肾经。古医籍对此药凉血清热、泻火消炎、退蒸祛风功效有较多论述,《藏府药式补正》载:「地骨皮能凊骨中之热,泄火下行。」据其功效,临床中治疗某些皮肤疾病,以

医学百科 黄芪茶饮妙用多

黄芪是著名的补气中药,被誉为「补气之最」「补药之长」。黄芪泡茶或煎水代茶饮用,养生疗病兼得,且经济简便实用,民间有「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之谚语。临床上,黄芪茶饮可用于气虚引起的病症,但更适合于:体

医学百科 黄芪的配伍介绍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根,是一味常用的补益中药,其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功能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可治疗多种虚损之证。其配伍应用如下:肺脾气虚中气下陷黄芪主入脾、肺二经,

医学百科 黄芪对药功效高

黄芪味甘,性微温,色黄入脾,心白入肺,入手、足太阴经,具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临床上,将黄芪与其他药物配对使用,可提高疗效。黄芪、白术: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主肌表之水湿;白术补气健

医学百科 运用桂枝加黄芪汤经验

桂枝加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黄疸病》:「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全方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黄芪组成,具有调和营卫,通阳除湿之功,为仲景治疗黄汗,黄疸

医学百科 黄芪龟板汤

组成:生黄芪60克,生地20克,龟板15克(先煎),夏枯草20克,连翘15克,知母15克,黄连10克,香附15克,丹参15克,白芥子15克,玄参15克,浙贝母20克,生牡蛎30克。功能:益气养阴,清热

医学百科 调气活血可用黄芪赤风汤

黄芪赤风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下卷,药物组成:生黄芪二两,赤芍一钱,防风一钱,功能益气助阳,活血行滞,祛风通络。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下卷论黄芪赤风汤云:「治瘫腿,多用一分,服后以腿动为准,不可再

医学百科 黄芪虫籐饮治痺痛

曾某某,男,72岁,2009年09月25日初诊。全身麻木疼痛、疲乏、头昏沉、行步不正两年,伴颈胀,时作呕逆,咳嗽,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辨证:气虚血络瘀滞。治法:益气舒筋,活络消瘀。处方:黄芪虫籐饮。

医学百科 黄芪当归羊肉汤 调补气血促健康

  血虚者要注意调理脾胃以助生化血液之源,滋补肝肾以补血。黄芪当归羊肉汤中,羊肉温补功效突出,黄芪补气生血,当归补血活血,通过补气养血,可让气血生发有源,有效地预防血虚复发。  中医认为,血虚是指气血

医学百科 黄芪桂枝青籐汤,中医偏方有用吗

组成黄芪90~120克,桂枝15~30克,白芍30~60克,青风籐30~45克,鸡血籐15~30克,炙甘草6~9克,生姜5片,大枣5~10枚。功能益气养血,通阳蠲痺。主治适用于风寒湿痺阻,气血亏虚之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