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伤寒论》辨阳明腑实八法

Posted 大便

篇首语:知识是果树,知识的应用就是果树上结的果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伤寒论》辨阳明腑实八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伤寒论》辨阳明腑实八法

《伤寒论》阳明腑实证是阳明病燥热伤津的极重阶段,故及时判断阳明腑实证形成与否,果断「急下存阴」是十分必要的。辨腑实证是否已成的要点为大便难、大便硬或燥屎内结,但临床不可过于机械。现将《伤寒论》中辨阳明腑实已成的八种辨证方法总结如下。
濈然汗出
阳明病身大热、汗大出,为病在阳明之经,如出现手足濈然汗出或濈然微汗出,则是病在阳明之腑而大便已硬之征。故《伤寒论》213条原文说「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为何「濈然汗出」是阳明腑实已成大便已硬之征?乃因「四肢为诸阳之本,津液足为热所蒸,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为热蒸,其手足濈然而汗出,故知大便已硬也。」
谵语
阳明病出现谵语是腑实已成的外征之一。如218条原文说「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还有108条说:「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此亦是说太阳病转属阳明病后出现谵语,是表明腑实已成,故当用承气类以下之。
徐灵胎说:「谵语由便硬,便硬由胃燥,胃燥由于津液少,层层相因,病情显著。」故阳明腑实证服药后以「谵语止者」为中病,中病即止,过则伐正。故张仲景有「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之诫。
潮热
病在阳明之经,是无形热邪充斥表里,其发热为高热,或蒸蒸发热,病在阳明之腑,是邪热入里化燥,与胃肠糟粕相搏结,其发热多为潮热,或日晡所发潮热。故原文214条说:「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尤在泾说:「谵语发潮热,胃实之征也。」可见病在阳明发潮热为腑实已成之征。
其原因乃病在阳明之腑,为热已入里化燥成实,此时体表多热势不高(不同于经证之高热),又因阳明经气旺于申时,胃肠内的燥热随经气旺时而炽,故出现定时增高的潮热。潮热既主腑实已成,必伴大便不通,可用攻下法。如病在阳明发热不潮者,腑实未成,不可攻下,故仲景有「其热不潮者,未可与承气汤」之诫。
食欲
病在阳明之经,腑实未成,腑气通畅,故食欲多如常而能食。如病在阳明之腑,里实成后,腑气阻滞,脾胃升降失调,导致食欲改变而不能食。原文220条说:「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
其「能食者,但硬耳」是腑实不甚或腑实证之初期,故以食欲之改变可辨阳明腑实证的形成与否和腑实内结的甚微。喻嘉言说:「有燥屎则肠胃热结,故不能食;若能食则肠胃未结,故但硬耳。」
腹痛
病在阳明之经,胃肠气机通畅,故多无腹痛的见证。如阳明病出现「绕脐痛」或「腹满痛」,是病已入腑,里实已成之征。故243条原文说:「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256条原文说:「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其腹满痛乃是阳明腑实已成,燥屎内结,气机阻滞所致,故知腹内腑实已成。
小便
《伤寒论》第197条说:「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从「反」字可知阳明病(经病)当以小便自利为常,小便自利说明热虽盛而津液未大伤,病在阳明经。再从252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和113条:「大便硬,小便当数」来看,可知「小便数」是导致大便硬的原因之一。
因机体的抗病自调能力,欲通过小便来泄热,故出现小便数,因津液已伤,其「数」必尿次增加而量少,又因津液偏渗于膀胱,反倒加重了津液的耗伤,促使腑实形成而致大便硬,故小便数为阳明腑实大便硬的征验之一。徐灵胎针对252条的情况说:「『因』字当着眼,大便之硬,由小数之所致。」可谓要领之言。
大便
病在阳明经,胃肠燥实未成,大便多通利如常。病在阳明腑,无论是燥热伤津所致的大便硬或是燥屎内结,都必然导致大便不通,故大便通与不通亦是判断阳明腑实成否的首法。
《伤寒论》中叙述阳明腑实证的每条原文几乎都冠上了「大便难」或「不大便」等以言其大便不通。原文244条虽言「大便乍难乍易」,其「乍难乍易」实为阳明腑实已成,燥屎内结所致之「热结旁流」证。因燥屎内结,腑气不通,便难排出,故「乍难」;燥热内逼津液下趋,时有旁流,故「乍易」。此即后人所谓的「结者自结,流者自流」是也。
以药物试探
此法亦即诊断性用药。214条原文说:「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其汤入腹中,出现矢气,证明已有硬屎内结,并因药物的作用而松动,气机得以转动,故出现矢气,又因服药量较少,药力不足以使硬便排出,故宜继用足量药物以攻下。
如药后不转矢气,证明腑实未成,气机未有阻滞,故药后无矢气不可攻下。这是仲景示人以药物试探腑实成否之法。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胃脘痛的中医辨治

谨守病机、祛除病因、调畅气机是陈宝贵教授治疗胃脘痛的三个显著特点,只有重建胃肠生理功能,患者方能诸症消失,且不易复发。谨守病机临床遣方用药,一直注重「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依病机不同采用「治胃八法」治

医学百科 牙齿动摇辨治

牙齿动摇,又称牙齿浮动。中医认为,手阳明之脉入下齿,足阳明之脉入上齿,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寄龈以为养,所以齿动与手足阳明之脉和肾密切相关。牙齿动摇,与口腔卫生也有着密切关系,若素不刷牙,或刷牙方法不正

医学百科 银屑病治疗之广汗法与八法

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之《程钟龄医门八法》开篇引子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病之方,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方剂归类以八法,而临证治法何止八类,正如程氏所说「八法之中

医学百科 肾炎治疗八法

肾炎,属中医学「水肿」范畴。目前认为是免疫反应性疾病,是发生于肾小球的、不明原因、不同病理变化、但临床表现相似的一大类肾脏病。西药疗效不甚满意。我们拟定八种治法辨证施治,效果尚可,介绍如下。  解表宣

医学百科 准确辨方证 活用经方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法则和经方,因其法度谨严、方药精当、疗效肯定而被历代医家公认为中医学的精华和典范。辨方证就是辨六经之证,从而准确选用某方的指征和证据。活用经方的首要条件就是会辨方证,临床疗效的关键

医学百科 中医辨治牙痛

中医学认为牙痛是「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经经脉络于龈中,故齿与肾、龈与胃关系最为密切。从整体观念出发,牙痛往往与外邪侵袭、炎症、肝肾功能失调及不重视自我保健等因素有关。根据具体情况,将牙痛

医学百科 抽丝剥茧辨方证

案例陈某,男,76岁。2010年3月10日初诊。多年来失眠,腹胀,伴见纳差,时有心慌,发际生疮(湿疹),口不干,有口苦、大便干。舌苔黄腻,脉大。辨六经属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属黄连阿胶汤合外台茯苓饮方

医学百科 八法引路遣方之用药法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邪气决定着疾病的「实证」状态,即「邪气盛则实」(《素问·通评虚实论》),其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素问·三部九候论》)。如何泻实?中医祛除病邪

医学百科 从脾胃辨治唇炎

唇炎是常见多发皮肤病,中医称「唇风」,《医宗金鉴》:「唇风……此证多生下唇,初起发痒,色红作肿,日久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又似无皮。」脾主口,其华在唇,唇是足阳明胃经所过之处,本病与脾胃功能失调息息相关

医学百科 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

《温病条辨》首方为桂枝汤,且桂枝用量倍于芍药,故颇受后人非议,认为目无法纪,自乱其例。其实桂枝汤在此不但用之得当,亦证明吴鞠通精究《伤寒论》始著《温病条辨》,而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也。温病分为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