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认识甲亢 谨防误诊

Posted 甲亢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认识甲亢 谨防误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认识甲亢 谨防误诊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多食、消瘦、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等。由于其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复杂多样,极易误诊或漏诊,造成严重后果。
隐匿型甲亢:常无典型甲亢的表现,甚至表现怕冷、食欲减退等,或以某器官症状为突出表现,无甲状腺肿大及眼球突出的症状,称为隐匿型甲亢。因此,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动过速、消瘦、出汗等症状,要警惕隐匿型甲亢的可能。临床医生要注意询问病史及查体,多数是可以早期做出诊断的。
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异常表现可达85%,且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占甲亢总数的5%~10%。因此,凡有心血管系统的异常表现者,尤其老年人在做心脏病病因诊断时,要警惕甲亢的可能。
胃肠型甲亢:重度或淡漠型甲亢以及1/3老年甲亢,常以腹泻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为消化道疾病。因此,凡食欲增加与消瘦并存,腹泻而大便镜检正常,或原因不明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特别是老年患者,应追查有无甲亢的其他表现。
甲亢合并肝损害:有研究发现,90%的甲亢病人有肝损害,20%有黄疸。因此,对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经常规护肝治疗效果差,而无其他原因可寻者,应及时做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免漏诊。
甲亢肌病:甲亢性肌病一般包括眼肌麻痺、重症肌无力、慢性肌病、急性肌病。有时肌病可为甲亢重要表现或首发症状,故当出现上述任何肌肉病变时,要警惕甲亢的可能。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痺:甲亢病人中有3%~4%发生周期性麻痺,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可先有甲亢,后出现周期性麻痺,也可以先出现周期性麻痺而后出现甲亢。
甲亢伴见精神障碍:甲亢病人的机体长期处于高代谢状态,大脑皮层受到刺激,病人易激动、多言多动、失眠、紧张、焦虑、烦躁、多疑,有时出现幻觉,甚至躁狂,但也有表现为寡言、抑郁者,常因有强烈的精神症状而被送往精神病院就诊。凡遇有上述精神症状者,切勿忽视是否为甲亢,以免误诊漏诊。
甲亢合并血液系统异常:甲亢不仅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
还可以引起贫血。甲亢性贫血多由营养不良、铁代谢紊乱、维生素B12与叶酸代谢紊乱等所致,也有认为部分病例可能与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贫血者,应及时做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排除甲亢的可能。
恶液质型甲亢:偶见于中老年患者,女性多见,常以心血管或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多伴有显著衰弱、消瘦、乏力、厌食等。颇似癌症晚期恶液质,常因无甲状腺肿大和突眼,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凡中老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厌食、消瘦、顽固性腹泻、全身衰竭者,除考虑肿瘤外,还应考虑到甲亢的可能。
甲亢与糖尿病并存:年龄大的患者中,这两种疾病的并存率最高。甲亢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57%,而糖尿病合并甲亢的发病率在23%~38%。甲亢与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
若以某一种疾病的症状为主诉
则很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对于糖尿病患者
若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烦躁、多汗、心慌、手颤等症状,或「三多一少」症状加重,应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理气解郁通络治甲亢性突眼

甲亢性突眼是甲亢常见而难治的并发症之一,中医学称甲亢性突眼为「鹘眼凝睛」。甲亢病易致机体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病久痰瘀内生,互结阻于目窍而发为甲亢性突眼,故其总辨证为气滞血瘀,痰湿内停,而以疏肝解郁、活血

医学百科 谨防价廉伤中医

北京医疗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医风湿骨科特色疗法濒临失传,能够运用中医治疗风湿骨病的疗法更是凤毛麟角。而中医治疗风湿骨病技术之所以「失传」,主要原因是价格低廉。例如,一名风湿骨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不需

医学百科 从肝论治甲亢

甲亢一病,与中医学「食亦」、「中消」、「瘿瘤」等病有关。《内经》云:「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景岳全书》也云:「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

医学百科 崴脚谨防留后患

崴脚又称踝关节扭伤。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就会发生,尤以中青年女性多见。有人认为崴脚是小事,怕麻烦不上医院,岂不知这样做有时会引起后遗症,给日后行走留下后患。否则会出现以下症状。疼痛:是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医学百科 学习扶阳要谨防走偏

学习扶阳要谨防走偏扶阳论坛已经开了四届,「扶阳学派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及治法方药得到中医从业者的追崇,掀起了一股扶阳热潮」。不可否认,扶阳学派作为中医各家学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的丰富及发

医学百科 夏季谨防冬病夏发

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等是冬季常见病,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类「冬病」频频「夏发」,在夏季呈现高发趋势,故人们在夏天预防中暑、皮肤病等「旺季」疾病

医学百科 中医药文化环境谨防同质化

中医药文化环境谨防同质化?最近几年,各地的中医医院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纷纷开拓思路,创新形式,把中医医院打造成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主阵地。特别是在中医药文化环

医学百科 冠心病人参汤证误诊1例

人参汤即理中汤,一般多将本方运用于治疗中阳不足导致的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病症。其实本方在心血管疾病中也大有用武之地,如《金匮要略·胸痺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中有「胸痺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

老年甲亢多有反常表现

别以为甲亢是中青年人的好发病,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甲亢在临床上也多起来了。须知,老年甲亢的临床表现不仅不典型,甚至呈现反常表现。为此,老年甲亢的初诊误诊率可高达90%,而早期确诊和有效治疗者,

医学百科 瘿病(甲状腺腺瘤、甲亢)验方秘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通治方]袁文学:应用复方平瘿方辨证加减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从1959年3月至1979年12月,观察l12例,临床效果分析结果:大部分病人于服药后3~6天内即感症状好转,并逐渐消失。玄参12克白芍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