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肿胀

Posted 茯苓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肿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肿胀

(五一)食谷不运。 胀呕恶。大便不爽。脉弦色黄。此胃阳式微。升降失司使然。法当温通阳气。(胃阳虚)
吴萸(八分) 半夏(三钱) 荜茇(一钱) 淡干姜(一钱) 生姜汁(五分) 广皮白(一钱半)
(三八)诊脉右大而缓。左如小数促。冬季寒热身痛。汗出即解。自劳役饥饱嗔怒之后。病势日加。
面浮足肿。呼吸皆喘。目泪鼻衄。卧着气冲欲起。食纳留中不运。时序交夏。脾胃主候。睹色脉情形。中满胀病日来矣。盖此症属劳倦致损。初病即在脾胃。东垣云。胃为卫之本。脾乃营之源。脏腑受病。营卫二气。昼夜循环失度为寒为热。原非疟邪半表半里之症。斯时若有明眼。必投建中而愈。经言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建中甘温。令脾胃清阳自立。中原砥定。无事更迁。仲景亦谓男子脉大为劳。则知内经仲景东垣垂训。真规矩准绳至法。且汗泄积劳。都是阳伤。医药辛走劫阳。苦寒败胃。病患自述饮蔗即中脘不舒。顷之少腹急痛便稀。其胃阳为苦辛大伤明甚。又述咳频。冲气必自下上逆。夫冲脉隶于阳明。胃阳伤极。中乏坐镇之真气。冲脉动。则诸脉交动。浊阴散漫上布。此卧著欲起矣。愚非遥指其胀。正合内经浊气在上。
则生 胀。太阴所至为腹胀相符也。昔有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当以病因传变推求。故辨论若此。
浓朴 杏仁 人参 茯苓 蜜煨姜 南枣浓朴杏仁。取其能降气。参苓姜枣。取其创建胃中之清阳。而和营卫也。
(二四)单胀溺少。温通颇适。当用大针砂丸一钱二分。八服。(脾阳虚)
某 食下 胀。舌黄。当治脾阳。
生白术(一钱半) 广皮(一钱) 茯苓(三钱) 浓朴(一钱) 木瓜(五分) 淡附子(七分)
(三九)攻痞变成单胀。脾阳伤极。难治之症。
生白术 熟附子 茯苓 浓朴 生干姜
食入腹胀。已五十日。且痛必有形攻动。头中微痛。夫痞满属气。痛因气滞。二便既通。其滞未必在乎肠胃。从太阴脾阳伤。以辛温开泄主之。
桂枝 生白芍 淡干姜 浓朴
又 照方去白芍加生益智仁茯苓。
(五十)饮酒聚湿。太阴脾阳受伤。单单腹胀。是浊阴之气锢结不宣通。二便不爽。治以健阳运湿。
生茅术 草果 附子 广皮 浓朴 茯苓 荜茇 猪苓
(四三)食下 胀。便溏不爽。肢木不仁。此脾阳困顿。不能默运使然。温通中阳为主。
白术(三钱) 附子(一钱) 炮姜(一钱半) 桂枝木(一钱) 茯苓(三钱) 荜茇(一钱)
(四七)俗语云。膏粱无厌发痈疽。淡泊不堪生肿胀。今素有脘痛。气逆呕吐。渐起肿胀。乃太阴脾脏之阳受伤。不司鼓动营运。阴土宜温。佐以制木治。
生于术 茯苓 广皮 椒目 浓朴 益智仁 良姜
(六七)左脉弦。胀满不运。便泄不爽。当温通脾阳。
草果仁(一钱) 茯苓皮(三钱) 大腹皮(三钱) 广皮(一钱半) 青皮(一钱) 浓朴(一钱半) 木猪苓(一钱半) 椒目(五分)
寒热伤中。腹微满。舌白。用治中法。
人参 益智 广皮 茯苓 泽泻 金斛 木瓜
(五五)久嗽四年。后失血。乃久积劳伤。酒肉不忌。湿郁脾阳为胀。问小溲仅通。大便仍溏。浊阴乘阳。午后夜分尤剧。
生于术 熟附子
(五十)积劳。脾阳伤。食下胀。足肿。
生白术 茯苓 熟附子 草果仁 浓朴 广皮
躬耕南亩。曝于烈日。渍于水土。暑湿内蒸为泻痢。邪去正伤。临晚跗肿腹满。乃脾阳已困。
诸气不司营运。浊阴渐尔窃据。内经病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生白术 草蔻 茯苓 浓朴 附子 泽泻
(三九)深秋霍乱转筋。必有暴冷伤及脾胃。病机一十九条。河间皆谓热。亦属偏见。愈泻愈胀。岂是实症。夫酒客之湿。皆脾胃阳微不运。致湿邪凝聚。气壅成胀。见胀满彻投攻下。不究致病之因。故曰难调之症。
生白术 草果 熟附子 浓朴 广皮 茯苓
(四四)苦寒多用。胃阳久伤。右胁痛。呕酸浊。皆浊阴上干。用辛甘温中补虚痛减。病患述早上腹宽。暮夜气紧微硬。大便不爽。有单腹胀之忧。(脾胃阳虚)
人参 生白术 茯苓 肉桂 归身 益智 广皮 煨姜
(五四)胸腹胀满。久病痰多。
生白术(二两) 茯苓(二两) 浓朴(一两) 肉桂(五钱) 姜汁丸本草云。浓朴与白术能治虚胀。仿洁古枳术之意也。佐茯苓通胃阳。肉桂入血络。则病邪可却矣。
脉沉小弦。中年已后。阳气不足。痰饮水寒。皆令逆趋。致运纳失和。渐有胀满浮肿。法以辛温宣通。以本病属脾胃耳。
人参(一钱) 茯苓(三钱) 白芍(一钱半) 淡附子(一钱) 姜汁(三分调)
(二十)腹 膨。便不爽。腑阳不行。
生益智 茯苓 生谷芽 广皮 砂仁壳 浓朴
又 六腑不通爽。凡浊味食物宜忌。
鸡肫皮 麦芽 山楂 砂仁 陈香橼
又 脉沉小缓。早食难化。晚食夜胀。大便不爽。此腑阳久伤。不司流行。必以温药疏通。忌食闭气粘荤。
生白术 附子 浓朴 草果 茯苓 广皮白 槟榔汁
(四九)肾气丸。五苓散。一摄少阴。一通太阳。浊泄溺通。腹满日减。不为错误。但虚寒胀病。而用温补。阅古人调剂。必是通法。盖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喻氏谓能变胃。而不受胃变。苟非纯刚之药。曷胜其任。(肾胃阳虚)
议于暮夜服玉壶丹五分。晨进。
人参 半夏 姜汁 茯苓 枳实 干姜
(六二)老人脾肾阳衰。午后暮夜。阴气用事。食纳不适。肠鸣 胀。时泄。治法初宜刚剂。俾阴浊不僭。阳乃复辟。
人参(一钱半) 淡附子(一钱) 淡干姜(八分) 茯苓(三钱) 炒菟丝(三钱) 胡芦巴(一钱)
此治阳明之阳也。若参入白术甘草。则兼走太阴矣。
(三七)肿胀由足入腹。诊脉细软。不能运谷。当治少阴太阴。(脾肾阳虚)
生白术 浓朴 茯苓 淡附子 淡干姜 荜茇
(三六)暮食不化。黎明瘕泄。乃内伤单胀之症。脾肾之阳积弱。据理当用肾气丸。
顾(四三)脉微而迟。色衰萎黄。蟹为介属。咸寒沉降。凡阳气不足者。食之损阳。其致病之由。自试二次矣。久利久泄。古云无不伤肾。今浮肿渐起自下。是水失火而败。若非暖下。徒见泄泻有红。
为脾胃湿热。必致中满败坏。
生茅术 熟地炭 熟附子 淡干姜 茯苓 车前
脾肾虚寒多泻。由秋冬不愈。春木已动。势必克土。腹满。小便不利。乃肿病之根。若不益火生土。日吃疲药。焉能却病。
    人参 白术 附子 生益智 菟丝子 茯苓
(四八)据说情怀不适。因嗔怒。痰嗽有血。视中年形瘁肉消。渐渐腹胀跗肿。下午渐甚。阳气日夺。
早服肾气丸三钱。昼服五苓散。(肾阳虚)
(氏)行动气坠于下。卧着气拥于上。此跗肿昼甚。头胀夜甚。总是中年阳微。最有腹大喘急之事。济生丸(十服)
某 阳微阴结。肿胀。
附子 苡仁 白术 木防己 泽泻 细辛
阳明胃逆。厥阴来犯。丹溪谓上升之气。自肝而出。清金开气。亦有制木之功能。而痛胀稍缓。议以温胆加黄连方。(肝胃不和)
半夏 茯苓 橘红 枳实 竹茹 川连 生白芍
(二八)舌微黄。瘕逆。脘胸悉胀。当和肝胃。
桂枝木 干姜 青皮 吴萸 川楝子 炒半夏
两年初秋发伤。脉络气血不为流行。而腹满重坠。卧则颇安。脐左动气。卧则尤甚。吐冷沫。
常觉冷气。身麻语塞。肝风日炽。疏泄失职。经以肝病吐涎沫。木侮土位。自多 胀。丹溪云。自觉冷者非真冷也。两次溃疡之后。刚燥热药。似难进商。议以宣通肝胃为治。有年久恙。贵乎平淡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汗

某(二一)脉细自汗。下体怯冷。卫阳式微使然。(卫阳虚)黄(三钱)熟附子(七分)熟于术(一钱半)炙草(五分)煨姜(一钱)南枣(三钱)朱(三六)脉微汗淋。右胁高突而。色痿足冷。不食易饥。食入即饱。此阳气大

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淋浊

[FS:CONTENT_START]某(三二)湿热下注淋浊。当分利。(湿热)萆淡竹叶瞿麦赤苓细木通蓄某(二八)湿热下注。溺痛淋浊。先用分利法。萆淡竹叶木通赤苓茵陈海金沙魏脉数垂。淋浊愈后再发。肛胀便不

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脱

陈遗尿。目瞑口开。面亮汗油。阳飞欲脱。无药力挽。拟参附汤法。加入童便。图元真接续耳。(阳脱)又子丑为阴阳交界之时。更逢霜降。正不相续。后现脱象。进两摄阴阳方。参附汤加五味子。又阳回。汗止神苏。无如阴液

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脾胃

钱胃虚少纳。土不生金。音低气馁。当与清补。(胃阴虚不饥不纳)麦冬生扁豆玉竹生甘草桑叶大沙参王数年病伤不复。不饥不纳。九窍不和。都属胃病。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甘濡

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阳痿

徐(三十)脉小数涩。上热火升。喜食辛酸爽口。上年因精滑阳痿。用二至百补通填未效。此乃焦劳思虑郁伤。当从少阳以条畅气血。(郁)柴胡薄荷丹皮郁金山栀神曲广皮茯苓生姜仲(二八)三旬以内。而阳事不举。此先天禀

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木乘土

某肝厥犯胃入膈。(肝胃)半夏姜汁杏仁栝蒌皮金铃子延胡香豆豉白蔻鲍(三三)情怀不适。阳气郁勃于中。变化内风。掀旋转动。心悸流涎。麻木悉归左肢。盖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饮酒中虚。便易溏滑。议两和肝胃

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咳嗽

咳嗽某(五三)寒伤卫阳。咳痰。(寒)川桂枝(五分)杏仁(三钱)苡仁(三钱)炙草(四分)生姜(一钱)大枣(二枚)某(三九)劳伤阳气。形寒咳嗽。桂枝汤加杏仁。某(四四)寒热咳嗽。当以辛温治之。桂枝汤去芍加

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 风

某(二七)风伤卫。寒热头痛脘闷。(风伤卫)苏梗(一钱)淡豆豉(一钱)杏仁(三钱)桔梗(一钱)浓朴(一钱半)连翘(一钱半)通草(一钱)滑石(三钱)某(二一)风邪外袭肺卫。畏风发热。咳嗽脘闷。当用两和表里

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六 卷六

某阳升杂。(阳升)麦冬(三钱)生地(二钱)柏子仁(一钱)川斛(三钱)茯神(三钱)黑豆皮(三钱)某心中烦热。头上汗泄。汗止自安。易。(心阳热)淮小麦柏子仁茯神炙草南枣辰砂程(氏)血虚心。咽呛。(血虚)生

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 痰饮

[FS:CONTENT_START]某(六一)高年卫阳式微。寒邪外侵。引动饮邪。上逆咳嗽。形寒。仲景云。治饮不治咳。当以温药通和之。(外寒引动宿饮上逆)杏仁(三钱)粗桂枝(一钱)淡干姜(一钱半)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