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汤怎么用?《医宗金鉴》 猪苓汤

Posted 《医宗金鉴》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猪苓汤怎么用?《医宗金鉴》 猪苓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猪苓汤怎么用?《医宗金鉴》 猪苓汤

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少阴病下痢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下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集注】赵羽皇曰: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而里热又患亡阴。
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盖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胶质膏养阴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泻,既疏浊热而不留其瘀壅,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
故太阳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阳明,少阴之用猪苓,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润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

相关参考

猪苓汤方怎么用?《医宗金鉴》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滑石泽泻各一两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注】消渴则渴欲饮水,水入即消,而仍口干舌燥者,是热邪

猪苓散方怎么用?《医宗金鉴》 猪苓散方

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注】呕而腹满是有里也,主之大柴胡汤,攻里以止呕也;今呕而发热,是有表也,主之小柴胡汤,和表以止呕也。【集注】程林曰:

五苓散方怎么用?《医宗金鉴》 五苓散方

(见痰饮中)□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注】此与上条文同义异。文同者,脉浮小便不利,发热、微热、渴欲饮水、消渴也。而义异者,一以五苓散利水发汗,一以猪苓汤利水滋干也。审其所以义异之

水泻怎么用?《医宗金鉴》 水泻

脾胃湿盛成水泻,懒食溏泻色多黄,清浊不分溺短涩,胃苓升阳除湿汤。[注]水泻者,皆因脾胃湿盛,以致清浊不分,变成水泻之证,其候小便短涩,懒食溏泻色黄,宜用胃苓汤以除湿,若泻久不止,则用升阳除湿汤治之,其

泻泄怎么用?《医宗金鉴》 泻泄

毒热移入大肠经,传化失常泻泄成,初起升葛汤加味,已发黄连解毒清。[注]麻疹泻泄,乃毒热移入肠胃,使传化失常也,治者切不可用温热诸剂,疹初作泻者,以升麻葛根汤,加赤苓,猪苓,泽泻,主之,疹已出作泻者,以

《医宗金鉴》 葛花解酲汤

治酒客病。莲花青皮(去穣)三分 木香五分 橘皮(去白) 白茯苓 人参 猪苓以上各一钱五分 神曲(炒) 泽泻 干姜 白术以上各二钱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以上各五钱,,右为细末,和匀,每服三钱,白汤调下。

火泻怎么用?《医宗金鉴》 火泻

火泻内热或伤暑,暴注下迫腹痛疼,烦渴泻黄小便赤,玉露四苓可收功。[注]火泻者,皆因脏腑积热,或外伤暑气,故泻时暴注下迫,肚腹疼痛,心烦口渴,泻多黄水,小便赤色也,先用玉露散清其热,再用四苓汤利其水,庶

泻泄怎么用?《医宗金鉴》 泻泄

初热作泻柴苓先,脾虚冷泻木香煎,色黄酸臭胃苓治,灌浆虚滑豆蔻丸。[注]痘证不喜秘结,更忌泻利,初出时泻,尚具开通之功,火热由利而解,若泻甚,则是邪气并于肠胃,迫而下降,使传化失常也,宜柴苓汤主之,起胀

清燥汤怎么用?《医宗金鉴》 清燥汤

治痿厥之病,腰以下痿软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黄连 黄柏(酒炒) 柴胡以上各一分 麦冬 当归身 生地 猪苓 炙甘草 神曲以上各二分 人参 白茯苓 升麻以上各三分 橘皮 白术 泽泻以上各五分 苍术一

《医宗金鉴》 小半夏汤方

(见痰饮中)□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注】此详申上条饮呕,以明其治也。呕吐病后,则伤膈上津液,若思水者,急与饮之,不复呕吐者,是病去胃和自解也。思水者,与饮之而仍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