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温酒为百药之长

Posted

篇首语: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温酒为百药之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温酒为百药之长

《素问·风论》言「风者百病之长」,王冰注此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临证可见寒热燥湿诸邪每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故风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汉书·食货志》称酒为「百药之长」,可否理解为酒为诸药发挥作用的先导呢?
《冷庐医话》记载:「同邑郑拙言学博凤锵,性喜单方,言其经验最灵者有四。道光壬寅年,馆乐平汪军门道成家,粪门前肾囊后起一坚块,渐觉疼痛,虚寒虚热时作,案头有《同寿录》,检一方云:跨马痈初起,用甘草五钱,酒水各一碗煎服。如方服之,块渐软,次日略出清水,不数日全愈。」《王孟英医案》记载一例腹股沟疮毒,患者发热、呕吐、胯间痛不可当,治以生甘草一两、金银花六两、皂角刺五钱,水煎和酒服之,一剂减其势,再剂病若失。参阅上述治验时,有很多人会更多地注意方药的应用,却不知其中的诀窍在煎药、服药中的「酒」上。
「酒水各一碗煎服」和「水煎和酒服之」中暗含着两层意思:一是酒要温热服;二是服后最好得汗。外科疾患从表解为捷径,而解表多以得汗为标志。银屑病为「其在皮者」,无疑归属于外科疾患,《内经》明言「汗而发之」。温酒用于方药中可以助汗,故温酒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提倡。用温酒后出现皮损变红、变多、变散等现象,应该反思应用的时机和度的问题,以及皮损变化的积极意义,使「百药之长」获得更好的应用,使温酒的功用机理早日彰显,使银屑病的治疗进入「给邪出路」时代,而不应该因噎废食,不应该良药得效却因世人不识之故反遭骂名。
外科名方中用酒,多在方后注中明确写到「热酒……取汗」、「被盖出汗为度」、「醉盖取汗」。酒、热、汗之间是有直接关系的,目的不外「通经之结,行血之滞」。
《灵枢·论勇篇》说:「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太素·经络别异》说:「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杨上善曰:「酒是熟谷之液,入胃先行皮肤,故卫气盛。」看来酒的药用功效与可使「卫气盛」有关。《灵枢·禁服篇》说:「审察卫气为百病母。」既然把卫气推崇到如此重要的位置,酒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觑。《千金翼方·本草下·米谷部》说:「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气」,与酒为「百药之长」同意。
温酒可使「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为「百药之长」。那为什么在医药史上酒也留下不少恶名呢?《医学发明》言:「北方之人,常食潼乳,又饮之无节。且潼乳之为物,其形质则水也。酒醴亦然。人知水谷入胃,胃气蒸腾,其气与味宣之于经络,化之为气血。苟元气不充,胃气本弱,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其气与味不得宣畅,旁通水湿之性,润下而致之也。」看来「元气不充,胃气本弱」之人不可多食酒醴,因其究竟需要「胃气蒸腾」。胃气不足,加之冷酒、过量,无宣畅之功,而留水湿之性。
赵守真在《治验回忆录》中载一案:「刘健英,男,50岁。零陵芝城镇人。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先以为胃中寒,服理中汤不效。再诊,脉微细,舌白润无苔,噫气或吐痰则痛缓,按其胃无异状,腹则臌胀如鼓,病在腹而不在胃,审系寒湿结聚之证。盖其人嗜酒则湿多,湿多则阴盛,阴盛则胃寒而湿不化,水湿相搏,上下攻冲,故痛而作呕。治当温中宽胀燥湿为宜……」
《礼记·射义》说:「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养老当为赞誉,而养病则为骂名。一物而毁誉不同,盖在所用不同耳。酒用量适当而温饮为取其气,有宣导散结之功,可为百药之长;而冷饮以及过量饮用不及运化,则只留水湿之性,久而为寒痰冷饮,不仅无治疗之功,却成为致病之邪。
错不在酒而在用酒之法、之人,可不慎哉?

相关参考

附子怎么用?《神农本草经》 附子

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御览》作痿)。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御览》引云:为百药之长,《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吴普》曰:附子一名莨,神农辛,岐伯雷公

医学百科 《内经》如何描述风病

中医认为,风邪为百病之长,是外感病邪的先导。风邪具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所谓「无常方」,即无常规。风邪客于人体,无处不及,或在皮肤,或在经脉,或在脏腑,为病变化多端。五脏风《素问·风论》(简称《风论

《中医名词词典》 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六淫”中把风列于第一位。临床上风邪引起的疾病最为广泛,外感病中,风可以和多种邪气相合,如风与寒相合就成风寒;与湿相合就成风湿;与热相合就成风热等等。指疾病变化过程中

《中医名词词典》 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六淫”中把风列于第一位。临床上风邪引起的疾病最为广泛,外感病中,风可以和多种邪气相合,如风与寒相合就成风寒;与湿相合就成风湿;与热相合就成风热等等。指疾病变化过程中

《中医词典》e~f~g 风为百病之长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风邪居诸种致病因素之首。《素问·风论》列举由风邪所致的多种疾病并加以总括:“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张志聪注:“风乃东方之生气,为四时之首,

医学百科 中医脉象之长脉

长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一个脉象,它的特点是脉体长。长脉见于古籍亦很早,尽管早期没有记载它的指征,但《内经》、《难经》中是屡屡提及的,说明它是一个重要常见的脉。在《内经》提到季节脉时已见到长脉的一些端倪,

牡桂怎么用?《神农本草经》 牡桂

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名医》曰:生南海。案《说文》云: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梫桂也;南山经云:招摇之山多桂;郭璞云:桂,叶似枇杷,长二尺余

医学百科 患咳嗽,百药不效,严冬时,卧不安枕。

家母年五十时患咳嗽,百药不效,严冬时,卧不安枕。遇一老医,传授一方,系米壳四两,北五味三钱,杏仁去皮炒熟五钱,枯矾二钱,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糖开水送下。吞服数日,病若失,永不复

医学百科 银屑病难治因药邪

药邪,即药误用而变为邪。药本治病之用,「良医以活人」,而庸医以之误人、害人,致使救人之药变为害人之邪。药之为邪,非药之过,乃医之错。有谚云「物无喜恶,过则为灾」,正可说明药之无辜和医之责任。《儒门事亲

医学百科 赵韵芬牛黄丸治病方

组成及用法:胆南星30克,天竺黄12克,川黄连10克,郁金10克,五倍子10克,大贝母6克,牛黄3克,乌芋粉10克,透明雄黄7克。共为细末、酒为丸,辰砂为衣,如黄豆大小。每用三、五、七丸细嚼缓咽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