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中医诊断应从面到点

Posted 诊断

篇首语: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中医诊断应从面到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中医诊断应从面到点

中医诊断就是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察后作出的正确判定。《素问·风论》曰:「愿闻其诊及其病能。」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过程。即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了解病情,并据此进行辨证,对疾病作出判断。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代的物理和化学等检查,也被广泛地结合应用。
诊断的「面」就是对患者的不适症状和体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即常说的初步诊断;诊断的「点」是指对患者的疾病作出的一个较为合理的科学判定,即为最后诊断。诊断疾病其实就是医生从「面」到「点」对患者病情进行一个科学的论证定位过程。医生只有做到正确的诊断之后,才能有效地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正确治疗。要做好这一点需从如下4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医生要注重学习,勤临床、善思考、重积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避免盲目地撒大网;二是尽力从患者那里获得一些可靠的病情资料,如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生活史等,为确定医嘱示明方向;三是对患者进行的一些关键性的辅助检查,涉及专科病的最好用专科仪器检查;四是中西医并重,用西医不能做出诊断的,就用中医的证来代替。
总之,诊断准确是治好病的前提。要实现这一愿望,必须做到医患双方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思路上「面」宽,在准确度上定位到「点」,既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又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真正做到医患双赢。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从结合走向融合

中医发展应从中西医结合走向中西医融合,让中医沿着中医的基础理论有序地发展壮大并得到国际的认可,这样的中医才能让世界接受,才能便于国际交流。结合与融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结合泛指人或事物之间发生密切关系,

医学百科 中医望面诊病

祖国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体内发生的病变,必然会反映到体表,面色就是这种体表反映之一。我国正常人的面色微黄,略带红润,稍有光泽,祖国医学称之为"常色"。病时,面色色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医学百科 管、扬、合做好中医药科普宣传

中医药科普宣传究竟该怎样做?笔者认为,应从「管、扬、合」三个方面着力。「管」即规范管理。当前,中医热在全民兴起,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中医养生、保健及治疗方法在网络传播、影视剧制作、养生图书出版

医学百科 什么是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骨干课程。中医诊断学的研究内容,包

医学百科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原则有三: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一、整体审察整体审察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内)与自然环境(外),或称「审察内外」。因此,整体观念包括两个内容。1.人

医学百科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对中医学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医家和医著,应有所了解。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与疾病进行斗争,逐渐积累丰富的医疗知识,总结诊察疾病的方法,掌握疾病变化的规律。中医诊断学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

医学百科 中医观面探病

人的而部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使得人的容貌新鲜、有光泽。健康人的而部容光华润,同时而部又能表达人的情感。可见,而部是人体内部器官和情感的一个窗口,所以观而可以了解人体疾病情况。正常人的而部表情自若,色泽

医学百科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一、诊法,是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与病人健康有关资料的方法。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部

医学百科 何谓四诊法

中医学历经数千年历史的长河,演变至今已形成了独特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可以概括为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部分.这种诊断方法,尤其是诊断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区别于现代医学,囊括了中医学理论的精髓。这四

医学百科 月经病诊断中医如何闻诊

闻诊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前者凭听觉以诊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后者凭嗅觉以诊察病人和病室的气味以及病人的排泄物等,来鉴别疾病。听声音:声音来源于气的鼓动。气有盛衰,所以声音就有强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