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温阳通痺法治胸痺

Posted

篇首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温阳通痺法治胸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温阳通痺法治胸痺

温阳通痺法治: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痺」、「真心痛」范畴。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亦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阳气素虚,寒气聚于清阳之府,胸阳不布,常挟浊阴痰瘀上扰,导致气血瘀滞,胸阳失展,心脉受阻,发为胸痺。《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痺病名,认为其病机为「阳微阴弦」,上焦阳虚,胸阳不振;下焦阴寒过盛,水饮内停,阴乘阳位,二者相互搏结而发病,属本虚标实的病变。本虚为阳气亏虚,心脉失养;标实为阴寒、痰浊、瘀血交互为患。其病位在心,涉及到脾、肾等脏。治疗以温阳通痺为主,选用《金匮要略》之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30克,薤白 12克,法半夏15克。瓜蒌甘寒,清肺化痰、利气散结,开通胸膈痺塞;薤白辛开行滞、苦泄痰浊,散阴寒凝结而温通胸阳,为治疗寒痰阻滞,胸阳不振之胸痺要药;半夏辛温,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三药合用,散气宣痺,祛痰行滞,通阳泄浊,对于脾运失健,湿痰阻脉,气滞血瘀,胸阳失展之胸痺有良效。
临证加减:若心区刺痛,血瘀偏重,加三七粉、延胡索、丹参、五灵脂等;若舌苔白腻,加石菖蒲、陈皮、茯苓等;若苔黄腻,脉滑数,加黄连、竹茹等;若气滞偏重,加理气药枳实、砂仁等;若兼面白气短,舌淡,脉迟而结代,加温阳补气药制附子、干姜、黄芪等;兼心悸易惊,失眠不安,加熟地、五味子、阿胶等;兼体弱便溏者,加白术、山药、鸡内金等健脾助运;兼阳虚浮肿者,加真武汤;阴虚阳浮,头昏脉弦者可加天麻钩籐饮、杞菊地黄丸等。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习李士懋温阳法治喉痺

临床上见到咽喉肿痛,医者多用连翘、银花、射干等清热解毒之品,认为咽喉肿痛乃风热上扰或火热之邪上攻而致。但阳虚也会造成咽喉肿痛,其病机有二:一为阳虚寒盛或阳虚寒客致使经脉凝涩而咽喉疼痛,治当温阳散寒;二

医学百科 益心宽胸通痺治疗冠心病

恩师张学文系陕西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国医大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心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颇有独到见解。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现代医学病理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

医学百科 温补心肾愈胸痺

年逾70的男性;夜间发作性胸部憋闷伴头昏;持续时间短暂,几分钟可自行缓解;入冬以来畏寒,膝盖以下冰冷。发作性胸部憋闷,为时短暂,可自行缓解,不伴汗出,此乃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心绞痛属中医「胸痺」范畴,引

医学百科 温通并用疗胸痺

《素问·金匮真言论》有云:「心阳,阳中之阳也。」谓心居上焦,属阳脏而主阳气。仲景论胸痺,着重于阳虚和痰湿,所列方剂大多以温通阳气、除痰宣痺为主。湖北襄阳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

医学百科 温通胸阳解胸痺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窦房结功能衰退、起搏功能障碍;或因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及房室束病变致传导功能障碍,使窦房结的兴奋激动不能如期下传所致的病症。常见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以往对其病机的

医学百科 蒲辅周胸痺(心绞痛等)医案

赵XX,50岁,男,干部,1960年11月8日初诊。自1947年开始,下肢皮肤起湿疹,痒甚,每年秋后要发一次,经各种治疗未能根除,后来每次发作逐渐向上蔓延,目前颈部亦起湿疹,其形似癣,成片,痒甚,搔后

医学百科 胸痺(冠心病)验方秘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通治方]蒲辅周:治疗冠心病,以补为主,以通为用,故暂定名为双和散。人参90克(党参亦可)茯神30克远志肉(甘草水浸一宿炒)15克九菖蒲(米泔水浸,炒)60克丹参(甜酒浸,炒)30克香附(童便浸,炒)

医学百科 愈梗通瘀汤治胸痺合并失眠案

愈梗通瘀汤由陈可冀院士研制。方药看似平淡,而精义深在,由生晒人参、生黄芪、丹参、赤芍、延胡索、川芎、藿香、佩兰、陈皮、半夏、酒大黄组成,功在益气行气化痰湿、通瘀络而止痛,常用于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刘嘉湘 案十七:温阳散结法治脑膜瘤验案

计××女性40岁患者于1990年11月起阵发性右眼发花,时伴头痛,未引起重视。1992年2月12日因症状加重而去上海华山医院就诊,脑CT示:左枕部及基底节区见一异常密度灶,大小约2×3cm,考虑肿瘤性

医学百科 寒地儿科疾病辨治要点

?寒地冬长夏短,以寒邪居多,而寒性收引凝滞,易伤阳气,且易闭郁阳气,故寒地小儿多易感寒而发病,导致肺脏、脾胃之寒证或脾胃、肾脏、心脏之阳虚证,宜用散寒法或温阳法治之。?寒地小儿多嗜食肥甘浓咸,内热久蕴